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媛 智璇
摘要:文章从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方式和弥漫空间的概念入手,选取数个中国传统园林案例,探索人与物质、空间的关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弥漫空间的营造手法,最后得出结论,即现代建筑理念弥漫空间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的提炼,在空间的转变和过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当代景观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弥漫空间;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03
弥漫空间以意境为主导,以情感为依托。这种空间所表现的是一种超越形式、模糊边界的状态,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带来独特体验并引人深刻感受的场景。正如中国传统园林中意境的营造不仅涉及环境客体,更涉及鉴赏主体——生活在其中的人。园林中环境客体存在的目的并非陈述空间本身,而是在形式中渗透着人随之波动的情感[1]。
1 园林意境与弥漫空间
意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意”之优雅、“境”之深邃的追求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可从物态、时态、形态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物态之境通过物的素材、物的比拟、物的感知实现,时态之境主要是指园林意象在同一场地不同的时间段、不同气象、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形态之境可分为空间延伸和空间虚化。空间延伸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的布局和建设上;空间虚化即通过侧影、阴影等创造出静态空间的动势,增加空间的光影关系[2]。
现代建筑师魏娜提出弥漫空间这一现代建筑空间理念。“弥漫”一词取自《墨经》中的“久,弥之异也;宇,弥之所也”。“弥时异”即包括所有不同的时刻,“弥异所”是指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和场景。时间与空间是同时存在的,当空间中的主体发生变化时,空间中与之相伴的鉴赏主体也随着感受认知的变化而变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弥漫”一词可以解釋为“布满”“漫远”“到处都是”,英文最好的翻译是“Suffuse”。传统意义上,建筑空间被描述为封闭空间“Enclosed”,其定义了建筑空间的形态[3]。“空间”这个词的构成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这里以老子所说的“无中生有”去解释这一理念,“有中生无”或“无”的概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虚无”指的是空间中的空无,而不是虚无。它表达了积极的意义、功能、行为和可能的审美观念,可以说是境生象外,得意忘形[4]。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空间设计更应关注个体在精神上的享受,弥漫空间强调“个体”的体验或许和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缘由强调“鉴赏主体”是契合的,因此弥漫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园林中意境营造的传承和发展。
2 人与物质、空间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空是与丰富相对立的品质,但是在弥漫空间理念下指的是设计不仅要关注表达方式或风格,还希望达成思想层面的建构[5]。个体意识是空间体验的载体,个人情感是空间意境的显现。意境需要通过能被感性认知到的物质呈现,感性认知又是场景碎片化的心理活动。而碎片化的场景与点状的时间创造了时空的空白。空隙最终为个体意识提供了生成空间。
2.1 人与物质
在弥漫空间中,空间中的物质相互组成空间场域,与空间场域发生互动的人使空间不再是简单的围合体,空间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那么人与物质共同组成的场域,物质与人产生交叉形成个体的经历和体验,场域里个体经历都是自我的、实时的,场域与人的情感也是相联系的,自始至终相互贯穿。
因此,空间设计可以理解为个人经验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构成要素有亭、台、楼、阁、山、水、石,这些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要素的形态也不是空间创造的目的,是它们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场域给予鉴赏主体以情绪、感受,引发意蕴性的情感空间即空间被赋予了意义[6]。以留园为例,进入园中,景物没有尽收眼底,而是先穿过并不宽敞的廊桥和小庭院,一直到古木交柯处,视野开始扩大,园中水池亭阁透过北面的漏窗隐约可见,南面有小景观两三处。接着山池景物开始逐渐显露直至尽收眼底,给人豁然开朗之感。园林正是通过设计这样的个体经历和场域的关系来激发参观者的想象的,以待引起共鸣。从结果上来讲,无论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意境还是当代设计理念弥漫空间的营造,目的都是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前者是自然,后者是赋予人情感的建筑空间。
