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摘 要:近期总队范围内开展了以辖区“菜鸟驿站”快递物流网点为重点的快递物流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以“三合一”场所隐患整治为主抓手和突破口。2021年笔者所在大队就有对快递行业进行处罚的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此延伸的工作措施及思考,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快递行业;消防安全
分类号: D631.6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21年,防火监督员依法对XX快递服务有限公司(XX快递)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该单位在租用的没有任何固定消防设施建筑内设置仓库、办公、食堂、厨房及5处用于人员住宿的房间,内部大量电线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且有约10辆电动自行车正在室内充电,属于典型的其他场所与住宿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违法行为。据此,支队依法向该快递公司填发了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责令改正通知书,并按照法定规定及程序,对该单位处以责令停止使用并处罚款人民币叁万陆仟元整的处罚。
该建筑无统一规划设计,为2010年自行建设的废旧厂房改造而成,主体为二层10米砖混钢结构,顶部采用人字形彩钢板搭建,内部大量使用泡沫夹芯彩钢板进行隔断,建筑面积约为350平方米,其中一层为快递分拣区设备及厨房且设有一间用于人员住宿,二层为办公区域及人员住宿房间。
二、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隐患
1、存在严重的“三合一”现象。快递行业作为人员密集型企业,多采用“包吃包住”形式,减低用工成本,同时担心货物丢失,经常擅自安排人员住宿看货。检查中发现,XX快递在建筑物内设置了5间10床员工宿舍,并有大量床铺被褥、大功率电器使用、行李箱堆放等生活痕迹,店内使用液化气钢瓶紧贴彩钢板夹芯板墙体进行明火烧饭,油烟机管道油污积累严重,属于典型的住宿与储存、经营混合设置的“三合一”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2、电动车充电、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电动车作为快递行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私改电池加大电量现象突出,使用频率高、发生事故概率大。检查时,该快递点约有10辆电动车均在室内毗邻快递货物进行充电。电气线路敷设随意性大,营业、仓库、住宿及厨房等区域场所电气线路设计混乱,均未穿管敷设,有的甚至直接敷设在泡沫夹心板上,私拉乱接现象十分严重。
3、火灾荷载高、危险性大。该快递集散点,其服务范围辐射周边20余平方公里、约30万人口、每天接送件达到9000个,建筑内部可燃废旧纸箱板、快递集中无序堆放现象常见,邻近节假日各类日用百货、塑料橡胶制品等积压快递数量多,火灾荷载大,更严重地是因为历史原因,该仓库所在地点无支状管网的消火栓。
4、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蔓延快。该建筑为过去的旧厂房改建而成,耐火等级低,建筑空间大,储存物资多。租用后为了方便分拣、办公、储存,XX快递擅自改装、隔断、搭建,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的耐火等级,尤其是一些随意搭建的钢结构和泡沫彩钢板隔断,发生火灾时会因大火烧烤迅速降低结构强度,导致建筑倒塌、落顶,造成人员伤亡。
5、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人员意识淡薄。该单位在2019年3月因同样情形,就被我支队查封过一次,建筑出租方、承租方均存在“重效益、轻消防”的思想,消防安全责任未有效落实,内部无任何固定消防设施,且消防器材的配备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另快递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且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经过消防培训,不会使用灭火器材,对一些基本的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不了解,一旦发生火灾,易贻误扑救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
三、工作措施
1、2021年1月6日,大队约谈了XX快递及房屋出租方XX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明确了整改标准、整改期限,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整改措施。目前,XX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住宿房间已经全部搬离,并拆改了泡沫夹芯彩钢板材料,合理划分了使用布局,增配了固定消火栓,并按照规范要求重新敷设了电器线路,同时积极建议敦促其在建筑物外部选址使用智能充电柜,设置集中电动车充电点。
2、2021年1月11日,组织调派辖区中队2部消防车,及邻近微型消防站对该建筑及所属区域进行实地拉动演练,通过供水测试、调研熟悉等方式,从防消联勤的角度对该区域进行再熟悉、再检验,打通防火监督与灭火救援的连通关节,固强消防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并对区域相关企业职工进行了灭火器使用、逃生演练等内容的消防培训,着重提升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3、大队将案件及时通报了属地XX镇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市政部门,为该处增配了市政消火栓,并联合派出所、安监等部门对相关类似建筑及一般快递、京东、物流、叮咚买菜、每日鲜送等配送站点进行全面排查,组建了微信群,“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相关30家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和约谈,通报了具体火灾案例,使其明白快递行业“三合一”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的危害,从而推动其积极整改。
4、大队积极运用行政案件“社区矫正机制”,敦促其在履行法律义务的同时积极做好社会公益性活动,借助快递行业覆盖面广、流动性强、使用广泛的特点,与其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将消防安全常识印制在快递单上,同时根据季节变换、重点时节对内容进行更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四、相关启示
1、要防止隐患回潮。在日常排查整治过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三合一”违规住宿场所管理者善于打“游击战”,有的将人员临时迁出躲避风头,治理行动结束后又搬回来继续住宿;有的直接改变住宿方式,拆床铺、打地铺,导致执法人員无法现场取证;还有的“三合一”场所因生产、销售的特殊需求,出现周期性、季节性违法的集中爆发现象。加之违法成本较低,生活环境简陋,床铺、被褥等生活物资花费低廉,执法清缴后极易“死灰复燃”。
2、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完善“三合一”建筑消防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三合一”建筑整治工作格局,结合《上海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与主管行业部门积极协作,实施联合惩戒,倒闭责任制落实。同时针对建筑内检查发现的各类消防问题,明确建筑产权人、建筑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商户各自消防安全责任,避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真空和相互推诿,形成消防安全共识。
3、要加大宣传教育。积极发动新闻媒体、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单位自身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明查暗访、新闻曝光等形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对业主的宣传,应通过具体活生生、血淋淋的火灾案例进行教育和说明,使其知道“三合一”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必将人财两空,从而推动业主积极整改。对员工的宣传,应充分指出企业“三合一”现象对其生命的威胁,使其认识到危险性而自觉抵制。对广大社会群众,重点阐明“三合一”对其家庭、社区、乡村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危害,使其能主动举报。
4、要有序疏堵结合。因为受疫情影响,企业下行压力较大,人员就业形势严峻,且“三合一”建筑数量多,火灾隐患多,短期内要切实整治好难度很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实行疏堵结合、分类整治。对严重违反规定、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且没有条件改造的, 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一般的企业可以采取调整功能布局、实施防火分隔、增设疏散通道、增加消防设施等技术性措施,使其基本达到消防安全标准。对企业区分性质、规模、建筑结构和危险性分别提出相应的过渡期整改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景臣.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消防应急救援机制构建[D].东南大学,2016.
[2]叶海峰.消防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10):273-275.
295450052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