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智
(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冠心病是一种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的心血管疾病,典型的症状便是心绞痛,而出现心力衰竭多表示该病已经发展至终末期阶段。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随时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性[1-4]。本文为研究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300 例患者展开分组治疗探讨,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300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研究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利尿、强心和扩血管等治疗,若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状,还需常规服用降糖降压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药组方中包括的方药和剂量如下:柴胡3 g,桔梗、赤芍、枳壳、甘草各6 g,茯苓、当归、生地黄、生姜、制附子、芍药、红花、牛膝各9 g,桃仁12 g,白术、川穹各15 g。该组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做适当调整,采取加减治疗。用法用量:水煎服,300 mL/d,2 次/d。2 周为1 疗程。
两组患者皆持续给药4 周。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用药后的恢复程度将其划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大汗、胸闷气短、肺部干湿啰音和哮鸣音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体征指标稳定,预后良好)、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各项体征指标趋于稳定,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但通过及时治疗干预可缓解或消除)和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各项体征指标紊乱,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预后较差,存在死亡风险)三个等级[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嗜睡乏力、心律失常等[6]。
(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的主要测定项目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值≥50%;中医证候量表的评分症候主要包括风症、火热症、痰症、血瘀症、气虚证以及阴虚阳亢6 项,每项症候的积分总分都为30 分,本次评分主要针对痰症这一症候,积分≥7 分:症候诊断即成立;7~14 分:症状为轻度;15~22 分:症状为中度;积分≥23 分,症状为重度[7]。积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
数据纳入SPSS 23.0 软件中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总发生率更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详情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注:*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心力衰竭是病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的症状,此阶段患者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出现障碍,静脉回心血不能正常排出心脏,会引起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和动脉血统血液灌注不足的现象,心室射血功能受损严重,一旦发病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因[8-10]。因此,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缓解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状态,改善心功能,及时稳定病情,如此才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治疗的关键就在于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而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中的柴胡、桔梗、赤芍、枳壳、甘草、茯苓、当归、生地黄、生姜、制附子、芍药、红花、牛膝、桃仁、白术、川穹等方药各自具备健脾补气、祛瘀除湿和利水消肿的药效,可以有效调节心肌代谢,改善心功能,达到强心温阳的效果。而且中药重在治本,远期疗效较好,将其和西药治疗相结合,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确保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及时控制临床症状,并且提高远期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