2.2 人与空间
空间中的第五维度是在第四维度——时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基础上人与空间的关系不是被动的,是感官参照下的时间流动性所带来的互成一体的状态[7]。人的六感可以概括为感觉和知觉,进而形成感性审美和审美表象,审美表象与感性审美互通又是合乎目的性的意象与主体形象的结合,在园林中,某个地方不会一览无余,而是通过各种营造手法,如“以小见大”“移步异景”等牵引人的六感,使人全身心参与到空间中产生联想和想象,生成空间体验。
3 中国传统园林中弥漫空间的营造
中国传统园林讲求意境,希望观赏者能在有限的观赏范围中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想象并一步步前行。前面说到将弥漫空间视作由各个方面引力构成的引力场,因此空间中的物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隔断,这些物质对人具有吸引力,使人在场域引力和自我好奇的推动下前行,前行中物质的差异使人在特定时间产生自我体验和感受。将弥漫空间理念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中进行分析,也就是将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景观意境论结合,探索当代景观设计意境的营造手法。
3.1 感受的路径
弥漫空间讲究人与物质和空间的互动,设计路径时,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心理知识,激发人的情感,锐化人对环境的感知,设计各种人与人的交流机会,因而产生复合路径。复合路径包含人的浏览路径、水景路径、建筑及植物分配路径,路径之间相互穿插,形成多条感情线索。
复合路径强调感受线索,该线索分为两条:动线是以使用者的行为为中心,研究一系列空间移动和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官变化的场景;视线是以使用者的视觉为中心,研究和动线平行但又通过视线关联的场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物质在空间中随着时间流动,动线与视线随游览路径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相互关联、平行、交错和隔断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景观、建筑等连接成整体,交相辉映中加上主体的主观感受生成空间意境。以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为例,空间中的水池周围有多条廊道,廊道中有近百种漏窗,游人不断游走,不断透过漏窗看到不同的风景,从而生成不同的情感反馈,不仅突破了传统院墙的封闭性,而且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再以网狮园为例,园中的建筑物偏多,但是静中仍有动感,这种感觉体现在将建筑物视作静景,将园中的水池视为动景,动静中包含水流、鱼游、风吹以及树影花影,建筑路径、水景路径相互遮映,分离—重叠—再分离,如此循环,让人流连忘返。
3.2 引力互生
引力互生是指通过对空间的先抑后扬,对路径的引导与转折,对视线的叠加与遮挡,通过显、隐、露的方式,使游览中的人逐渐发现空间的焦点。苏州留园是引力互生的代表性空间。进入留园,门厅比较宽敞但接着是两道狭窄的入口,到古木交柯至绿荫一带,形成视野开阔的空间高潮,接着一个个景区空间开合,大小、方向、光线虚实变换,建筑群组疏密有致,园区分为四个不同的景观区域,景观区域之间通过廊桥连接,虽以墙壁隔开,但空窗、漏窗、洞门让各处景色相互渗透,赋予了留园更多的变化,整体达到了曲折有法、欲扬先抑的艺术境界。
3.3 分散的引力场
要实现空间的丰富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将景观元素根据功能需求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但“空间感”与“丰富性”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因此设计者会选择进行分散布置。分散就意味着将大体量切割为多个小体量,即多个小的引力点分散布置,并且在有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显性、隐性的方式安排[8]。分散的引力场就是将空间体的界限打破,在有限的空间内运用多样手法丰富空间的内容。这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上表现为“巧于因借”。
借景方法根据间距、时间、地点、视点等可以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根据借景对象可以分为借实景、借虚景,还可分为借人、借山、借水,此外还有借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突破环境间的界限、各种景观元素的相互渗透,不断产生新的景观,以有形和无形的场景,触发观众的感情[9]。无锡寄畅园就是远借的典型实例,站在寄畅园中的长池处,由北向南望,可眺望到惠山,将此作为园外大景,东南方借锡山塔景,重峦叠嶂,相得益彰。邻借以苏州拙政园里的宜两亭为例,宜两亭位于中园和西园之间,该处的设计巧借地势,为中园、西园相互观景营造了情境,借亭入景和借景入亭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远看山水木石,还可俯视湖光粼粼,别有一番风趣。
