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存金
一、概念图在初中科学复习中的应用
1.利用概念图梳理概念,进行有意义学习
绘制概念图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整合过程形象地呈现。在绘制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比较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知识提取和运用的正确率也越高。
如复习《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和《物质的溶解》,可以先列出如下所示的概念图。
接着问学生:“你们看这几个概念之间还有联系吗?”学生通过讨论后发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联系,对图上内容作补充,变成了以下所示的新概念图。
概念图的完善过程是学生对概念外延和内涵的再认识。由上例可见,概念图可帮助学生将多个概念有机联系起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有结构的体系。有效地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2.利用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思维支架,提高原认知水平
概念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对化学式“CH4”所表示的含义的漏答或错答现象,可指导学生仿照教材上化学式“CO2”的概念图,来建构化学式“CH4”所表示的含义概念图,如图5所示。
想让概念图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需要经过模仿和教师的指导。例如,上例中在寻求化学式“CH4”的含义时,要按一定的逻辑或顺序布局,从宏观上看,它表示的是“一种物质”;从微观上看,它表示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组成上看,它是由“元素”组成;从构成上看,它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从物质表示的量来分析,它包含“相对分子量”、“各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分数”等信息,最后用箭头和明了的连接词来表明概念含义的指向,画出概念框图。
概念图作为表征知识工具,可以有效地将思考过程可视化,在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形成的思路,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利用概念图来诊断,促进自省纠错
概念图可以在教學中用于评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复习物质的构成这一主题时,我把涉及物质的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纯净物”、“混合物”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罗列(如图6所示)。
然后,让学生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后,教师出示事先制作的“相对标准”概念图(见图7),对学生概念图中所反映的知识掌握质量进行定性评判,引导学生依照“相对标准”概念图进行自我评价。
如果对概念和其中关系理解不清晰,学生是很难制作出概念图的。概念图评价是测量学生的理解水平、评价教学效果的理想工具。
二、应用概念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1.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课型方面,较适合复习课,而新课中应用极少;学科方面,初中科学中生物和物理知识较少,化学方面较多;知识方面,概念图适合应用于一个概念较集中的领域,从这个概念能引出相关一系列概念,至于那些浅显、基本的知识领域不必用概念图表达,以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2.概念图教学策略的利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如果学生没有这些基础,就无法绘制概念图。
3.要及时有效反馈。同学间的分析和讨论是修正、完善概念图的必要环节,教师也要及时反馈与指导。
4.一个概念图只能有一个主题,要从最广的概念出发。概念图随着学习深入,可不断修改。绘制时应字迹工整,连接词简洁,预留适当拓展空间。
137450078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