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松 周雪玲
2017年6月2日上午,纽约阳光刺眼,位于华尔街大道40号的特朗普大厦门前出现了一位愤怒的中国人。
这位身穿蓝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右手拿着一份当天刚印出来的报纸,左手对着镜头比了一个喝倒彩的手势,报纸的头版写着:Trump Abandons Climate Pact(特朗普抛弃气候协议)。这个人就是天合光能的创始人高纪凡。
天合光能是当时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数一数二的公司,也是第一批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对光伏人来说,特朗普是不折不扣的“眼中钉”。这不仅因为他退出气候协议,保护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还因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重税,导致中美光伏产业两败俱伤。
然而,特朗普已经成为过去时,拜登的时代才刚刚开启。在能源问题上,拜登彻底推翻了前任的立场,不仅要限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而且要让新能源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升级,其中包括风能和太阳能。
虽然拜登在阐述能源政策的时候对中国只字不提,但是美国政客心里都清楚,要想发展太阳能,中国是一个不可能绕开的环节。不仅因为绝大部分产能由中国提供且成本低廉,而且行业的前沿技术也是由中国企业在主导研发和推动,包括大尺寸硅片、颗粒硅、钙钛矿、HJT电池等等。
如何发展光伏、要不要对中国敞开大门,这是擺在拜登政府面前的一道两难选择。而要不要去美国建厂,如何应对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中国光伏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去年7月14日,拜登在特拉华州的竞选演讲上语出惊人:“我们要建50万个充电站,在2035年前实现无碳电力部门,还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在十多年前,立下要做“全球能源领导者”flag的奥巴马政府,面对难以解决的碳排放,也只敢许下“2050年减少80%”的长期愿景。
那么,拜登离他的蓬勃野心之间隔得有多远呢?且看美国目前的能源结构:
2019年,美国电网规模的发电量约为4万亿千瓦时,有63%依然来自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仅占18%,距离15年后电力部门零碳化的愿景相去甚远。简单计算可以得出,即使美国每年用电量保持不变,可再生能源部门也必须达到12%的年复合增长率,才能保证在2035年完全负担电网需求。
而从可行性角度,目前可再生能源中势头最猛的发电方式,当属光伏无疑。根据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的最新报告,太阳能在过去的十年中新增发电量依次超过了煤炭、风能及天然气,成为增量中贡献最大的一环。
而太阳能发电中,光伏占了96%(其余为热能)。得益于光伏技术在过去十年内的迅速发展,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09年高不可攀的359美元/MWh,下降至2018年的43美元/ MWh,未来成本还有可观的优化空间。
因此,可再生能源的核心议程,就是光伏发电。自大选尘埃落定已过去三个月时间,拜登对曾经的承诺具体落实了哪些行动呢?主要分政策与人事两方面。
上任一周内,拜登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尤其对光伏行业发出了奶妈式的关怀,主要奶在三个方面:企业,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
对企业,拜登在竞选时承诺过联邦政府要花4000亿美元买可再生能源、电池及电动汽车。因此1月27日的命令中即指示政府“采购无碳污染的电力和车辆”,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光伏发电需求。
此外,国会在去年12月还通过了一项支出法案,批准对光伏企业在未来5年投入15亿美元研发费用,并延长两年高达26%的税收抵免,提升光伏企业成本竞争力。
对基础设施,拜登行政令指示“联邦机构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其实就是电网改革。拜登承诺过要提高风能及光伏“在联邦土地上”的效率,其中政府能做的就是升级电网,让风能及光伏等具有间断性、不稳定性的能源更适合上网。
对劳动力,拜登鼓励传统能源从业者向可再生能源切换。传统能源岗位流失一直是可再生能源被抨击的要点,对此拜登班子对媒体公布了个绝佳方案:欢迎石油工人们来制造太阳能面板!
