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虎 林宝山 洪艺珠 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362000
小儿颅高压是小儿时期的急症,尤其是脑水肿病情进展快,会直接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并消除病因,积极降低颅内压,能够挽救小儿生命[1]。颅高压持续出现会减少脑血流,并使得脑代谢出现异常,脑部功能无法正常维持,脑血流较低,脑电活动停止,甚至会出现缺血性脑水肿与脑梗[2]。既往心内科有学者指出,持续静脉滴注速尿的利尿作用较为理想,能够减少药物造成的副作用[3],因此本文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小儿颅高压患儿50例作为对象,以分析血液净化在其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颅高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均出现头痛呕吐呼吸障碍、呼吸节律变化;(2)瞳孔改变(缩小、扩大);(3)视神经盘水肿;(4)CT与MR显示脑水肿病变;(5)家属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出现死亡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3)家属无法积极配合研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68±0.21)岁。研究组:女12例,男13例,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54±0.22)岁,均为前囟闭合后。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儿抬高头部15°~30°,促进颅内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实施镇痛镇静与止痉,对于有呕吐与咳嗽的患儿,及时止吐镇咳。控制体温:在体温>37.5℃时需要增加耗氧量,体温<37℃,体温每降低1℃,脑代谢率下降6.7%,颅内压下降为5.5%。或采取低温治疗,将体温控制在35~36℃,减少脑代谢。使用湿毛巾或冰袋置于大血管经过部位,一般在2~4h内体温降到35~36℃,保证患儿能够安全入睡,呼吸与血压平稳。通气治疗:过度通气可降低PaCO2,有效收缩脑血管,降低脑血流量。由于脑脊液pH的代偿与恢复,过度通气收缩脑血管能够持续11~20h。
对照组实施持续静脉滴注速尿:所有患儿都常规完善头颅CT及凝血功能排除禁忌证,并使用一次相同剂量5ml/kg的甘露醇后,进行腰穿检查,测脑脊液压力作为利尿治疗前的对照。使用甘露醇0.5g/kg,静脉滴注6次/d。加用速尿治疗,剂量为3mg/(kg·d),静注速尿1mg/(kg·次),1次/8h。治疗第1、2、3天分别测量脑脊液压力,记录尿量。
研究组实施血液净化:选用金宝血液透析机,治疗模式CVVHDF,每次治疗时间为10~22h,平均连续3~5次,总置换液25ml/(kg·min),透析液量25ml/(kg·min)。其中置换液配方:5%碳酸氢钠250ml为基础,根据血钠水平,置换液浓度较血清钠浓度低相差不超过10~14mmol/L,使血钠维持在145~150mmol/L之间。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与血流动力学。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3d每日滤出液加尿量[4]。同时观察治疗期间颅内压下降值情况[5]。并记录治疗3d后的生命体征。
2.1 两组治疗后每日总脱水量 两组治疗第3日总脱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第1日、第2日每日总脱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每日总脱水量
2.2 两组治疗期间颅内压下降值情况 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下降,但研究组第1日、第2日、第3日颅内压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颅内压下降值情况
2.3 两组治疗后3d生命体征 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浆渗透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3d生命体征
小儿颅高压属于儿科危急重症,延误治疗会危机患儿生命,并使得其出现后遗症,当前临床关于颅高压暂无有效治疗措施,因此需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6]。其中甘露醇、速尿半衰期短,均为治疗颅高压的常规药物,但速尿维持时间为1~3h,治疗时间过长会使得患儿出现利尿剂抵抗的情况,加大剂量会出现较大副作用[7]。而今年提出的液体治疗,能够在治疗期间根据情况选择脱水利尿剂,并积极降温治疗,但这些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患儿症状并无明显改善。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第3日总脱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第1日、第2日每日总脱水量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下降,但研究组第1日、第2日、第3日颅内压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浆渗透压高于对照组(P<0.05)。能够看出患儿在治疗后尿量出现一定增加,但第3日尿量并无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治疗前2d体液量较多,经过严格的利尿治疗后,第3日会出现轻度脱水状态。且颅内压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能够证实血液净化治疗的优势,由于患儿会并发出血、缺氧,使得脑细胞出现水肿,脑细胞水肿高峰期为缺血后第2~3日,患儿在入院后病程会出现较大差异。但脑细胞水肿高峰期前开始治疗,颅内压下降可能较少;在脑细胞水肿高峰前期开始治疗,会使得颅内压下降较多,因此治疗与病程存在一定关系[8]。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指连续、缓解清除水分与溶质的治疗,能够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溶质清除率较高,能够清除炎性递质,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已经在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中获得治疗,能够有效稳定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治疗后能保持有效的脑灌注压,而等渗性脱水有利于脑内血液循环,并减轻脑水肿[9]。同时采取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情况随时调整钠离子浓度,有效降低患儿血钠浓度,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颅高压可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增加患儿总脱水量,使得生命体征有效缓解,颅内压快速下降,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