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地震科普场馆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为例

2021-03-13 04:46吴嘉贤郭媛
城市与减灾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普馆减灾广东省

吴嘉贤 郭媛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科技展览馆的科普宣教工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为配合全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公众因人员聚集引发病毒交叉感染,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以下简称科普馆)的线下宣教工作也转为了线上科普,并取得了较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虽然2020 年3 月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一直复杂严峻。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情况下,国内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后疫情时代科普馆的线下科普宣传工作也因为疫情防控而面临挑战。

本文以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科普宣传实践为例,梳理科普馆在应对本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经验做法,在总结思考的基础上,分析地震科普馆科普宣传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为后疫情时代地震科普场馆活动与建设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也为地震科普制作、宣教和其他行业科普馆的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参考。

后疫情时代地震科普场馆的科普活动实践

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作为地震科普宣传的主要机构,是为公众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自建馆以来,除日常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观外,在每年的防灾减灾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科普时间段还举行一系列的公众开放日活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按照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科普馆暂时闭馆,停止接待团体参观,停办开放日活动,以最大限度减少人群集聚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在此期间,科普馆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闭馆而停下工作,而是按照科普基地疫情防控期间“结合基地实际,根据各自人才、专业和行业优势和特点,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等平台,围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等,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科普活动”的工作指导,快速整合已有资源,提供“云逛”地震科普馆服务,并多渠道推广地震科普微视频作品,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地震科普讲座,切实做到了“闭馆不停展”。

(一)整合地震科普资源,提供“云逛”科普馆服务

科普馆实体展馆于2006 年建成,同年7 月28 日唐山地震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做好实体展馆日常参观接待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数字科普馆建设。2015 年广东省数字地震科普馆建成。疫情暴发之前,作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科普馆已经积极利用已有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为公众提供地震科普服务。

疫情暴发期间,居家隔离成为常态,公众被局限于室内活动,对线上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科普馆快速整合线下地震科普资源,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科普馆内展陈、地震科普知识图册与展板、地震逃生游戏和地震科普视频等科普资源数字化、可视化,并整合到数字地震科普馆。以数字科普馆作为科普馆公共服务的线上媒介,为公众提供网上地震科普展览,使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便捷、快速地享受到地震科普线上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在电脑终端进入数字地震科普馆,“云逛”科普馆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也可以有效获得地震科普知识(图1)。

线上科普展览拓展了科普馆的服务功能,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服务对象的限制,为更多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地震科普服务。

(二)跨平台合作,拓宽地震科普知识传播渠道

为了响应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省市中小学和高校停课,转向线上教学,直至2020 年5 月才陆续复课。复课后,为了避免聚集引发的新冠病毒交叉感染风险,科普馆仍然无法在短期内恢复日常的学生团体接待。新冠疫情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促使其改变教育模式,也促使科普馆改变科普宣传模式。被动“关上”实体科普馆的大门,就要主动“打开”线上科普传播的窗口;要解决仅依靠自身新媒体平台宣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就要拓宽科普传播渠道,需要联合兄弟单位或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高人气的新媒体来扩大传播范围,从而提升地震科普宣传效果。

图1 广东省数字地震科普馆

在2020 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科普馆积极与“广东发布”政务微信平台、“广东教育”官方微信平台、“广东科普”等政务新媒体合作,上线了一系列地震科普微视频作品。经过二次传播后,微视频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线上地震科普宣传效果。其中,地震科普馆制作的微视频《地震与广东》于2020 年5 月9 日在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首发后,得到各大媒体以及本地生活号积极转发宣传。如图2 所示,截至5 月18 日,《地震与广东》在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播放量超过2600 次,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发布”转发视频阅读量超过10 万。5 月11 日,微视频《地震与广东》《地震局在干什么》系列科普动画片在广东省教育厅安全教育平台上线,如图3 所示。科普动画片观看人群覆盖到全省中小学生及家长,有效扩大了地震科普的普及范围。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地震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使线上地震科普服务工作收到及时的反馈,我们开展了由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地震科普馆承办的“2020 广东省5·12 防灾减灾微信有奖竞答”,活动于5 月11—18 日在省地震局和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上线,如图4 所示。竞赛活动累计答题人次超过29 万人次,参与人数超过14 万,参与活动的人数及参与答题的人次均为历年来举办的有奖竞答活动之最,地震科普关注热度前所未有。

图2 《地震与广东》在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首发,“广东发布”转发视频阅读量超10万

图3 微视频系列科普动画片在广东省教育厅安全教育平台上线

图4 2020广东省5·12防灾减灾微信有奖竞答

(三)丰富直播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上科普讲座

图5 公众开放日活动

在2019 年防灾减灾周,科普馆联合触电新闻、南方日报等广东省内主流媒体直播号,举办了多场直播活动,由科普馆工作人员作为直播的主播向公众详细介绍地震科普馆内主要展项及相关的地震基础知识,公众反响较好。

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地震局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络直播形式,根据公众需求丰富直播内容,打造地震科普云上“微课堂”,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地震科普素养。

