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波
摘 要:蛋鸡养殖在中国养殖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其向着标准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前进。在实际进行蛋鸡养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从蛋鸡养殖与疾病防控的现状进行归纳,并对其疾病防控技术做出探讨。
关键词:蛋鸡;养殖;疾病防控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蛋鸡养殖标准化和正规化的进程。但在养殖方式日趋科学化的同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蛋鸡的疾病防控一直都是困扰养殖户们的重点问题,一方面涉及到蛋鸡的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涉及到食品卫生安全。如何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是确保养殖安全生产的关键。
一、蛋鸡养殖及疾病防控现状
(一)蛋鸡养殖规范化
随着蛋鸡养殖技术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以及优良品种的引入,蛋鸡在综合生产能力上无论是鸡蛋的品质还是产量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养殖户也能通过对蛋鸡的科学养殖从中受益。以目前的养殖状况可得知,绝大部分的养殖户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并使蛋鸡养殖在管理上进一步得以标准化、规范化。
(二)小养殖户占比大
根据数据显示,小规模蛋鸡养殖户占所有蛋鸡养殖户九成以上。究其原因,首先因养殖业较大的前期投资,小养殖户因受资金制约,对养殖创业认知不足;其次,小养殖户主要集中于农村和城郊区域,家中劳力只有老人和儿童等弱劳力,影响了养殖的规模;最后,小养殖户对蛋鸡市场的行情了解不足,一旦发生蛋鸡市场不景气甚至是相关疫情的爆发,将会造成难以负担的经济损失。
由于大多数小养殖户缺乏对蛋鸡科学饲养方面的主动学习,相关人员在水平上的良莠不齐,对蛋鸡科学养殖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掌握情况也存在差异,导致小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和相关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知识老化、缺乏相应培训经费和地域条件差异等因素,对养殖户没有做到及时且到位的相关技术培训,导致小养殖户未能对科学养殖技术进行充分掌握。
(三)疾病防控风险大
大多数蛋鸡疫病的传播存在地域和季節等特性,许多小规模养殖户在疾病防控意识上的缺乏,使其未能因地制宜地制定蛋鸡预防接种程序,疫苗的接种基本依靠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春秋季节的集中免疫,自费疫苗防疫工作也未能执行到位。
即使是每年开展两次的春秋季节集中免疫,其过程会受到当地设施、人员和技术因素的影响,还会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有偶发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进而引发养殖户对春秋季节两次集中预防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发生防疫缺漏,并加剧蛋鸡疾病的防控风险[1]。
二、蛋鸡养殖疾病防控技术
(一)育雏期的疾病预防
蛋鸡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其免疫能力源于母源抗体,一周后将会逐渐消失[2]。雏鸡的发病会影响到蛋鸡的健康发育和生产能力,因此,对蛋鸡育雏期的疾病预防至关重要。
在雏鸡发育第一周,应将育雏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5至37摄氏度,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80只以内,每天补充光照的时间不低于23小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5%至70%范围内。育雏期蛋鸡在初次饮水时最好选择凉开水,水温控制在大约18摄氏度,并在水中加入5%的电解质和葡萄糖。在饲喂时,2日龄内雏鸡每日不宜少于8次,2日龄后随时进行采食喂饲。在第七天时,需注射马立克、新支二联疫苗,以对新城疫、马立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做到有效预防。
进入发育第二周,需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33至35摄氏度区间,每日适宜光照时间为22小时,同时,应留意雏鸡在断喙时,将烧灼时间把握在1至2秒最佳,并在断喙前3天和后3天饲喂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时出现的出血和应激等现象。
到第六周时,需将舍内温度保持在23至25摄氏度之间,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80只以内,每日适宜光照时间为10至12小时,相对湿度保持在50%。由于第六周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发期,因此,养殖户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发现并治疗,避免造成损失。
第七周时,将舍内温度控制在23摄氏度,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40只以内,每日适宜光照时间不低于9小时。第七周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高发期,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对鸡群有极大危害,若在育雏期染病则会造成蛋鸡低产甚至不产,从而在成鸡阶段影响鸡蛋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注意相关疫苗的接种。
(二)蛋鸡场的消毒工作
为减少疫病传播,需要对养鸡场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
首先,必须对进入生产区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消毒,并要求其做好防护措施;其次,在进入鸡舍后必须走净道,当日在进入一栋鸡舍后不可再进入其他鸡舍,除非工作需要,以蛋鸡日龄顺序进入鸡舍,否则必须进行消毒;最后,必须将场内所有的废弃物和病死鸡进行严格销毁处理,每周对养殖场展开一次彻底清理,定期进行灭鼠、灭鸟工作。
(三)制定严格防控机制
除了育雏期疾病的预防和蛋鸡场的消毒工作,还需制定严格的疫病防控机制,确立科学系统的疾病防治程序。
首先,若场内职工家属或其他来访者要进入现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需在门卫室等候,或经由养殖场主许可后,签署相关承诺并在消毒后穿上隔离服进场。其次,即使是工作人员,进出场次数也要做出严格限制,在经过场主许可后每周只可进出场一次,并且进场时必须在进行消毒后穿生活区服装;市场人员在直接从市场返回养殖场后必须在经过2天的消毒后方可进入生活区。最后,非养殖场的各种车辆禁止入场;场内的特殊车辆必须经由主管许可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经登记后方可入场。
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实现对疾病真正有效地进行防治。
例如:针对呼吸道综合征,若被诊断出这一疾病,则需要通过在饮水中投入硫酸铜及金银花以进行预防,若已患有这一疾病则需使用安泰富乐进行药物治疗,并在治疗7日后给予其杆易净继续治疗,通常在12日之后病情就会得到好转。病情好转3日后,还需继续为发病鸡喂食药物,以防复发。
由于新城疫的发病率达九成左右,对鸡蛋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故针对这一疾病,首先要对鸡舍喷洒84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并在蛋鸡的饮用水中添加庆大霉素进行对疾病的防治工作,还需对饮水器定期更换以避免对药物的污染与浪费。如蛋鸡已患有新城疫,需对其进行头孢药物进行治疗,喂食剂量为每次2毫克,每天一次,并在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在饲料中搅拌适量克毒散和蛋鸡宝,以提升治疗效果[3]。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注意对疫苗的使用。在蛋鸡1-7日龄时,要进行马立克、新支二联疫苗的接种;8-14日龄时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15-21日龄时,一般接种鸡痘、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22-28日龄时需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36-42日龄需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60日龄集中注射新支流疫苗;80、120、200日龄将禽流感疫苗进行肌肉注射。之后,进行每月一次的新城疫疫苗集中免疫。
此外,如果蛋鸡病情较为严重时,需对其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此外,在养殖期间严禁使用抗生素等违禁药物,特别是不可在蛋鸡的养殖中使用带有抗生素成分的添加剂,否则会对影响鸡蛋品质,并引发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蛋鸡养殖作为中国养殖业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除了现代化的科学养殖,疾病防控也是一大关键。对蛋鸡的疾病防控,除了需要在育雏期展开对疾病的预防,还需对养殖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制定严格的防控机制,针对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将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汪旭,左愈臻,刘瑞刚.标准化蛋鸡养殖的疾病预防现状[J].中兽医学杂志,2020(8):91-92.
[2] 林忠华.蛋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管理分析[J].兽医导刊,2021(10):134.
[3] 路连民.蛋鸡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控[J].兽医导刊,2021(4):198.
13635017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