3.4 引力削减
引力削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将空间入口的边界在形式上进行模糊处理,这样的设计方法使内外空间自然衔接,也起到了引导游客的作用。穿过颐和园的东宫门,是一片宫殿建筑区域,这里是相对封闭的院落,呈现庄严肃穆的风格,但因是园林中的宫殿,又与皇宫不同,须和园林风景相协调。因此对该空间的处理采用了一些过渡性设计作为衔接:在与宫殿区和风景区相连的仁寿堂的南侧,堆了一个小土堆,而不是以平常的墙面为庭院边界,这就在宫殿区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留下了一点似隔非隔的灵活边界空间,使宫殿区和山水区既自然贯通,又各成异趣。它引导游人信步走来,不经意间进入另一种风格的空间环境,既有豁然开朗之境,又无生硬造作之感。
3.5 时间变迁
弥漫空间理念强调空间中的时间性,通过观察光影变化、气候变化、四季变化组织空间。比如在不同时间,光照方向、温度不同,空间感受也不同,空间因这些感受变化而相互组织联通,这能让我们联系到园林中的时间维度[10]。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通过物景,即植物、建筑、山水的时间性强调空间意识[11]。植物因四季的变更而变化多端,园林因植物的变化而在每个季节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江苏扬州的个园,竹林、石笋、堆山叠石、金色秋叶,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收入园中,不同时期的植物呈现的颜色、光影不同。还有以植物命名体现园林中时间的变化,如苏州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建筑也具有时间性,相对于植物的四季变化而言,它是静止的,但是因为它独特的建筑形态,对于人而言,它也可以是动态的。在园林的曲折蜿蜒中不断转换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使观赏者游览其中忘记时间。在山水方面,古代学者隐士讲求寄情于山水,但将大山大水搬到私家园林显然不现实,将这些真山真水移至私家园林,能做的就是假山假水,以自然山水为原型,再造庭院景观,以便结合园中植物、建筑体会四季变化、光影变化、朝暮变化、空间变化,更好地营造园林意境,满足心理需求。
4 结语
越来越多的消费升级模式呼应着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大群体环境的趋同、过度的聚集和强势对象的声音压抑和掩盖着人心灵的声音。人们对空间的美感是一切感官刺激形成的统一场域,关注小群体和个体在空间中的个性是当代景观空间设计的一个关键点。现代建筑空间理念弥漫空间关注的是人与物质共同组成的场域,基于当今社会状态寻求古今人对于空间需求的切合点,表达方式上从三维空间展开到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以便借鉴古人智慧,更好地建立当代社会人与空间情感上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任晓红,喻天舒.禅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言实在出版社,2006:50-70.
[2] 蒋金玲.世界·生命·艺术意境之关系:从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谈起[J].安徽文学,2009(4):119-120.
[3] 魏娜.弥漫空间[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9:10-20.
[4] 赵士豪,李瑶伟,王锦.中国古典园林中道家思想“无”的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5):38-44.
[5] 魏娜.弥漫空间的理论和实践[J].城市环境设计,2014(7):149-151.
[6] 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楠,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0:134-158.
[7] 张春彦,王玫,王其亨.“流观”与中国传统景观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21,37(2):130-133.
[8] 杨云峰,熊瑶.意在笔先、情境交融: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J].中国园林,2014,30(4):82-85.
[9] 宗白华.美学散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80.
[10] 华海镜,郑青青,金荷仙.园林中的时间維度[J].中国园林,2019,35(8):45-48.
[11] 李丽媛.从物境到意境:论景观意象得层次性[J].美术大观,2011,36(9):125.
作者简介:李丽媛(1982—),女,河北宣化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智璇(1995—),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364650190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