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出来的三峡文物为何“沉睡不醒”

2021-03-15 06:11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区县古籍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对三峡库区文物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全国200余所机构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参与,共1100余处文物得到保护、约25万件(套)文物安全出土。由于“重保护、轻转化”,长江三峡文化资源普遍存在“沉睡现象”。

“20多年过去了,部分三峡文物的研究报告还没出来。”重庆文化界一位见证三峡文物抢救性保护工程的退休干部说,当年抢救性保护的文物中,三峡博物馆和三峡库区部分区县博物馆展示出一小部分,白鹤梁、张飞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研究利用情况较好,另外相当多的文物仍在“沉睡不醒”。

记者走访涪陵、忠县、奉节等三峡库区区县博物馆看到,大量抢救性发掘出的文物堆放在库房里,有的甚至已在库房存放20多年。

其中一博物馆馆长指着一个新石器时期的陶罐说:“对这些有价值的文物深入研究,就能揭示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但很遗憾,由于基层没能力没条件,研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不仅如此,当年抢救发掘出的最具价值的三峡文化旗帜,也已鲜为人知甚至销声匿迹。如,中坝文化遗址是国际认可的世界最早制盐遗址,被誉为“大地史书”,名列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大溪文化遗址则是我国重要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被誉为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二者由于长期研究提炼不足,如今的知名度、关注度与其历史地位极不匹配。

“大部分文物只是‘捡起来了、锁起来了、关起来了。”重庆一位资深考古工作者直言。

尽管当地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但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不足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记者行走在库区大部分区县,依然较难寻觅到具有三峡特色的巴文化、水文化、诗词文化等文化元素。

多位基层文旅部门负责人坦言:“有时并不是我们拥宝不自知,而是研究提炼工作推进缓慢,很多文化符号的内核,以及哪些元素可以转化都还没有明晰,基层也是力不从心。”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陳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构建系统性研究和创造性转化的长效机制。比如,推进三峡库区进一步将文化元素浸润到城镇建设、群众日常生活中,如建设文化公园、古建筑群等,在学校教育、大众文化活动中纳入传统文化元素等。

“在古籍方面,数字化是解决保护与转化利用矛盾的根本技术方法。”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杜鹃等专家建议,当前国内古籍数字化程度较低,例如四川省古籍数字化的比例仅约为千分之五,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古籍数字化进程。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3月4日)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区县古籍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超八成区县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市各区县选民登记工作全面启动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
开发学业增值评价报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