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鉴赏

2021-03-12 09:50梁归智
名作欣赏 2021年3期
关键词:二郎神哪吒

梁归智

黄天化

神仙们的“门人弟子”则更写得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他们介于仙凡之间,大多数是青少年,佐助姜子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露脸的机会很多。其中不仅写出“特异功能”,而且写出了性格的是黄天化、土行孙、杨戬和哪吒。

第三十一回黄天化出场,是清虚道德真君的徒弟。他三岁被带上山,已经十六岁,“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眼,头挽抓髻,腰束麻绦,脚登草履”,被派下山救父。他的性格被写成“性如烈火”。

当他见父亲造反出朝歌而不见母亲时,就“一时面发通红,向前对飞虎曰:‘父亲,你好狠心!把牙一咬”。当听说母亲坠楼而死,则“大叫一声,气死在地。慌坏众人,急救苏醒时,天化满眼垂泪,哭得如醉如痴,大叫曰:‘父亲!孩儿也不去青峰山上学道,且杀到朝歌,为母亲报仇!咬牙切齿。”

黄天化二次出场时,又写他“忘本”,表现他性格的另一层面。“黄天化在山吃斋,今日在王府吃荤,随挽双抓髻,穿王服,带束发冠,金抹额,穿大红服,贯金锁甲,束玉带。”

清虚道德真君责备他说:“好畜牲!下山吃荤,罪之一也;变服忘本,罪之二也。若不看子牙面上,决不救你。”这是由黄天化的“王子”身份生发出来,借以表达道门尊大的思想。

此后黄天化屡立战功,直到第六十九回死于高继能之手,作者一直把握他少年气盛性格暴躁的特点。如第五十三回哪吒被邓婵玉五光石打伤,黄天化取笑他,后来自己也被打伤,哪吒反唇相讥,表现了二人的少年意气。后来二人被土行孙用捆仙绳捉去,“就把黄天化激得三尸神暴跳,大呼曰:‘吾等不幸,又遭如此陷身!”在众多的门人中,黄天化不失为个性比较鲜明的一个。

土行孙

土行孙则更富有人间的生活气息。他“身不过四尺,面如土色”,却善地行之术,是元始十二弟子之一惧留孙的高徒。土行孙的形象能够“活”起来就在于他的“俗”气。第五十二回描写:

……申公豹摇头曰:“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个人间富贵。”土行孙问曰:“怎样是人间富贵?”

申公豹曰:“据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贵。”

土行孙曰:“怎得能够?”

申公豹曰:“你肯下山,我修书荐你,咫尺成功。”

土行孙曰:“老师指我往那里去?”

申公豹曰:“荐你往三山关邓九公处去,大事可成。”

土行孙谢曰:“若得寸进,感恩非浅。”

一问一答,惟妙惟肖,把土行孙凡心未退,贪图人间荣华富贵的本性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此后描写,都紧紧扣住土行孙这一性格特点,写他好色、贪功,使这一形象愈益鲜明。

第五十六回写土行孙赚邓婵玉入洞房成亲,细致入微,曲折生动,土行孙的好色和机智跃然纸上。

第七十五回《土行孙盗骑陷身》又写他贪占小便宜,自招陷身之祸。此外如他被杨戬变作宫娥以美色为诱饵擒拿,以及几处侧笔皴染,都符合土行孙的性格特点。

矮子好色而娶美妻,这在古典小说中并非仅见,如《水浒传》中的矮脚虎王英娶一丈青扈三娘,土行孙的塑造可能受了王英的启示。这是传统时代轻视妇女权利观念的一种表现。

杨戬

姜子牙手下的众门人中,以玉鼎真人的弟子杨戬本领最高,因为他有八九玄功,善能变化。从第四十回出场,就成了姜子牙最得力的助手,许多其他门人无可奈何的顽敌大险都赖杨戬之力得以克服。

