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1-03-16 09:18李娜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辽宁省

摘 要:结合我国以及辽宁省的“十四五”规划,深刻认识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现实意义,分析现阶段辽宁省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构建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区域协调;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

中图分类号:G64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这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那么东北的落脚点是“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是辽宁省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营商环境、产业结构、城市发展模式,都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一、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个“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指导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辽宁省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要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三个“新”要求中还包括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口、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从而促进国内大循环畅通,释放更大内需潜力,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区域间彼此协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新优势。

二、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辽宁省必须去发展,也必须做出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省要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占了区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部份,其他城市发展的比重非常小。结果就带来一个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沈阳和大连发展并没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辐射性作用。而且随着沈阳和大连的发展,辽宁省还没有走出“虹吸现象”的阶段。在沈阳和大连继续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打通外域资源的流入,那只能吸附更多的区域内的地级市的人财物向沈阳和大连聚集,带来的是区域发展的更加不平衡。

2.区域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辽宁省的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整体规划之间没有错位发展,同质化比较明显,产业相对比较分散,产业链也比较短,缺乏技术联盟、聚集效应。

三、促进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面对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辽宁省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圈一带两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一圈”是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

都市圈概念是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提出,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的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首先沈阳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优势,即沈阳市拥有很多优质的企业,比如国际软件园、芯片企业,都是现阶段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链条。同时沈阳市依然存在不足,即优质的企业数量不够多,体量不够大,并没有做好产业链的配套,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沈阳市从原来的“沈阳经济区”变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目的是要提升沈陽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应该注意的是应该找到重点应该发展的产业,周边城市跟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怎么去错位和承接发展。

2.“一带”是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2009年纳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关键点是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双核牵引联动性。城市现在出现收缩性城市,即人口在减少,资源、产业、经济都在减少。所以沈阳和大连的发展如果对周围没有辐射作用,那么很有可能会使周围的城市继续收缩,对于整体区域发展来讲,是不应该出现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都市圈要协调发展、错位,形成双核牵引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3.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

发挥辽西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依托阜新、朝阳、葫芦岛等,率先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那么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12月也复函,支持建设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中明确指出示范区范围包括阜新、朝阳两市。这应该也是未来辽宁省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辽西在融入京津冀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承接的绝不是京津冀发展落后的产业。而是高端装各制造及配套、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通用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产业外溢的“桥头堡”、辽宁开放合作的新增长极。

4.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

辽东绿色经济区主要包括岫岩、凤城、宽甸、本溪,都是青山绿水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种子问题”。我们国家很长一段时间的种子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020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到了种源问题。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辽宁省有非常好的一个区域可以做好种源安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加大科研投入。那么未来如果成为中国最大的种子库和最大的种源基地,这对辽东地区是非常好的一个未来发展前景。

总结: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鄢小莉. 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分析及对策探讨[J]. 经济师,2021,(04):144-145.

[2] 马廷玉 韦佳 马健 贾建生. 促进辽宁区域协调发展[J]. 共产党员报,2021,(03):26-27 .

作者简介:

李娜(1989—),女,汉族,辽宁省阜新市人,职务:中共阜新市委党校教师,职称:助理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3807501908222

猜你喜欢
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善良的小熊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农田受旱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辽宁省包装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