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该如何转型

2021-03-15 05:27刘春华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全媒体转型

刘春华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为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工作和要求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则需要协调好台前和幕后工作的同步开展,保持明确而合理的舆论导向,同时亦要重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编辑记者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记者;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转型包含了记者自身和行业两部分。对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而言,一方面要具有采集、编写新闻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记者自身还需具有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的意识,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转型的问题

1全媒体时代下,部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转型仍会被传统媒体的观念所限制。在以往的传媒领域中,广播电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很多记者也被这一情况所影响。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全媒体时代来临,部分编辑记者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和工作模式,没有真正以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为中心调整新闻内容,对自己的定位也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最终导致了信息获取滞后、新闻质量变差、工作效率降低。

2部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缺乏全媒体意识。首先,全媒体包含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所有传媒,因此一方面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技术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对全媒体下的新技术了解不足,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无法快速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了转型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其次,在以广播电视为主导的媒体时代中,记者的工作内容一般以国际新闻、国内社会新闻的编辑、播报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素材的搜集、编辑与传输。可是全媒体时代下,受众更喜欢、更容易被生活化的新闻内容和传播形式所吸引,在此前提下,当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在拍摄、编辑的过程中,仍然以往国家性和国际性的新闻为中心,以官方的形式编辑报道的语言和文字,则会令受众量逐渐减少,无法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台编辑记者的转型对策

(一)优化幕前和幕后工作的同步开展

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互动评论和观点新闻是其一大特征。大众对传播的信息所表达的所思所想则是具有互动性的新闻评论,同时观点新闻则是指媒体方通过编辑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互动性和自由性是新媒体的优势,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要充分利用互动性的新闻评论,利用最短的时间吸引最大的观众群体,以此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其次,广播电台编辑记者的台前工作应更加地生活化,如在報道较为理论的时政新闻时,应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丰富报道的内容,使信息传播的模式与大众的喜好更加贴合。最后,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可以对自己制作的新闻进行适当的评论,以此评论与受众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可以更加了解受众,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广播电台与受众的联系。

(二)严谨的舆论导向

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令信息更旷阔、更快速地传播的同时,也使大众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渠道。在此前提下,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则需要首先对多种媒体渠道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发掘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资源,同时确保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和文化性,保障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

其次,广播电视具有严谨性和真实性的特征,与自媒体不同,后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进行传播,但前者需要保障信息的安全、健康和真实。可以说广播电视具有保障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无论是在新闻素材发掘和搜集、整理和编辑的过程中都要保持严谨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从广播电视未来长远的发展来看,编辑记者在转型的过程中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全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平台和媒体人,为了快速吸引大众,增加自身的浏览量,新闻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则更加需要保持自身职业的严谨性和社会责任感,令大众可以在现代多种多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准确的信息。

(三)重视创新思维

在全媒体时代中,无论是新闻的采集、编辑和报道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受众的喜好是否普遍存在,但可以在全媒体时代中找符合自己需求的传媒平台,在媒体风格和播报形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则存在部分媒体盲目复制、模仿甚至抄袭他人新闻制作和播报形式的情况。从媒体长远的发展来看,很容易造成媒体平台和记者自身创新能力的退化。针对这一点,全媒体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创新思维,一方面要分析自身新闻制作的优势与劣势、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受众群体的变化来考虑,在创新的同时以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为基础,在赋予新闻趣味性的同时保持科学和严谨的特性,避免一味“求新”而导致新闻与实际脱离。

(四)强化编辑记者的综合能力

全媒体时代下,从编辑记者的角度来看,各种形式的媒体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弱,在媒体形式和信息传播发生转化的同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转型则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作为支柱。从目前我国全媒体发展趋势来分析,在未来几年中,各种媒体相互的融合和渗透会越来越深入,因此编辑记者无论是硬件技术、内容编写和播报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提升。针对这部分,首先,广播电视编辑记者一方面需要学习相关的新闻采集与编辑技术,掌握使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新闻素材和资讯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获取的素材进行编辑和处理。其次,广播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在全媒体时代尤为重要。全媒体时代中,各种信息在快速的传播和信息,其中各种思想文化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对部分大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广播电视编辑记者不但要负责信息的传播,还要引导大众去理解和分辨庞大信息中存在的正面和负面思想,以此增强大众对广播电视的信任度。

三、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转型,一方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模式,强化新技术和新技能,但同时亦要保持传统严谨而真实的工作态度,从而令广播电视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舒勇.全媒体环境中培养全媒体记者的有效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8年02期

[2]张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探讨[J].传媒论坛.2018年01期

[3]薛涵艺.全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工作的创新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9年03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融媒体中心 新疆博乐)

猜你喜欢
全媒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