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辽阳市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
魔术《九儿》是由辽阳杨氏古典戏法“罗圈献彩”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2018年10月,由笔者表演的这个节目,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从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菊奖。在表演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揣摩和思考,对该作品的魔术艺术有了不少新理解、新认识和新感悟。
《九儿》的艺术架构体现了魔术技法上的传承与创新。“罗圈献彩”是北派魔术戏法之一,传统上是从两个中空的圈中不断变幻出小物件,最后的高潮是变幻出一个盛满水的坛子。由董铮臻老师主导的创作团队,在注重凸显鲜明的时代主题、合理的框架结构和强烈的人物塑造感原则下,对“罗圈献彩”进行系统的改进,在原基础上创新了出托的数量及形式变化,把变幻出的酒坛数量由1个增加到13个,表演难度上升了几个等级,节目的精彩程度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作品一经推出就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
《九儿》展示了表演手法与传承上的创新。作品虽然脱胎于“罗圈献彩”,但出托的动作与方式都是创新编排的,再由演员巧妙运用身体各个关节来触碰机关进行表演,其中还融入了东北秧歌及古典舞的动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层出不穷的表演手法和跌宕起伏的节目看点,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九儿”酿酒的情节,在表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尤其是表达丰收喜悦时九儿边舞边坐在桌上“脚出坛子”,令人眼前一亮。这个情景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九儿”自由洒脱的性格,表演手法娴熟、一气呵成,没有半点雕琢痕迹和生涩之感,有效提升了作品的整体技术含量。
作者表演的《九儿》
《九儿》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代入感的传承上。一个魔术节目首先主题要鲜明、框架结构要合理、人物塑造感要强烈。在《九儿》中,台上红高粱摇曳,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农家小院里,九儿酿出一坛又一坛红高粱酒,音乐、舞蹈、服装、情节编排等与魔术技巧浑然天成,地域文化特色浓郁,这些成就了魔术中“九儿”的形象。戏法艺术产生于民间,它对观众的强烈感染力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九儿”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首先在于观众对她的熟悉,她的经典形象深深刻在观众心里,加上魔术演员在造型服饰上的生动还原,所以给观众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艺术的主题在不知不觉之中被观众所接受。还有就是笔者在表演中,先是变出一坛坛美酒,再依次变出玉米、辣椒、福字及手绢等具有乡土民俗感的物件,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艺术佳境中,思想和情绪也在随着节目跌宕起伏,享受更自然。
《九儿》的舞台布景及道具运用诠释了创新的意义。此节目传统罩子的手法来自于温宝良老师的悉心传授,把魔术与戏法有机结合与创新,塑造出了农家女九儿的形象。该节目打破传统模式,既有古典戏法的手法变换,又有现代魔术的表演风格。同时,在尹万策老师的带领下,对作品的道具进行了大胆创新,将两个罗圈变为一张板一个罗圈,桌子改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样式,并不再以桌布遮盖,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戏法原有的韵味,又在里面加入了西方元素,用创新接续了传承,以改良突出了本元,这也是《九儿》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儿》这部作品的形成,不仅凝聚着前辈们的智慧,更彰显了新时代主创老师及团队成员的辛勤汗水。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让魔术这项艺术瑰宝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就应坚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作为创作的灵魂,这样一个好的魔术作品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尊重传统,体现传承,回馈于社会。
近年来,魔术创作和表演不断涌现让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良好的创造环境,激发了笔者的创作和表演热情。随着金菊奖的获得,笔者更加坚信魔术艺术的队伍会不断壮大,优秀作品会不断涌现,魔术艺术的明天将会更加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