在2020 年“5·12 防灾减灾周”线上活动发布会当日,科普馆邀请广东省地震局相关专家到地震科普直播“微课堂”授课。授课专家纷纷化身为主播,通过直播平台向公众输出地震“科普干货”,讲述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重大工程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等话题。相较于2019 年浅尝辄止的直播试水,疫情防控期间的地震科普直播更专业、更具体。侧重广东省地震局在服务社会公众、重大工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重要新举措的科普宣传,并向公众介绍地震局的日常工作,以增进社会公众对地震部门工作的了解。

(四)有序恢复开放,做好后疫情防控时期科普馆运维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精神及相关专业指引,科普馆于2020 年8 月“广州市科技开放日”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适度有序恢复开放(图5)。

为确保科普馆安全、正常开放,在社区防疫站配合下,在恢复开放前2 周就开始对科普馆进行全方位消毒。对科普馆内所有展陈设备进行了喷洒消毒,对馆内通风设备、空调主机进行了清洗消毒,清洁部门还对馆内展板下部、断层模型、测振仪器模型等公众可能接触到的展项进行了深度擦拭消毒,确保科普馆开放参观区域符合防疫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对馆内互动展项逐一检查,确认设备安全无故障。

结合防疫工作需要,科普馆制定了《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恢复开放工作方案》,确保工作人员在恢复开放后对防疫工作要点应知应会,并为馆内工作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防疫物资,采购了额温枪、免洗消毒洗手液、酒精湿巾、84 消毒液等。

为避免人员聚集,科普馆提前在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南粤防震减灾”上发布开放日公告,并制定了预约流程,对客流管控、参观时间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参观须知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在公众开放日参观时段,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佩戴护目镜。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聚集风险,科普馆取消了团体参观的讲解服务,在每个展项上都提供了智能语音讲解,公众只要关注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取语音讲解,最大限度满足了公众的参观需求。

后疫情时代地震科普馆工作的不足

疫情防控期间的地震科普馆成功通过一系列线上活动来实现地震科普宣传推广。信息化、可视化的线上地震科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公众随时可获得地震科普的资源。不过,疫情防控期间科普宣传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逛”数字地震科普馆体验感有待提升

数字地震科普馆展陈内容相对简单,缺少人机交互,“云逛”体验不佳。具体体现在:对科普馆内展陈缺少深度挖掘,未将展项细节和其背后的故事讲出来,而且线上展板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应用技术较为单一,使得模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尚有差距,全景漫游页面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导致用户得不到与实体馆一样的参观体验。

(二)未形成足够的宣传合力

“防灾减灾周”等重点时段的复合平台联动未联合地震系统其他单位,宣传推广效果不够理想。广东省跨平台政务新媒体合作尽管使地震科普在区域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未联合地震系统内其他单位同时进行线上科普宣传,导致科普宣传范围不够广;未与系统内单位形成合力导致参与科普创作的人员较少,因而线上地震科普作品数量较少,创作风格较为单一,作品专业性有余而趣味性不足,而且没有针对亮点进行深入讲解,微视频语言不够生动活泼,影响了宣传效果。

(三)现场直播效果不够理想

现场直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观众互动不够。直播语言不够生动,对诸多地震专业词汇的解释不接地气;与观众互动不够导致直播课堂内容针对性不强,没能及时讲述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此外,直播中偶有卡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观看体验。

(四)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准备不足

以往仅关注极端天气、消防、参观人员的人身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虽然在科普馆确定开放前做了防疫准备工作,公众开放日时,面对涌入的参观人群,工作人员测温、消毒压力骤然升高,明显人手不足,造成参观人员扎堆,影响了参观体验。

对后疫情时代科普馆提升服务能力的建议

科普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为地震科普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后疫情时代,科普馆作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要更加关注社会公众的地震科普需求,主动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震科普服务。

(一)与实体地震科普馆联动宣传

加快数字科普馆的升级,并与实体地震科普馆形成联动。让线上虚拟观展成为常态,与实体科普馆参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体科普馆是数字科普馆的基础,而数字科普馆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实体馆内展出的展项随时展出,增强宣传效果。

(二)加强合作,形成宣传合力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进行科普创作、宣传。积极与系统内单位和其他兄弟单位科普宣传平台合作,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创作既能体现展陈特色又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地震科普作品,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变化,持续创作标题引人注意、内容有趣、篇幅较短的爆款地震科普作品,并充分利用其他平台进行线下、线上宣传推广。

(三)提升地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将地震研究工作成果及时转化为地震科普。由于地震研究工作非常专业,地震工作者很难将地震学术研究成果简单以展陈或者教育活动向公众展示。这就对地震科普工作者的科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普馆工作人员也要主动学习,借鉴其他行业的科普讲解的方式,善用网言网语,成为一个善于讲故事的地震科普传播者。

(四)做好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落实

科普馆要转变观念,预判未知风险,做好极端天气、消防、地震、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切实提高防灾应急的应对、处置能力,做好参观人员的安全保障。另外,要把公共卫生健康监测作为日常安全保障的工作内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结语

后疫情时代的线上地震科普制作、宣传和推广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对地震科普的需求,更是日后科普宣教工作中要持续推进、广泛应用的工作方式。

作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科普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科普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地震科普宣传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深入思考,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给地震科普馆的科普制作、宣传、推广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有效地提高科普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为其他地震科普宣教部门和其他行业科普馆的科普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提高科普宣传效果。

猜你喜欢
科普馆减灾广东省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