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茂高速公路南寨隧道涌水量监测及沉降观测

2021-03-15 12:10曹正东
广东公路交通 2021年1期
关键词:涌水量全站仪观测

曹正东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420)

0 引言

研究隧道涌水量以及沉降问题首先需要将地质水文信息作为基础[1]。云茂高速公路处于广东以西至广西地区、西南地区,是连接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该地域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包含地下河以及溶岩管道,且围岩可能存在断层带破碎或侵入岩接触面损伤等情况。隧道建设施工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涌水灾害与沉降灾害[2-3],不但会对实际施工造成阻碍和困难,还会对完工后实际应用造成安全隐患。准确监测隧道涌水量与沉降情况,一直是众多相关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4]。

对于隧道涌水的监测,传统方法是探查隧道围岩地下水分布情况以及走势规律,针对需要开挖隧道的水文与地质情况实时勘查,包括地下水分布的富集带、裂隙密集带以及断裂构造带的地下涌水情况,探查方法通常采用钻探、同位素分析、物探、水温测定、水化学等[5-7]。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涌水位置与涌水量的计算与监测通常使用模糊数学或随机数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确定施工隧道的施工方式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再决定采用何种数学模型监测隧道涌水量。有学者应用“大井法”或“大气降水入渗法”监测隧道工程的涌水量情况[8-9],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误差较大,监测效果并不理想。隧道施工中观测沉降时常常使用水准法,这种方法数据稳定性较高,但是精度较低,在部分施工环境中观测效果差,操作难度高。使用悬挂钢尺直接测量沉降的方法常常受到施工环境的干扰,而且使用人力直接测量常常会导致出现误差,影响施工效果[10-1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依托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提出隧道涌水量监测及沉降观测技术。采用非稳定流解析方法以及全站仪三角高程法,分别进行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涌水量监测及沉降观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检测涌水量误差较小,沉降观测适应性较强。此外,在安全施工的要求下,使用人工测量的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复杂环境的沉降观测。隧道的地表高程具有多变性,水准方法观测沉降时工作量较大、效率也较低,如使用非接触测量,能够有效提高观测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1 涌水量监测与沉降观测技术

1.1 工程概况

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地处广东西部,光照与雨量较充沛,全年降水量约为1 453mm,岩层中包含花岗岩、砂页岩、黏土等。南寨隧道穿过构造剥蚀丘陵,为分离式长隧道,右洞起讫桩号为YK39+510~YK41+042,长1 532m。洞门采用端墙式,设计纵坡为2.2%~-0.0744%,与路线纵面线形保持一致。隧道建筑界限为11m(净宽)×5m(净高),隧道全部为Ⅴ级围岩,其中YK39+690~YK39+840支护级别为S-Vc。南寨隧道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大[12]。山体陡峭,隧道最大埋深约149.2m。根据钻探及调绘成果,隧址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元古代云开岩群变质砂岩及其风化层。隧道线路地形起伏大,地面标高138.0~342.5m,最大相对高差约204.5m。山体植被茂密,两端洞口坡形较陡,最大坡角约45°。由于受F1断裂影响,岩体总体风化强烈,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破碎。坡残积土层、全~强风化岩岩质极软,遇水易软化崩解;中风化层岩质较软,微风化层岩质较硬。隧道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水局部发育,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1.2 涌水量监测

本文采用非稳定流解析法监测隧道涌水量,式(1)为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学表达式:

(1)

式中:D与P分别表示降深与钻孔抽水量;S与σ分别表示导水系数与释水系数;t与g表示抽水持续时间与涌水半径;v表示给水度;d表示微分,f表示取整运算。

分析地下水动力学时,一般会采用井函数W(v)取代指数积分:

(2)

将方程求解得到式(3),该式也被称为泰斯公式:

(3)

(4)

式(4)也被称为雅各布近似公式,该式适用范围为时间t较长而径向距离较短时。雅各布近似公式与泰斯公式之间存在误差,具体的误差见表1。

表1 泰斯公式与雅各布近似公式之间误差关系

变换式(3)得到隧道涌水量公式:

(5)

式中:E表示涌水量。假如取值范围在0.01~0.10之间,则计算涌水量的雅各布近似公式如下式所示。

(6)

1.3 沉降观测

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测量隧道拱顶沉降,观测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沉降观测过程

从图1可看出,点X与点Y分别代表隧道中的工作基准点与拱顶沉降点,全站仪的位置使用点以J表示。依据掘进速度,在点Y安装一个包含固定反射标志的测点装置,测试点和反射标志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用U2表示。隧道底部围岩中的基准点组成工作基准点X,布置工作基点时起码同时布置三个以上组成一组,目的是实现校核高程。在外部设置水准基准点,采用二等水准法校准隧道内部工作基点高程KX。为实行测量在点X设置一个工作觇标,觇标底部与反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以U1表示。采用全站仪实行测量时使用自由设站法,这种方法位置比较固定,全站仪所架设的位置具有预设标志[14]。