杨戬出场时被称为“有一道者求见”,而不像金吒、木吒、雷震子、黄天化等被称为“道童”。可见杨戬年龄稍长。他被赋予沉着理智、机敏深沉的性格特点,更多地显示了青年的成熟,而不像哪吒、黄天化等偏重于少年的意气。他于第四十回刚出道就变成花狐貂潜伏敌营,偷了魔礼红的珍珠伞,使敌人“郁郁不乐,无心整理军情”,然后又长期潜伏,最后协助黄天化杀敌成功。

他的这一基调此后得到反复渲染。如第四十九回陈九公、姚少司抢得钉头七箭书,“杨戬见其风来得异怪,想必是抢了箭书来。杨戬下马,连忙将土抓一把,望空中一洒,喝一声‘疾!坐在一边”,把自己变作成汤老营中的闻太师,骗回了箭书。

第五十四回又施变化之术,智擒土行孙。第七十五回变作余化,骗得余元丹药。第八十六回施术令张奎先杀坐骑后杀母。第九十回捉神荼郁垒,第九十二回收梅山七怪,等等。变化奇术与机智性格融为一体,使杨戬的形象生气勃勃,光彩照人。

杨戬这一形象源远流长。在《西游记》中他被称为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第六回观世音向玉帝推荐神将去擒拿孙悟空,对玉帝说:“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

后来二郎神与孙悟空对阵,孙悟空说:“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与《封神演义》对比,二郎神也姓杨,能七十二变,有哮天犬助战,“义结梅山七圣”与“收梅山七怪”大同小异。不过,二郎神是玉帝外甥,而杨戬则是玉鼎真人的徒弟。

灌口二郎神与治水患有关,因而杨戬之所以姓杨也与治水传说相涉。《河南府志》:“河南府二郎神庙在府城西关,祀隋灌州刺史杨煜。杨煜斩蛟筑堤遏水患,故民为立庙。”杜光庭《水记》:“杨磨亦有神术,能伏龙虎,尝于大皂江侧扶水田,与龙为誓。今有杨磨江,或讹为羊麻江。”(《舆地广记》引)

台湾学者黄芝岗在《中国的水神》中说:“胡适说杨戬被认为二郎神,是宋时宦官的杨戬,被东京人呼为二郎神,到后来却成为杨戬了(《民间文艺》创刊号通信)。这根据却不能从《宋史·杨戬传》里寻出,或许,胡适自有他的根据,我以为亦不当便这样简单地看过去了。”

不过宋代宦官杨戬在宋代就有是水怪的传说,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中贵杨戬于堂后作一池,环以廊庑,扃钥周密。每浴时,设浴具及澡豆之属于池上,乃尽屏人,跃入池中游泳,率移时而出,人莫得窥,然但谓其性喜浴于池耳。一日,戬独寝堂中,有盗入其室,忽见床上乃一大虾蟆,大可一床,面目如金,光彩射人,盗为之惊扑,而虾蟆已复变为人,乃戬也。起坐握劍,问曰:‘汝为何人?盗以实对。戬掷一银香球与之曰:‘念汝迫贫,以此赐汝!切勿为人言所见也!盗不敢受,拜而出。后以他事系开封狱,自道如此。”

又有学者认为杨戬——二郎神的原型是李冰的儿子。《朱子语录》:“蜀中灌口二郎庙,当因李冰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个儿子出来。”《夷坚志》卷九《二郎庙》:“政和七年京师中一小儿骑猎犬扬言于众曰:‘哥哥遣我来,昨日申时灌口庙为火所焚,欲于此地建立。有司以闻,遂为修神保观,都人素畏事之。”

二郎神又有姓赵之说。《龙城录》:“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事道士李钰。炀帝拜为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老蛟所害,昱持刀入水,左手持蛟头,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事为神。太祖文皇帝赐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

《三教搜神大全》之《清源妙道真君传》:“清源妙道真君,姓赵名昱,从道士李钰隐青城山,隋帝知其贤,起为嘉州太守。郡左有冷源二河,内有犍为蛟,春夏为害,其水泛滥,漂淹伤民。昱大怒,时五月间,设舟船七百艘,率甲士千余人,民万余人,夹江鼓噪声振天地。昱持刀入水,有顷,其水赤石崖奔吼如雷,昱右手持刀,左手持蛟首,奋波而出。时有佐昱入水者七人,即七圣是也。公斩蛟时,年二十六岁。隋末天下大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后因嘉州江水涨溢,蜀人见青雾中,乘白马,引数人鹰犬弹弓猎者,波面而过,乃昱也。民感其德,立庙灌江口,奉祀焉。俗曰灌口二郎神。”

