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对国内外事故预防理论研究和对历史数据梳理,构建的维修单位航空维修安全决策模型,完善了维修单位SMS安全管理体系功能,有效提升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层次。
关键词:风险数据库;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V267
2010年FAA开始推荐使用航线运行安全检查(Line Operations Safety Audit , LOSA),LOSA系统基于完善的检查单设计和观察员规范操作实现数据的真实性收集,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實现维修单位的科学安全评价。国内各维修单位自2008年开始着手构建SMS体系,通过构建风险数据和风险系统、创建安全信息分析模型,逐步完善SMS功能,通过近年来的运行发现,SMS系统输出结果距离主动事故预防仍有差距,体系建设仍需持续进行,主要缺陷方向有(1)信息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主要为质量系统监察和审核数据,存在”检查人员在与不在维修状态不一样”的问题,不能体现真实维修现场状态。(2)从国外引进的SMS理论存在文化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无惩罚文化”没有完全贯彻的情况下,不能实现风险数据库的真实完整。(3)数据分析输出的结果预测性差,基本处于基于事后的管理。
通过研究LOSA原理与方法,结合维修单位现有安全信息评价与分析模型的存在缺陷的实际情况,作者综合设计了适用于维修单位的基于TEM理论的维修单位航空维修安全决策模型。该模型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防御型维修生产活动为运行主体,结合安全监察、隐患排查、审核、安全信息报告、安全绩效、运行环境、组织构架等要素,分析了大量历史数据后构建。航空维修安全决策工作原理为,通过日常安全管理活动信息作为观察信息输入,通过周期性信息分析实现航空维修安全决策模型输出,航空维修安全决策模型输出信息用于识别和管理风险、提升违章行为管理方法、评估培训效果、识别和改进程序、改进安全调查要素范围、完善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提高安全裕度。
所有航空维修单位中,即使是最为健全、最有活力的组织,其日常运行面对复杂的生产坏境和生产压力,也会偏离最初的基准安全性能,偏离的最大点就是事故发生点,生产组织为了使其定位尽可能的离最大偏离点最远,可采用三类纠正措施,分别为:被动型、主动型和预测型。被动方法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如事故征候和事故做出反应;主动方法是通过对组织活动的分析积极寻找识别安全风险;预测性方法是捕获正常实施运行期间的系统性能,以查明潜在未来问题。
航空维修安全决策模型的应用,使维修单位从捕捉威胁(复杂生产环境和生产压力)开始识别到系统偏离的源头,通过对威胁制定风险防御措施,并在航空维修安全决策的持续运行过程中对风险防御措施进行完善和修正,实现了安全管理层次的提升,从被动型方式逐步跃升至主动型和预测型方式。随着组织系统偏离距离的逐步缩小,维修单位安全裕度逐步提升。
作者简介:范濛濛(1988-10)女,汉,职称工程师,籍贯:江西省抚州市,硕士学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
16065005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