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国人观念上一直相当避讳。近日,江苏常州一家幼儿园却反其道而行之,对小朋友开展了一场关于死亡的生命教育课。这堂课由皮球虫的死亡引发,孩子们谈到死亡,纷纷表达害怕。老师耐心地带孩子们给皮球虫举办了一场葬礼,孩子们一起完成了名为“虫虫的美好回忆”“虫虫的一天”的小册子来纪念皮球虫。最后,老师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孩子一起阅读生命教育绘本。
幼儿园的院长表示:不谈论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对于死亡,我们没有什么好去回避的,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的常态,死亡也是我们终会面临的一件事,对于死亡我们要持一个正确的态度,也要教导孩子正确面对死亡。
上好“死亡教育”这门课
颜云霞
这是一个颇为暖心的新闻,其间既有童真童趣,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死亡教育”,在我国是比较缺乏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死亡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需要回避,由此也形成了很多禁忌,如春节等重大节日不能说“死”字,等等。因为恐惧,因为避讳,家长自然不会大大方方地和孩子们谈论死亡。
但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地发生。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00万人死亡,换算下来,每1秒钟就会有1.8个人死亡。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病毒”“隔离”“死亡”等高频词始终萦绕在人们身边。而这,正是孩子们必须面对的真实世界。如何看待死亡,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哲学问题,而是孩子们必然会遇到的现实场景,可能是在一场亲友的葬禮上,也可能是在看到一则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时。承认死亡的存在,认识死亡的真相,是孩子们必须要上的一门课。
但也有观点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太小、认知有限,跟他们谈死亡没有用。据儿童心理学家M.Nagy研究发现,3至10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一是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还会回来;二是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三是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这套认知理论,证实了孩子会主动观察生命迹象。所以,与其小心翼翼、讳莫如深,让孩子自己去揣摩,倒不如开放、诚实地讨论,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死亡,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在西方,“死亡教育”有一个相对系统而专业的体系。英国自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德国实施“死亡的准备教育”,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面对死神的挑战。这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正如生命教育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所揭示的,人生就像一片叶子,由春天的嫩绿,到夏天的生机盎然,再到秋天的枯萎,最终归于大地。如何看待死亡,其实就是如何看待生命。如果能上好“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更好地热爱生活。(选摘自《新华日报》)
适用主题:生命教育;直面死亡;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生死观……
文本解读: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一中 倪丽彬
角度一:死亡教育是人生必修课。
古人云: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很重视死,与之有关的内容很多,比如祭祀、谥号、墓葬风俗等等,但是我们却又常常避谈死,对于死亡的逃避态度,让一些传统的教育课程里缺失了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的常态,只有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才能拥有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角度二:尊重死亡,珍爱生命。
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与其回避,不如直面。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会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更积极地拼搏进取,活出自己的精彩,才不虚度此生。
学生运用示例
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正确地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面对生命与生活。生命是宝贵的,也应该是坚强的,在面对挫折与失意时,更应该懂得敬畏生命。一个人,只有敢于直面死亡,才能更加珍惜生命,从而以更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中的挑战。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接受与死亡相关的生命教育,也会使得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抗挫能力,珍爱生命,拼搏进取,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一中 解雨涵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