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峰
西汉长安城,自刘邦时代的始建到王莽时代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皇帝,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对长安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建,致使长安景观屡有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早期都城制度的演进,即这座王朝都城由实用性的帝王之居,逐步升级为大王朝的最高符号象征。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看,景观变化导致了城市的空间性的升级,即由宫室体制发展为都城体制。
西汉长安城的始建,只是从长乐、未央两座宫殿开始,谈不上城市结构。皇权的概念仅仅体现在未央宫自身的壮丽,还不是在城市的整体形态。城市整体(包括宫殿和各类居住区)是存在的,但在空间结构上主要是自然发展,没有被规划或赋予什么具有高尚意义的准则。
长乐、未央两座宫殿形成职能核心区,两宫之间所夹南北通道,在实际活动中具有中心意味。北面增修的宫殿自然会从方位关系上命名为“北宫”。长乐、未央、北宫3大宫殿群,确定了刘邦长安的核心地带,其间还有具备防范功能的武库。武库的修建,完全是实际功能的需要,没有意识形态意义。宫殿北面与渭河所夹地区,是大面积的居民区、市场区以及其他功能区。上述就是刘邦修建长乐宫以后10年间的城市形态。
在武帝以前,长安只有3组宫殿:长乐、未央、北宫。而武帝基于王朝的繁盛与自己对宫殿作用的重视,大力增筑新宫殿,主要有桂宫、明光宫、建章宫,令长安宫殿占地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相应的,长安城围墙范围内的居民区则大幅度减小。长安城皇帝宫殿的极度扩充,与武帝个人政治威权的增长相对应,这一点很像秦始皇的时代。
在武帝看来,宫殿比城市更重要,建章宫与明光宫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墙的否定。他的庞大的建章宫可以无视城墙界线的存在而坐落在西城墙的外边,建章与未央之间,有阁道跨越城墙相联通。明光宫的修建,必然将大面积的居民迁到城墙之外,这也是否定了城墙的分隔意义。
武帝是一位具有高度意识形态信仰的皇帝,但举办的一些重要的王朝信仰活动并没有汇聚在都城,祭祀活动空间几乎覆盖了整个帝国。对于武帝来说,作为场所的都城属于皇帝,不属于神祇,至少不是神衹的重要场所。都城主要是皇帝居住、施政,展现自己威仪的权力基地,所以宫殿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囊字山河信仰均表达在都城范畴之外。在这种情形下,都城体制即宫室体制,都城并没有多少超越宫室的意义。
武帝之后55年,成帝即位,此时儒家风气已经盛行于王朝。成帝接受匡衡的建议,罢停远方的甘泉、汾阴等祭典,而改在长安城郊区进行。长安郊祀的设置虽有反复,但最终还是确定下来,京师成为祭祀天地上帝的核心场所。从空间上看,祭祀活动的范围收缩了,但都城的意义却扩大了,具有了规范的礼仪天下的象征性。
在这样的新的都城概念中,除体现皇族至尊、君臣制度的政治文化体系之外,另一套礼仪文化体系也加入其中。宫室建筑群不再是都城唯一的高尚景观体系,礼制建筑开始出现在景观中,都城成为两大高尚体系的合一体。在本质上,礼仪观念是皇帝权威的工具,但在形式上高于皇权。礼制建筑的规模虽然比不上皇宫,但其内涵则超越了君权的政治范畴,致使城市景观具有了超越意义。君权与礼仪,两种精神整合的层面在都城,而不在宫殿,在新的都城概念里,皇帝不必亲行天下,而是将天下聚缩于京城,用一种象征手法,完成对天下的掌控。
在王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包括京师礼制建筑的大规模建设。他的规划强调了未央宫轴线,这一点很值得注意。王莽的目标在于强化权力,手法是端正礼仪,包括增设都城的礼仪景观。他运用景观语言,而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功能,达到意识形态的特定目标。武帝修筑建章宫,其意识形态的目标是打造方士文化的“神臺”,而王莽要的是圣王,礼制建筑是圣王价值的最高体现,京师成为圣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