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经常对学生活动不感兴趣或不能投入,因此健身操节的艺术元素成了一大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做健身操更好地表现动作的本质、特性,体现艺术美?文章试从健身操器械的选择和健身操的编排入手,借助器械操的丰富内容和独特性、趣味性特点,通过适宜的创编,克服学生的动作艺术难点。
关键词:艺术元素;器械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3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表现是指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创造性地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同时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学生健身操的艺术元素是指从器械操入手,拓展器械的玩法,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挖掘器械本身元素的价值,并创造性地用美观的动作表现。做操不应该是只听着音乐做动作,而是要把音乐转化为学生的动机或推动力,艺术性地完成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学生健身操艺术元素的核心要点
健身操是学生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运动类型之一,编排要体现科学性、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具有艺术的要素等。如果做操达到了体现艺术美这个核心要点,那么学生的身体也就能在做操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因此做操的艺术元素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其核心要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一套健身操里有各種动作,可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动作的表现力、艺术美等。二是可以促进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天赋,在做操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大胆地创编动作,体现健身操的趣味性。三是可以促进学生意志发展。在健身操节中,学生可以体会运动的精神。
2 学生健身操节艺术元素的难点问题
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对做操基本不感兴趣,不能投入地做操。加之每一节操,学生都没有自己创新的空间,所以其不能融入音乐情境中。有些学生很乐意做操,但是动作不到位、不美观。对于此,虽然很多学校尝试以学生喜爱的音乐、动作语言提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动作的表现力,但始终不能解决学生做操不投入、动作不美观的问题。总结下来,主要有三大难点:一是健身操锻炼不能达到运动量;二是内容单一,健身操基本以徒手操为主,缺乏创意;三是缺乏趣味性、互动性,这导致学生做操时精神不集中,时常出现开小差、不乐意做的现象。如何攻克这些难点,帮助学生增强动作的艺术表现力?在户外活动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有没有什么载体可以助力攻克难点呢?
3 设想器械操可以增强学生健身操动作的艺术表现力
器械操是指学生手持器械做操,它和徒手操一样,都是基本体操项目,靠四肢、躯干和头部互相配合,向各个方向做屈伸、摆振、旋转等动作,使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器械操与徒手操的不同之处是学生需手拿哑铃、棍棒、花环等轻器械做各种体操动作,这样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起到锻炼的作用。器械有色彩,能发出声响,器械操具有轻便、玩法多样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做操兴趣。它既有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又有变化器械方向、位置的动作,不同的轻器械有不同的特点,适合学生经常性地锻炼。在编排中,我们尝试将器械贯穿到整个操中,在形式和表现上也作出了改进。如棍棒操,充分利用棍棒的自身特点让学生练习握棍、滑棍、举棍、转棍、绕棍等动作。因此,器械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性、趣味性,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在练习机械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对各种动作投入更多的精力,能有效地解决动作艺术表现力不够的难点,鼓励学生在深刻感受音乐、积极拓展器械使用手法的基础上,有兴趣、有“意志”地大胆表现。
4 以艺术元素为核心要点编排学生健身操的策略
要克服学生健身操动作艺术表现力不够的难点,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要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分析发现,器械的选择很重要,如果选择了合适的器械,学生大多乐于投入地做操,其动作也会更到位,艺术表现力自然也会增强。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动作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前提。二是注重动作的编排。把握不同器械的特征,使健身操的力量、美感等都能有效地表现出来。三是在编排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增强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体现力量美和艺术美。
5 有关艺术元素核心要点的材料选择
5.1 器械精挑
选用的器械应该以轻便、易拿为首要条件,同时也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多数学生喜爱的、熟悉的。选择器械时还要考虑学生能运用这个器械做哪些动作、学生能否完成这些动作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器械,并设想可以完成的跑、跳、体转、下蹲等各种动作。
