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考试中心构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启动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必然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2021届高考命题将会继续坚持素养立意取向,挖掘国家时政热点话题,构建问题情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强化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学情分析
本届是湖北省新高考第一届,我校高三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共8个班,分为2大类3个不同组合,班级类型多。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知识框架的掌握更不到位、在审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组织语言方面都有欠缺。
(二)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学生习惯于老师讲解,讨论问题和提出问题积极性不够,回答问题不活跃。
2.教材基础知识不扎实
(1)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记忆不准,容易混淆。如“公民政治权利、人大权利、人大代表权利”分不清。
(2)对教材的知识框架把握不全。如“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学生认为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质上还应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审题不仔细,知识运用迁移和问题转化能力不够。
4、组织答案能力不够。在答主观题时生搬硬套,不与材料相结合;语言表达模糊,欠精练、规范、准确,“口语化”现象非常严重
三、复习标高
(一)文化班标高
1.继续落实“双基”,夯实基础,通过专题复习做到基础知识人人过关,培养学生再认和再现以及整合知识的能力。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多看、多做,熟练掌握教材,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模拟训练,着重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错题训练,提升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艺术班标高
1.立足教材,狠抓知识点的背诵,多检查、多落实;立足课堂,提高效率;立足规范,提高能力。
2.着重抓好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选择题和基础主观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归纳总结高考试题题型与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变式演练。重视学生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学法和政治学科思维的培养。
4.重视每一次课堂检测与讲评,做到讲练结合、错题结集、及时反馈、巩固提高。
5.根据学生专业课成绩对应文化课成绩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盯人
四、复习备考目标
第一轮目标:全覆盖4本教材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微观、中观和宏观知识体系,形成脑图,便于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能形成收敛性和发散性的思维。
第二轮目标:热点专题引领,做到三个“基于”。即基于主题整合重大时政热点(长效+年度),基于主题跨模块整合核心理论(学科+时政),基于主题完善答题模型(题型+答题逻辑)。总之,老师通过知识专题、时政专题和题型训练和同学们一起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此外,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轻装上阵,走好最后一公里
五、复习备考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省市区政治学科的教研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获取有用信息,及时整调教学安排,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
2.坚持集体备课
强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新旧教材关系?如何认识山东卷与全国卷命题的异同?认真研究山东卷“短文写作”成为高考新题型,如何训练学生尽快掌握新题型的答题技巧?选择题增加到16题、主观题由过去的3题增加到4题,如何合理分配作答时间?
3.全面精准复习必备知识
所谓全面,即全覆盖复习,不遗漏任何一个考点(艺术班可大胆取舍)。2018年,教育部教材编写组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和调整。学生手上的教材与新版教材有诸多不一致的地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考点,我们将四本书的主干知识印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由组长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并作记载。同时要求学生准备默写本以备老师课堂检查考点。
所谓精准,要求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及其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含义和内在规定性,理清相近概念的区别,厘清相关概念原理之间的逻辑。如“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4.综合教学推动素养形成
高考政治題大多以具体真实情境为背景或依托,让考生运用感知、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回答问题,综合、系统地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复习需要老师把学科知识情境化、问题化,也就是当前说的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把情境内容学科化,从而把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科素养。
5.加强加大试题训练量,提高应试技巧
从题目来源分为全国高考题和包括山东卷在内的地方题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套题。根据新高考要求,在题目的选择上分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类题目,并且要有效设置相关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有指向素养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价值导向、学科思维、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对问题进行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以及辨析与评价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此外,老师们还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和典型例题本,将易错选择题和非常有代表性的主观题集中整理在此本上,探究做题规律和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6.结合学科特点,突出时政热点
时政专题复习要理顺学科核心素养、时政情境、命题设问和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时政教学,就是要以时政情境为载体、命题设问为任务、学科内容为基础、能力提升为根本、素养生成为灵魂,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在时政教学专题教学中的有机融合。还有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要回归教材。
7.面向学生,有的放矢
针对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老师们要主抓D、E线学生,同时兼顾其他线学生。根据班主任提供的盯人名单,通过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注意对临界生信心的树立、学习的督促和要读要背内容的指导和落实。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交流工作,加强学习指导,以促进课堂稳定。对政治学科薄弱的学生和临界优生进行认真细致的辅导,提高总分优秀率和合格率,处理好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吴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