虽然这个奇思妙想被共和党议员嘲讽为“Let them eat the cake(玛丽皇后名言,法国版何不食肉糜)”,但拜登不仅不退让,还把它写进了行政令,为可再生能源行业输送血液。
上述行政令并没有涉及到具体金额,方案略显缥缈。但要知道凡是花钱就得立法,立法需要更长的时间,离1月20日权力交接过去才一个月,拜登此刻先以行政令改变花钱的方向,让现有支出朝可再生能源转向,不失为稳妥而卓显诚意的举措。至于2万亿的新计划,目前国会是民主党两院占优的局面,迟早也将奏响凯歌。
除了政策,拜登还为能源新政精心设计了内外两套班子。
对内,拜登首先恢复了“气候沙皇”的角色。“某某沙皇”是美国媒体对特定领域掌权人士的代称,不需要参议院确认任命,也不需要向国会委员会报告,可谓总统私人班底。特朗普时代这个职位被取消,而拜登上台后马上任命了两位“气候沙皇”,大大增加了气候议题、也即可再生能源在白宫层面的话语权。
对外,是职能岗位的任命,保证白宫主人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美国能源部一直是可再生能源补贴和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早在2011年就已资助了5个100MW以上的光伏项目,可以说是美国光伏的源头活水。拜登任命了过去大力补贴新能源的老搭档为部长,再度为行业打开水龙头。
此外,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过去一直由共和党占上风,制定了许多对可再生能源不友好的政策,比如“最低报价价格规则”,光伏企业即使有补贴也必须提高上网竞价,难以拉开成本优势。而拜登则把旧政的头号反对者提拔为新主席,为可再生能源扫除政策障碍。
总之,回到开头,2035年前实现无碳电力的承诺,正在各方面得到落实。政策就绪,人马就位,只差等米下锅。可米呢?
为了实现目标,拜登-桑德斯工作组计算过,五年内美国需要安装5亿块太阳能电池板、搭建800万个民用太阳能系统。拜登将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可能是跟不上想象力的产能。
去年11月中旬,就在拜登和特朗普激战正酣时,一个名为Rethink Energy的研究机构发表了一篇报告,意思简单明了:如果拜登上台,美国光伏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爆炸式增长,累计装机量到2030年将会达到450GW,相当于从今年开始,每年需要新增66GW的产能。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根据美国太阳能协会(SEIA)的数据,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光伏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尤其是前两年装机量不增反降,随后两年受益于税收减免政策,市场才逐渐恢复。去年美国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43%,达到19GW,不到中国的一半,截至到目前,美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只有90GW,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有这样的成绩,特朗普“居功至伟”。光伏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目前的发电成本仍然高于石油和天然气,短期之内必须仰仗政府的补贴,受政策影响极大。但是特朗普偏偏say no,不仅没有给补贴,反倒打着制造业复兴的口号,频频挥舞手中的关税大刀,不仅阻碍海外产品流入,同时也削弱了美国自身的光伏竞争力。
2017年和2018年,特朗普政府先后推动“201”和“301”调查,对进口光伏产品加征关税,本以为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事实恰恰相反,根据美国太阳能基金会的数据,2018年美国光伏行业的就业人数比2016年减少了1.8万人。
所以到了2019年,SEIA实在忍不下去,跟政府抱怨说,再不调整政策,美国光伏行业4年之内至少会损失6.2万个工作岗位,比美国煤炭产业的总就业人数还多。而且还言之凿凿地说道,美国的光伏产品价格几乎是全球最高的,缺乏竞争力。结果这份声明被特朗普的心腹、前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驳斥为“假新闻”。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截至到2019年,美国光伏行业的从业人数约为25万人,比2016年少了整整一万人,其中16.2万人负责下游组件的安装,上游生产端的人数只有3.4万人,比2016年少了3700人。
这样的结构实际上说明一个问题,特朗普过去四年推行的贸易政策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高昂的关税导致美国光伏产品价格整体偏高,和传统能源相比竞争力不足,导致一批下游组装公司破产,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市场蛋糕越来越小,对海外的依赖度不降反增。
根據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从2017-2019年,在“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和关税的庇护之下,美国组件进口比例逐年提升,2019年美国组件出货量约为13.28GW,但是进口比例高达96.7%,其中最大的进口国为马来西亚。
虽然美国是光伏技术的起源地,但是在经过几番折腾之后,无论是和德国、日本相比,还是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落后地位。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装机量和发电量上,更体现在供应链的薄弱上。
通常来说,光伏行业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硅料,中游是硅片、电池片、逆变器以及玻璃等等,下游是组件和发电系统,然而在这些环节上,美国的存在感和它的世界霸主的地位完全不对等,比如,2020年全球光伏组件排名前十的公司中,美国只有一家企业上榜。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拜登在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巴黎协定》,并且在能源策略上制定了相当激进的目标,因为再不追,劣势就会越来越大。
榜单中除了美国的First Solar之外,其余有八家是中国公司,另外一家是韩国企业,而除了组件之外,在上游几乎所有环节,中国都牢牢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技术优势,这也决定了美国如果要发展光伏,必定绕不开中国。
