孙凯琳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袋鼠式护理对其神经行为、生长发育以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3-2020.7期间就诊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共计80例。随机分2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N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可显著缓解操作过程中造成的疼痛感,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保证新生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袋鼠式护理;神经行为;生长发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新生儿指的是胎龄不足37周的婴儿,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新生儿的各项机体器官功能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易发生操作性疼痛,可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差,增加哭闹的频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新生儿临床护理中采取袋鼠式护理对其疼痛、生长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并作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就诊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3:17,胎龄27-35周,平均胎龄(31.53±1.23)周;研究组40例男女比例22:18,胎龄27-35周,平均胎龄(32.09±1.18)周。将所有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无统计学差异。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新生儿监护室内由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将床头摇起保持在30-60°,在每天下午16-18点让产妇进入监护室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新生儿进行袋鼠式护理,母亲取半卧位,要戴帽子,尽可能暴露皮肤,使得母婴肌肤接触面积达到最大,让新生儿取平行俯卧或直立置于母亲双乳之间,新生儿头转向一侧,轻度延伸,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毯子或衣服盖住新生儿。指导母亲将一只手放在新生儿背部,另一之后托住新生儿臀部,让新生儿尽量贴近妈妈,防止新生儿滑落,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性,保持1小时,自新生儿出生后三天之内每天重复进行1次。调节室内温度注意保暖,预防患儿燥热或者着凉。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用温水擦拭患儿面部、手臂等皮肤,维持身体清洁。在采用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妈妈可以多与新生儿沟通,医护人员要引导母亲观察新生儿行为,识别危险征象,为其讲解母乳知识,全程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出院后仍然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等方式对母婴进行随访,询问母乳喂养的情况,并对错误的喂养方式给予纠正。
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NIPS评分。(2)对比两组新生儿生长情况,于新生儿出生40天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
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版本,使用该软件分析所得数据,本研究中的计量型数据用表示,用t值检验,计算后得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1.对比两组患儿NIPS评分。
研究组操作时、操作后1分钟、操作后2分钟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对比两组出生时以及出生1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
出生时两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出生1个月后研究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三、讨论
新生儿胎龄不足37周,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其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各种原因造成的疼痛会增加其胃酸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辅助T细胞被抑制,淋巴细胞的毒性与杀菌作用降低,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近些年,人们对新生儿身心健康以及护理重视度越来越高,袋鼠式护理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袋鼠式护理又被称为“皮肤接触护理”,指的是新生儿出生早期或者体重较低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持续性接触并对其母乳喂养进行随访的护理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轻其疼痛程度[2]。本次研究中采取袋鼠式喂养的研究组操作时、操作后1分钟、操作后2分钟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护理过程中对新生儿带来的疼痛感,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 石玲冰, 沈芳芳. 袋鼠式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疼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J]. 浙江医学教育 2020年19卷4期, 52-54页, 2020.
[2]林垚燕. 袋鼠式護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摄奶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 2020, v.33;No.190(01):222-224.
210850170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