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中国经济的独立性问题探讨

2021-03-15 06:13杜晓庆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经济全球化

摘要:近二十几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开放经济环境下,虽然各国经济体之间高度依存,互为条件,但本国核心产业的独立性仍然是必要的,否则经济自主性和稳定性将失去根本保障。本文结合近年我国及全球经济市场情况,简要探讨经济独立性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开放经济;经济独立性;国际经济

开放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坚实的基础,与之直接对应的经济全球化概念则更是广为人知,在学术界和经济领域有重要影响。但是,同其他事物一样,发展成熟过程中,在开放经济的现实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边界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值得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开放经济环境形成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复苏时期,特别是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为典型代表的几个亚洲国家,迅速仅成为本国、本地区内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拉动者。亚洲经济首次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中的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经济专家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理论,并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主要框架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将全球市场视为一个统一市场,分工国际化,各国聚焦自己的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利用最小化,经济效益总额最大化的基本目标。此后,在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之前的几十年中,国际环境整体上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世界各国普遍致力于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全球贸易总额连年大幅提升,绝大多数国家在一体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受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性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出现,一体化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特别是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以及少数经济主体内部特殊情况,国际贸易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看,一些多年来被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框架体系,显现出内生性和外生性变量考虑不充分的不足,并在实践中明显表现出来。下面,围绕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开放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发展情况

(一)开放经济宏观架构基本内容

1985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I Leveil正式提出全球經济一体化框架体系,为世界范围内各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国家步入开放经济时代奠定了基础。该体系的建立,重在描述世界各国经济体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实现商品、技术、资金和服务等宏观经济核心要素跨国流动及分配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收益性,指明开放经济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资源在超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配置,可以在既定的资源消耗下创造更多的产出,形成全球产业链流程化体系,其运作过程中,各参与经济体相互之间相互需求,互有优势,动态平衡,同时,由于经济体之间的融合渗透,深度交织,经济差异化因素多种多样,世界各国除了经济领域内要加强合作外,在国际政治领域内也要增进互信,加强交流,为多边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应对全球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更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政治促合作、促经济,共克时艰,共度难关,牢牢把握时代发展主旋律,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和社会文明发展。基于开放经济上述整体实施理念,开放经济实施过程中,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体要全面实施市场经济制度,充分释放本国经济生产力;二是借助科技力量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加大科技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适应全球化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要求;三是以跨国公司为开放经济环境中承担具体经济联结功能的微观主体,在国际市场中融通资源,组织产业要素的跨国流动;四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要主动承担国际义务,发挥世界经济骨干作用,一方面充分开放本国市场,释放需求。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要积极让利小国、贫国,主动设计谋划能使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的全球性经济项目,特别是要彻底摒弃贸易歧视和贸易霸权行径;五是国际社会要携手建立有利于各方权益保障的国际协调机制,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当前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增补或修改。

(二)近些年来我国开放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情况

在国际开放经济环境下,我国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国家,既是开放经济的积极倡导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更是很好的受益者。从某种程度上看,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长期实践,开放经济的发展进程会比现在滞后至少20年以上。

1978年12月,我国正式提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标志着我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国家和社会发展思维模式,将各方面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轨道上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朝代最强音。此后的40多年中,中国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持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从大的阶段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至2000年间的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强基础、建环境、快发展、树形象的发展过程,为进入21世纪创造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有力条件。二是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提速,GDP总值先后超过英国、德国、法国,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之后,但在当时,中国的GDP只占到美国的30%多一点,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三是2010年以后至现在,多年的开放经济下的发展,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大幅跃进,GDP直逼美国的70%,综合国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少数经济体的不同程度的关注。

三、当前开放经济下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应对

(一)外部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顾虑

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域范围广,人口数量多,除近代100年左右的时间外,多是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先列。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在国际上广交朋友。特别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国家担心中国会损害其相关利益。对此,我们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向全世界声明,中国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即便将来强大了,也决不称霸,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而换取我们的自己的发展。但尽管如此,仍然有不能完全打消外部相关疑虑,这也是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沟通的地方。

(二)中国经济自身需要加强的环节

从单纯的经济体量上看,中国经济稳居世界前列,虽然近5年来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但增速仍然保持在7%左右,在世界经济大国中仍处高速发展状态。据联合国统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250多个现代工业门类无一缺少。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很多关键领域,特别是工业基础方面,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在对外经济中处于被动。不得不说,习惯了开放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模式的我们,在这方面是缺乏心理准备的。我们不能总是简单认为,经济领域的发展是纯粹单一领域的事情,而忽略其复合性及复杂性。包括技术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不只有经济属性,也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特别是当它被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时,其自由度有了新的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在开放经济大环境中,接受和适应经济依赖性的同时,强化独立性,重视独立性,全面加强基础科学建设,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人工智能为目标的核心技术资源和手段。

2018年6月,中美经贸领域不同于往年,虽然经过多次接触沟通,还是没有完全取得一致,其复杂程度超出想象。从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放经济相对脆弱的一面的,在关键领域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十分重要。

(三)中国经济应对外部消极因素影响的总体思路

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冷静思考,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争取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平外部环境,同时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方面讲原则、有底线。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出现的现实情况,检视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的方方面面,统筹兼顾,总体布局,弥补不足,缩小差距,使发展主动权更牢靠地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要辩证地对待对谋求外经济的广泛性和独立性,要适应非对称环境下的动态平衡。

四、结语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了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学术的角度看,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单一的领域,与政治、人文和地理等社会活动呈现松耦合状态,但实际上,所有的社会活动都与经济有着无法隔断的关系,因此,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短期还是长期,都涉及到了社會资源的宏观与微观分配问题,以及生产资料的市场活动组织问题,自然会导致市场竞争,只不过是竞争的范围大小和程度的强弱的差别。并且,这两个方面,不仅会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会扩大到各个国家之间,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市场问题,这是经济发展的进步的表现,也是资源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结果,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共赢,在普遍可接受的贸易组织规则的框架下,取得最佳平衡状态。

作者简介:

杜晓庆(1993.10—),女,吉林,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金融学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梓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基本面研究[J],前沿经济,2019(12):61–66.

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杜晓庆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经济全球化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趋势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绥芬河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摭谈
新重商主义的影响分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