对于美国挑起的贸易战,SEIA曾经发文批评美国政府瞎指挥,“由于错误引导的政策以及华盛顿方面的长期的不确定性,光伏行业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严重阻碍”。
反观中国,过去十几年中国光伏产业频频遭遇关税壁垒,但是每次都越挫越勇,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抗风险能力。回溯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以欧美双反、“531新政”以及2019年国家能源局的平价上网通知,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两头在外的时代(2012年之前):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组件绝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内需不足,缺乏核心技术。
2. 产业扶持:(2013年到2018年):发改委等部门陆续推出补贴政策,拉动内需,但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财政补贴窟窿越来越大,出现骗补现象。
3. 补贴退坡:(2018年到2020年):2018年“531新政”降低了光伏的补贴标准,限制了补贴规模,行业装机量出现间歇性回落,劣质产能被淘汰,加速了平价时代的到来。
4. 平价时代(2021年之后):凭借低成本和规模化创新优势,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侧已经接近平价,部分地区已经低于传统电价,竞争力优势不断凸显。
目前,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完全具备上游高纯度晶硅、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光伏电站的建设以及运营的全产业链,并且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2019年,中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环节产量的全球占比分别提升至67%/97%/79%/71/59%,换句话说,中国的光伏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根据麦肯锡2018年的报告,中国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已经全面碾压美国。尤其是过去5年,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加上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光伏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对海外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也不断增强。
所以,当特朗普频频对中国光伏下手时,尽管它让中国光伏对美出口减少了90%以上,但是并没有对中国光伏产业构成真正的威胁。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是双反之后的最高水平,而前十大出口目的地中并没有美国的身影。简单来说,没有美国,中国光伏行业不仅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精彩。
2020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中国光伏的装机量仍然达到48.2GW,连续八年全球第一,同比增加了60%,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197.5亿美元,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技术上,国内光伏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组件和系统的成本不断下降,全球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现在,难题抛给了拜登。
在光伏这个领域,美国落后得不止一个身位,拜登若想在承诺的期限内实现可再生能源野望,必然无法只靠自己。而目前全球市场上最高效、最经济、最可靠的选择,恰恰是被美国视为长期挑战的中国。
上文所述的中美光伏差距,美国人显然也门儿清。因此,自拜登提出发展光伏产业以来,反对党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拜登无碳化电网建设的巨大需求,怕是请中国对手吃肉、给本土企业喝汤。
拜登就任一周前,连一向较为中立的彭博社也提出了质疑。在一篇题为《投身光伏的背阳面(The Dark Side of Going Solar)》的专栏文章中,主攻国家安全的作者发问:您的2万亿,究竟是会用来复兴美国公司十年前的辉煌,还是忽略潜在的供應链风险而去买中国货?
所以,拜登政府对能源新政的处理必须比市场预期的更倾向国内,才能反驳各界的诟病。
拜登的“气候沙皇”在谈及气候计划时强调两点:
第一,制造业的工作要留给美国人。“(比如)在内华达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我们要确保是在美国制造、在美国购买,并由美国工人安装的”;
第二,要为美国清洁能源企业投入研发资金。拜登在竞选时承诺四年内将为美国投入三千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其中清洁能源就是重点领域之一,预计美国光伏企业的研发资金将翻番。
同时,美国外交风向标、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今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中国定位为美国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不会(像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但会撬动欧洲和亚洲伙伴的杠杆应对中国问题。”
因此,中国光伏将要面对的既不是特朗普时代简单粗暴的贸易壁垒,也不是大门敞开的辽阔市场,而是一块遥远的肥肉和一批即将被喂肥的美国企业竞争者。这批竞争者拥有丰厚的退税补贴、研发支持和其他政策优势,虽然市场仍向中国打开,但竞争极不对等,甚至已经取得的欧洲市场也有掉头的可能。
所幸,中国光伏的这批企业,是从531政策后被淘洗出来的晋级选手,是在断奶的窘境下依然打赢国际同行、成本上能与传统发电一决高下的中流砥柱;美国光伏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场赛跑从短线的贸易竞争变成了长线的实力角逐,更长的雪坡,必然也会以更丰盛的回馈犒赏最终胜利者。(来源:微信公众号“奥特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