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 李慧娜
摘要:遥感原理与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结合高校特点,实现应用型建设,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从课程内容、技能培养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构建了该应用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遥感;过程性评价;内容重构
遥感技术凭借其观测范围大、获取手段多样、数据更新速度快等优势,为环境保护、灾害评估、城市扩建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因此,众多开设测绘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校,都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有关遥感技术的课程,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这对学生在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遥感原理与应用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不仅讲授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而且对该技术当前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学生在就业后常常需要面对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工作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既能具备一定的遥感理论基础,又能具备较好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已经成为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针对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企业对遥感知识的要求,以及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遥感原理与应用作为高校测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授遥感科学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将学生“领进门”。然而该课程在进行应用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碎片式”讲授理论知识
当前,本科阶段所用遥感教材普遍以遥感理论知识为主线(如电磁波——地物光谱——成像原理——图像处理——解译与制图——遥感应用),这对于后续选择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培养效果。然而,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该知识主线并未结合学生进人公司后需要面对的实际数据处理要求。因此,基于这种理论主线进行课程讲授时,会导致各知识点之间出现割裂,导致学生在学完所有知识点后,未能建立系统的逻辑框架。“碎片式”的讲授方式不能有效满足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培养要求。
(二)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不足
在遥感原理与应用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锻炼较少。笔者通过对近年许昌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学生毕业后普遍选择进人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于本科生的理论知识要求较低,而对其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要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成为企业骨干员工,就需要教师在本科阶段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实验环节,加强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三)过程性考核评价力度不够
虽然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过程性评价环节,但是这些过程性评价过于简单,往往是以出勤和作业为主,无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且授课时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高,更加注重期末考试。对于学生来说,过程性考核的比重比期末考试的比重要低得多,这不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甚至使得部分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提高过程性考核评价比重,丰富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建设举措
针对目前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许昌学院为例,本研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一)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项目思维
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组通过对学生就业的相关企业进行系统调研后,设计出三个真实项目,分别为遥感影像辐射校正、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遥感影像分类。课程组以项目为载体,将原有理论知识点融入其中,培养学生项目思维,使其从项目需求、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环节中掌握理论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框架,而且能够使其在进入公司实习或者工作时,较快适应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从而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二)加强对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组针对重构后的教学内容,分别设置了遥感数据下载、遥感影像辐射校正、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遥感影像分类四个综合实验。实验环节虽然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应用领域的专项技能,但能够让学生掌握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其就业或研究生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丰富过程性考核方式,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
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组借助某学习平台,通过线上试题库开展段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中重难点把握程度,为下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奠定基础;课程组将学生提交的相关实验报告作为过程性考核内容,将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细节或易错知识点纳入期末考试中,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考核力度;课程组将平时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30%调整至40%,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
三、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建设成效
上述的课程改革举措逐步落实在2015级~2017级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授课中,许昌学院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组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设成效:
(一)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笔者在对本课程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升,对改革后的项目式教学方式接受程度较高,丰富的过程性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为后续其他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校企合作走深走实
课程改革逐步落实以来,通过对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和企业用人满意度进行统计后发现,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项目实施流程及相关数据处理技术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个地方企业与笔者所在学院签订了《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实现了校企双赢,保证了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多个稳定、高质量的实习场所,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阶段进入企业,了解专业就业情况和企业文化,为其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而且,通过对实习生的培养和筛选,学校能够向企业提供稳定的实习生源,输入高质量的储备人才,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遥感理论知识框架,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了考研学生的信心。笔者所在学院还开设了EN-VI二次开发课程,帮助学生利用编程语言实现遥感数据的特殊处理,为其学习及研究生面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铺垫,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其职位晋升创造条件。
笔者针对现有遥感原理与应用应用型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包括在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重构后,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项目思维,加入有针对性的实验环节,锻炼学生遥感数据处理能力,丰富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近年,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證明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性,这些经验将为其他应用型课程的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桥.中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展及若千前沿问题[J].遥感学报,2021(1)
[2]韩太.地方应用型高校测绘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升途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1).
[3]吴国玺,钟伟平.许昌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J].河南教育(高教),2019(6).
[4]马慧云,邹峥嵘,陶超,张云生.浅论框架式教学方法在“遥感原理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9).
[5]周子勇,李力.“遥感原理与应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与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3).
责编:沐阳
38205019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