利用全站仪观测点X到点Y之间的距离与垂直角:P1、P2、β1、β2,通过这些距离值与垂直角值求出点X与点Y发射标志的相对高程:Δk1与Δk2,最后获得点Y的高程值KB与点X和点Y之间的相对高差ΔkAB。计算公式如下:

KB=KA+ΔkAB

(7)

ΔkAB=Δk2+U2-Δk1+U1

(8)

实际测量时,点X每次安装统一的工作觇标,点Y是固定发射装置,所以测试点和反射标志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U2与觇标底部与反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U1均为定值。通过式(7)与式(8),计算拱顶沉降(相对于点Y的高程初次测量值变化)Δk:

(9)

(10)

2 试验结果

2.1 涌水量监测

采用本文方法检测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涌水量,假设导水系数值与降深分别为44T/(m2·d-1)和1s/m,涌水半径与释水系数分别为1m和10-4m,监测时间分别为15d与1min(6.9×10-4d),监测涌水量结果见表2。

表2 涌水量监测结果

从表2可见,经过计算获得监测15d与1min(6.9×10-4d)的隧道平均涌水量分别为26 817(m3·d-1)和9 867(m3·d-1)。为验证监测方法的性能,同时采用“大井法”(文献[8]方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文献[9]方法)监测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的涌水量,将本文方法计算得出的监测涌水量,与另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实行对比,监测时间为10d,自2018年10月22日开始监测,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涌水量监测效果对比

从图2可看出,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初期涌水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涌水量逐渐降低至稳定。本文方法检测的涌水量与使用仪器试剂测量的涌水量最为接近,相比之下,另两种方法监测涌水量的结果与仪器实际测量的结果偏差较大,由此可以表明,本文方法监测涌水量的结果是可行的。

2.2 沉降观测

采用全站仪实际测量时,在大气折光与地球曲率不对三角高程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测角与测距均存在误差,将该误差分别设定为sp和sβ,采用式(11)计算拱顶误差sh。

(11)

测角误差与测量误差会对高差精度造成影响,测距与垂直角增大,误差也随之增加,式(11)中,δ取值为205 154″。实际观测隧道沉降时,取25~55m之间作为变长。观测拱顶测点的垂直角(前视角)与工作基点的垂直角(后视角)分别控制在5°~10°与1°~5°;使用测角精度与测距精度分别为sβ=±1″和sp=±(2mm+2ppm)的全站仪测量时得到的中误差值见表3。

表3 垂直角影响中误差值结果

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误差不高于变形量的0.10~0.05之间,隧道挖掘时,地表沉降与围岩变形需控制在10~200mm和10~100mm之间。从表3可看出,拱顶与地表的误差分别达到±0.37mm和±0.56mm,表明本文方法观测沉降的精度比较高,符合工程变形检测标准。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观测隧道沉降的可靠性,在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中布置3个测量点以及1个工作基准点,依照测量技术规范设置基准点,试验开始前,依据相对于工作基准点的水准观测测量点高程变化作为校核标准。观测沉降时使用TOPCON601全站仪,测距精度与测角精度分别为sβ=±1″和sp=±(2mm+2ppm)。反复观测6次,每次间隔2~3d,观测值和误差结果见表4。

表4 观测值与中误差

从表4可看出,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误差近似,测距增大,误差也随之增加,所以实际施工时边长应作为控制因素的重点。通过以上分析,运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观测隧道内的地表和拱顶沉降是有效的。

实际测量时,应确保在同一位置设置观测仪,保证每次观测时的环境一致。在隧道内部通过辅助光源增强环境中的能见度,初始观测点的选择为各掌子面到管侧面10~20m的距离。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中拱顶沉降观测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拱顶沉降观测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施工初期,隧道中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形情况,这与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实际施工情况基本吻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量逐渐稳定。在观测末期,观测结果已经呈现稳定状态,在整体趋势中存在±0.3mm的测量误差。

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施工时,近70个检测断面拱顶采用本文方法观测沉降,隧道出口处地表沉降情况见表5。

表5 地表沉降变化情况

从表5可看出,随着隧道挖掘不断推进,沉降逐渐增加,初期出现一个明显的上升,当掘进到一定深度时,沉降量呈现一个平稳的状态,升高趋势逐渐平缓。由此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观测到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沉降情况。

3 结语

本文采用非稳定流解析法监测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施工时的涌水量,同时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法观测该工程的沉降情况。非稳定流解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计算过程更简便,直观性更强。使用该方法不仅能够通过计算监测施工隧道的涌水量,还能将稳定流量作为基础,计算出不同位置与时间下的水位降深,能够应对各种施工场所的计算需求。

与其他方法相同,本文方法也需要在水文地质条件较理想的情况下开展,可以通过反复计算增加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深化认识。通过全站仪三角高程法观测云茂高速公路TJ6标南寨隧道拱顶与地表沉降的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施工时的具体需求,适应性较强。

猜你喜欢
涌水量全站仪观测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全站仪中间法在矿山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以河南镇平县地形测量为例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快牙平台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重庆鱼田堡煤矿矿井涌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可观测宇宙
基于全站仪二次开发的覆冰厚度测量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