5.2 外延扩张
我们可以根据各种器械的不同特征设想与编排动作,充分体现各种器械的特色。一般运用“脑力激荡”的方式拓展器械玩法,如圈操,可以让学生畅想圈的各种玩法,有转圈、滚圈、套圈、跳圈等。可以是一个人玩的,也可以是几个人玩的。汇集各种玩法,并考虑各种动作锻炼了学生的哪些身体部位,编排时就能全面覆盖上肢、下肢、腹部等部位。
5.3 情境游戏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能激起学生做操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做操,学生便能轻轻松松地锻炼身体。器械操不光是学生拿着器械锻炼,还要富于游戏性。如果做操时有一定的角色、情节,那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动作,从而愿意做操,充分达到锻炼的目的。如在绳操中,学生可以通过遐想将绳子当弓箭拉、当线格跳,还可以当火车开,也可以两两合作拉绳、翻跟斗、在间隔的绳子间两两拉手合拢放开跳等。
6 有关艺术元素核心要点的编排
对于艺术元素这一难点,我们首先要从科学编排入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编排趣味性的操节等,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编排的思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以增加趣味性。
6.1 研究初始明确方向
在编排的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分三步走:明确器械运用—相关理论学习—分工进行音乐选取与动作编排。以往我们一般都是徒手做操,安排其中一段音乐做器械操。但是,在此次编排中,我们融入了其他材料。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我们以绳子为主要器材来编排绳操,不仅在一段音乐中运用了绳子,还将其贯穿在了整个操中。因此在音乐的选取、动作的编排、自主性的体现等方面都考虑到了学生做绳操的适宜性。接着就是相关理论的学习,在编排的科学性、单个或成节动作方面,了解影响动作效果和难度的要素、影响学生做操时精神投入的要素等相关编排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初期音乐的选取和动作编排同步进行,我们选择了欢快活泼、节奏明显、律动感较强的歌曲,这样的歌曲很能激发学生的做操兴趣。
6.2 试行与完善
在编排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投入程度判断从何处完善动作,重点是探索学生的兴趣,并使动作具有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在操节编排过程中,关注学生做操的积极性、学生的锻炼能否达到一定的运动量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音乐进行运用反馈与调整,并持续改进动作。在做操环节,从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做操的投入程度等方面入手,明确问题所在,重新修改出新一轮方案。经过几轮调整,健身操音乐的运用和动作的编排都已被优化。但我们发现在做操过程中,学生还是基本上跟着老师的动作做。针对这个突出问题,我们重新预设整改的方向,主要是从动作创编、空间利用、辅助材料的运用入手,创新健身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首先,在动作编排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如留一个操节,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创编,拓展更多的玩法。其次,拓展健身操空间,打破以往做操就是站在固定场地上的模式,考虑周边环境,让学生动起来。如在《风儿吹向那边》的操节中,编排了轮回跳的环节,学生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可以离开位置和其他同学轮回跳跃绳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做操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的运动量。最后,增加辅助材料拓展动作编排。周边的大型器械、辅助材料的加入都可以拓展健身操动作。
7 有关艺术元素核心要点的美感体验
学生有关艺术元素核心要点的学习轨迹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学会动作,当操节动作熟练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加以修饰,进而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而艺术元素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可从三方面体现和表达艺术美感。
7.1 音乐匹配唤起动作美感
音乐是健身操的灵魂,也是关键所在,不同的音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表达不同的感情。器械操音乐的选择要考虑器械的特点,应是学生熟悉、理解的,节奏鲜明的。比如棍棒操可以选用武术操的音乐,绸带操则可以选用艺术体操的音乐等。又如拉力操,在柔美的音乐下可以做放松运动,在动感的音乐下可以锻炼上肢、下肢等部位。
7.2 舞动器械展现动作艺术
在编排中,可以根据器械特点编排核心动作,即将能反映器械特点的典型动作充分表现在操节中。做操时注意突出主要动作,注重器械的实用性,达到锻炼的目的。如绳操,可以根据绳子的特点,采用弓箭手的形象,以射雕为情节。再加上绳子折叠后双手拉、绕身体舒展、向侧拉等动作,配合举、伸、挺等动作,展示有艺术性的操节运动。
7.3 创编器械凸显艺术表达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器械在学生的手里,可以玩出很多有意思的情节。对于自己喜欢的、愿意做的事,学生总是充满信心和愉悦的心情。在做操时,学生也完全有能力表达自己对器械的理解,从而创编更多的动作。为使学生在做操过程中体验到活泼快乐的情绪以及增强对器械的艺术表达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将部分音乐预留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创造和互动空间。如把绳子的一头交给一个人拿着,另一头自己拉着跑起来,就像旋转木马一样;把绳子拉起来当弹弓,玩愤怒的小鸟游戏;将绳子交叉拉着,玩跳格的游戏;把绳当尾巴,玩揪尾巴的游戏;还可玩单人跳绳、双人跳绳的游戏……玩法甚多。
