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花
可能是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的缘故,我从小就要比同龄的孩子更独立一点儿。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意味着我更能适应孤独。
我经常一个人上学回家,也一个人吃饭学习并没有觉得很孤独。可能是在尚且不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时,我就更早地体会过了吧。
我身边的一些人觉得独来独往很酷,当然也有另外的声音,他们觉得我很装。在他们的观念里,我内心渴望友谊渴望得要命,只是因为没人愿意和我玩儿,我才装作蛮不在乎的样子。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谁也不能说谁的想法就是绝对正确与错误的。因此,通常听见她们的议论,我不置可否,反正嘴长在别人身上,让她们说去吧。我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好了。
后来,我了解到“通透”这个词时——我自以为我有时候也是个有点儿通透的人。
我是真心觉得一个人很安逸的。一个人吃饭,可以随心所欲地追剧,不会有一群人你等我我等你的烦恼;一个人逛街可以走走停停,无所顾忌地消费。可能有时,我也是个挺“独”的人吧。
高二时,我没有选择住学校的宿舍,而是在校外租了一个房子。那个时候比我前十几年的任何阶段都要更自力更生。甚至于我会为了那种自由而感到手足无措。
但我也深知自己的初心,不是为了享受什么自由,而是要好好念书。于是,我比先前都要用功,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晚睡早起,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份便利。
我也有过快乐的时候。比如偶尔心血来潮时去外面吃一顿好的犒劳犒劳自己。或者是在墙上贴满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便利贴,提醒自己要好好努力;偶尔,我可以在早上起不来时冲麦片,也可以在不想挤食堂时回宿舍煮面;还能在晚自习结束时,走到不远处的便利店买宵夜。
更何况,我可以做我最喜欢的事情——写稿,于我而言便得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我更享受独处時,慢慢将内心风暴整理出来的过程。而且我觉得,打开APP,听已经分门别类好的自己的歌单,或者是随机播放推荐歌曲,都有助于我思绪的流动。我更喜欢在舒缓或者略带忧郁的纯音乐下创作。
但这些,并不是说我就对群体的快乐有所排斥,不是这样的。约翰·多恩的那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之所以广为人知,不正是因为它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吗?我觉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火锅很快乐,好姐妹一起去购物也很快乐。只是有的人由于太害怕孤独,而选择盲目从众,牺牲自己心意而换取不与众不同,我觉得是有点儿不值当的。
我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写作业,看电影,享用美食,可以有效率而兼备好生活、学习与娱乐。但是也会找朋友聊天,分享自己的有趣的事情。就像那句话说的“不参与社交时就是在独自可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活观念。
一个人的好生活,就是顺从自己的心意,不焦虑,不去思考众人是如何生活的。
祝大家都能寻觅到自己的快乐,拥有叫人愉悦的孤独,过上一个人的好生活。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