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珠
摘要:对环境监测内容进行分析,认识到空气质量传感器使用的必要性。核心目的是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运用,分析环境质量问题,并结合区域特点,构建针对性的环境监测机制,以满足环境的生态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空气质量;传感器;环境监测
环境污染在我国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在这些众多的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在当前社会环境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作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针对性的处理策略,达到空气质量提升的目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利用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技术,使硬件成本最低化,体积最小化,操作快捷,使用范围广,无论是在家居还是公共场所都方便使用。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使用,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灵敏性,将其运用在小家电产品中,可以提高对酒精、硫化物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达到低能耗、寿命长的使用目的,满足环境监测的核心需求。
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结合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使用特点,其技术原理包括:第一,电学原理,在电学法颗粒物传感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气溶胶颗粒物单极扩充电技术,对电流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常状况下,传感器有两个进气流,当压缩的空气流被导入到相关的密封空间之后,通过电晕放电处理可以提高排气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传感器对空气净化及环境监测的有效性。第二,激光原理。在激光散射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环境颗粒测量的有效性,需要使用光学监测技术进行成像原理的分析,以便根据环境监测的效果,分析空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由于颗粒物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会出现散射光,在该种状态下的环境监测中,应该采用激光原理进行分析,以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有效性。第三,根据气态传感器的使用特点,其技术原理包括:首先,在定电位电解式传感器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空气质量,将电极之间的电解液进行封闭处理,氣体在与电解质的电极发生反应之后,会使电极发生均衡性的转变,以提高控制质量监测的有效性。其次,在催化燃烧传感器使用的过程中,其作为一种高温气体传感器,在实际的使用中,会利用催化燃烧的模式产生热效应。当系统的内部温度达到一定状态时,平衡电桥会失去平衡性,监测人员通过电阻阻值大小的判断,就可以掌握待测气体的浓度,达到空气质量监测的目的[1]。
二、空气质量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分析,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使用,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使用的过程中,将电化学传感器运用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监测成本,达到环境监测及管理的目的。例如,在电化学甲醛传感器使用中,通常会设置透气膜、电极催化剂等结构,其中的干扰测试甲醛的气体有乙醇、甲醇等,但是,在当前的环境监测行业中,甲醇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以1年为主,这种现象与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存在紧密关联[2]。
2.PID光离子化气体监测器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根据光离子化气体监测技术的使用特点,在具体的运用中,会将选择的空气样品放在传感器系统之中,系统会将气体分子离子化处理,通过离子、电子信号的综合处理,可以提高电流转化的浓度值,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在GC-4400型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使用的过程中,其研究成果处于学术界的前沿阶段,意味着我国色谱微型化技术在国际领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3]。
3.传感器在自然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将传感器运用在自然环境监测中,可以结合区域的特点,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方案,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最终效果。通常情况下,自然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大气环境监测。将传感器运用在大气环境之中,其监测技术包括:第一,传感器节点设计中,需要利用大气技术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及验收,并结合监测系统的运行特点,设置匹配性的放大电路;第二,Sink机电设计中,可以进行基站数据传输数据的有效汇总;第三,在服务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作为重点,并在相适应的参数收集、处理以及传输的情况下,增强通信数据传输及转换的效果,提高传感器在自然环境监测中的整体效率[4]。其次,在水环境监测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将无线传感器与水环境监测系统融合,可以提高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整体效果,如,在水环境监测中,需要将无线传感器作为核心构造,通过与数据采集网络系统的融合,进行数据节点以及数据参数的协调,保证各项数据远程传输的有效性。如,在Zig Bee网络系统运用中,会通过数据采集、数据远程发送等,分析水环境的整体状态,保证各项数据在线传输及保存的有效性[5]。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需要将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使用作为重点,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利用原理、使用方法等,分析相关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利用价值,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效果,为当前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在传感器综合利用的背景下,可以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现状,设置精准性、有效性的监测方案,降低环境监测的成本,提高环境监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飞.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论述[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11):170-172.
[2] 冯玉福.气体传感器在监测空气污染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16-217.
[3] 车祥,盛涛,高松,蔡云飞,等.传感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方法适用性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02):66-69.
[4] 賡先莉,唐琳,雷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1):64-66.
[5] 牛建军.论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布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1):74.
103850052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