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 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居民收支行为是经济社会循环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2020年人民生活数据为基准,分析了近几年居民收入的波动情况,以及居民收入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根据表1可知,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966元提升到32189元,名义增速为46.54%;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1195元提升到43834元,名义增速为40.5%;全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1422元提升到17131元,名义增速为49.9%。五年时间,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出现了名义上的正增长。
表1 2015—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 单位:元
由表2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18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比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都要慢1个点左右,2020年增速差距由1个点增加到新的3个点,主要原因就在于2020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的降低。
表2 2015—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速表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2020年全国、城镇及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跟前几年比较,增速明显下降,但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政府的努力,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明显正增长。
图1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从表3居民收入的构成看,相比2019年,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都是正增长,但是经营收入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原因就在于城镇居民在2020年第一季度未展开正常经营,受冲击比较大。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上看,与2019年比,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比例跟财产收入及转移收入对比都有明显差距,第一季度农民工停止了外出打工,工资收入及经营收入明显减少。也应看到,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各项收入都出现了正增长,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绝对数上跟城镇居民尚有较大的差距。
表3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 单位:元
居民收入波动,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费行为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对家庭债务偿还的影响。
居民消费,简单理解就是居民的支出,支出和收入是典型的正向相关关系,一般而言,收入增加,消费就会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就会下降。从数据上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人们减少外出,直接导致消费减少;另外,居民收入下降对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产生了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不考虑价格因素与2019年相比下降1.6%。这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比2019年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不考虑价格因素比2019年增长2.9%。从消费结构上看,居民收入下降也导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根据表4,2020年在居民各类消费中烟酒消费依然保持正增长,但是衣着、生活用品、交通、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消费明显下降,与2019年相比,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表4 2019—2020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比例变化 单位:元
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9万亿元,比2019年提高了2.9%,比2020年前11个月上升了0.3%。总额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8.9万亿元,比2019提高了1.0%。与2020年11月相比,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提高了2.32%。
根据表5,第一产业投资环比增速较高,与前11个月累计数值比较增幅为10.8%,第一产业投资与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是一致的;第二三产业投资总额增速较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城镇居民收入在第一季度受冲击较大。另外,2020年1—11月,部分投资指标增速为负数,究其原因,其一是部分投资资金未形成有效投资,资金沉淀在银行账户,未得到充分利用;其二是居民收入下降限制了居民的投资意愿,即使有好的投资项目也面临手中无钱可投的局面。
表5 2020年各产业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家庭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高达89%,家庭债务主要表现为房贷。可以看到,家庭的债务占据了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一旦居民收入下降,将对家庭债务偿还造成很大的压力。根据招商银行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0年1—9月,本公司新生不良贷款240.75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107.98亿元,这些不良贷款都来源于信用卡业务;零售贷款中不良贷款新增63.56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14.9亿元。招行预计,未来信用卡及零售业务管控形式严峻,有较大压力。
工资收入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来源于居民的工作岗位,只要企业生产正常运转,居民就稳住了工作岗位,也就保证了工资的稳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评估外部环境风险等级,坚持抓经济生产,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秩序开展。要继续鼓励居民消费,促进消费,搞活市场。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在本季度的收入感受指数是49.3%,环比上升3.2%。有15.8%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了,环比上升2%,有67.1%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没有变化,还有17.1%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了,环比下降4.6%。居民只有收入提高了,幸福感指数才会提升,经济也就被带动起来。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的前11个月里,公布的各省份民间投资数据中有74%的省份,民间投资都同比正增长。其中,广东省民间投资增速1.4%,2020年内首次达到正增长水平;贵州增速比例相比其他省份较高,达到11.4%。浙江省民间投资2020年内由负转正,最终达到1.8%的增长速度,达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3%。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从2018起在各地建立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建立在线监管审批平台,鼓励各地方公开发布优质项目,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优质项目。国家发改委强调,国家各类投资主体,都应一视同仁,不得区别对待,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建运营设置障碍限制性门槛。多项举措,意在提升民间资本的投资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激发全社会的投资活力,坚持扩大内需。当前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在全年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可见居民消费水平尚有提升的空间。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除了消费,投资也应该重视起来。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总需求的马车,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特殊情况的当前,出口受阻,只有将重心放在投资和消费上。积极扩大居民消费的同时也要发挥投资的作用,尤其是注重投资对供给侧结构的调节优化作用,用投资改善供给结构,扩充投资空间,增加投资项目,提升民间投资的信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政府应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保证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不变,坚持混合所有制和竞争中性的原则,破除所有制障碍。坚持各类型企业平等对待,包括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力争创造公平、便利、可信、可靠的经营环境。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使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
近些年,网络线上经济、电商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模式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居民的收入,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城镇居民还比较低,应优先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创业,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村电商,并且要为农村电商解决好物流运输不便的问题。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农产品资源,通过电商、家庭农场、手工等促进农村居民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其次,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高新技术产生等新型经济,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到新行业,提升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落实好创新创业政策。最后,要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坚持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政策上优化细化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创造居民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保证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多,由此才能促进居民收入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