8 有关艺术元素创编健身操的考核
8.1 以赛代考提高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行为。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自选音乐和动作,随意搭配服装,自由组合,甚至考核队伍都可自己按要求组建。这样的考核方式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突破了传统考试的局限性,能让学生在考试的舞台上展示个性、翩翩起舞。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与表现感,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己的考核,这样通过心理作用,从内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做法,能在无形之中创造一个相互学习、自发学习的良好环境,从而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健身操基本知识、理论知识、比赛知识。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后的数据发现,从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内容等数据分析,每周课后学习时间超过90分钟的学生占据了80%,而且他们的学习内容相对丰富,包括技术学习、理论学习,甚至是相互评价。
8.2 以赛代考培养编操能力
健身操创编是在学习了一定的技能的基础上,根据编排原则、个性思维、音乐等进行动作的排列组合。健身操创编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信息的收集。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所要用到的材料,有动作的选用、创编的原则、创编的目的等。二是动作的编排。对收集到的素材及积累的基础技术进行整理,融入动作,进而对动作进行顺序上、艺术上的编排,包括动作的节奏、速度、路线等,还有队形的变化、隊伍的层次感等,以展现出一套引人注目的、新颖的健身操。三是音乐的选择。音乐在健身操比赛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音乐的旋律、节奏能使人兴奋,能让整体的表现上升一个层次,还能使比赛者在更加放松的状态下完成动作,越放松,其动作越舒展。因此,音乐节奏要符合健身操动作的变化。音乐要根据学生的动作、队形的变化、表现的风格选择。在课堂中,教师教授基本步伐、基本原则,学生根据比赛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动作或者视频里的动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音乐,创编出符合要求、符合音乐的一整套健身操,再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完成考核。
8.3 以赛代考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能力
以赛代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其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强调课程的专业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必备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需要教师经常关注该专业的新鲜事物,如经常关注各类健身操比赛;二是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参与的专业技能的练习,因此教师掌握好专业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不亚于掌握理论知识;三是体育学术研究,参与学术研究是教师提升自我的最佳方式之一;四是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其中包括爱护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在高校健身操课程以赛代考的考核过程中,教师有一种能力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健身操比赛的相关知识,教师要非常熟悉比赛规则、比赛流程,在此基础上组织考试,安排场地设施、培训裁判、制定评价方案等。在课堂中也要讲授健身操的比赛规则、比赛注意事项等。教师要不断学习健身操运动的新知识,从而确保在教学时能讲解清楚健身操当下的发展形势、竞技水平等,促进健身操在校园中持续发展。
9 结语
通过编排能够体现健身操的趣味性、运动量等,更能通过动作到位、器械完美展现等体现健身操的艺术美。学生按自己的经验,通过参与创编获得了满足感,更获得了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通过以赛代考的考核方式体现考核评价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其中有创新方面的评分、合作配合方面的评分、表现力方面的评分等,通过优化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例如,增加创新能力方面评分的比重,这会使学生在编排健身操时,更加注重动作、音乐、服装等各方面的创新,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振国,林镇荣,陈金辉.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健身操的教学资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151-153.
[2] 王磊.高中校园健身操备赛与比赛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6):194-196.
[3] 葛冬梅.浅析两种健身操的异同[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95-96.
[4] 雷海英.中學生健身操教学动作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J].教育观察,2018,7(12):11-12.
作者简介:宋万翔(1991—),男,浙江杭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302250033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