这里,“清源妙道真君”的封号,“二十六岁”的年龄,“七圣”之说,“乘白马”“鹰犬弹弓”的仪容,都与《封神演义》中的杨戬颇为相符。总之,杨戬这一人物综合了历史上的许多传说,是《封神演义》中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哪吒

哪吒与杨戬在《封神演义》中可谓一时瑜亮。杨戬英武潇洒,机警多智,哪吒天真活泼,勇猛矫健。哪吒这位少年英雄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神怪传说体系中最不朽的艺术形象之一,足以和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并驾齐驱。这主要是《封神演义》的功绩。

哪吒形象的光辉首先是思想的光辉,对传统孝道的挑战前面已经讲过。从第十二回到第十四回用整整三回写他出生、斗争与再生的故事,《封神演义》中只有姜子牙下山占这么长的篇幅。而这三回故事充满反抗斗争的思想光彩,哪吒少年英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作敢为、勇于牺牲也敢于报仇的无畏气概真让人气旺神飞,大受鼓舞。

……哪吒正赤身站立,见夜叉来得勇猛,将身躲过,把右手套的乾坤圈望空中一举。……那宝打将下来,正落在夜叉头上,只打得脑浆迸流,即死于岸上。哪吒笑曰:“把我的乾坤圈都污了。”复到石上坐下,洗那圈子。

……哪吒道:“你这老蠢才,乃顽皮;不要打你,你是不怕的。”古云:“龙怕揭鳞,虎怕抽筋。”哪吒将敖光朝服一把扯去了半边,左胁下露出鳞甲。哪吒用手连抓数把,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痛伤骨髓。

……四海龙王敖光、敖顺、敖明、敖吉正看间,只见哪吒厉声叫曰:“‘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 ……四海龙王便放了李靖夫妇。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剖其腹,刳肠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归泉。

……哪吒曰:“李靖!我骨肉已交还与你,我与你无相干碍,你为何往翠屏山鞭打我的金身,火烧我的行宫?今日拿你,报一鞭之恨!”把枪紧一紧,劈面刺来。

这些描写确实十分精彩,高扬了人的反抗意志、牺牲精神、少年气象,无形中显示了人的尊严和伟大。哪吒出世的故事无疑是《封神演义》中最有意义、最引人入胜的章节。当然,哪吒要向李靖报仇的情节挑战了儒家的伦理孝道,在不同的时代观念背景下会引发不同的认识乃至争论。

此后在殷周之间的争战中,哪吒作为姜子牙帐下的先行官,是最勇猛的一员战将,立功无数,他的莲花化身更使他具有特殊优势,与杨戬的八九玄功各极其妙,成了姜子牙的左膀右臂。哪吒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发展。除了勇敢凶猛,还写他聪明伶俐。

第八十五回写:“若论哪吒要往幡下来,他也来得。他是莲花化身,却无魂魄,如何来不得。只是哪吒天性乖巧,他犹恐不妙,便立住脚,看卞吉往幡下过去了。”第五十三回则写哪吒与黄天化互相讥讽,表现少年意气,与杨戬的老练深沉判然有别。

哪吒的故事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宋《高僧传·道宣传》:“宣律师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视顾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哪吒也,拥护和尚。”

《太平广记》九十二《无畏传》之《开天传信记》:“常夜行道,临阶堂堕。忽然觉有人捧其足,宣顾视之,乃一少年也。宣遮问:‘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以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已久矣!宣律曰:‘太子神威,自任西域,有可以作佛事业者,愿太子致之!太子曰:‘某有佛牙,敢不奉献。”

《三教搜神大全·哪吒太子传》: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军吒(即金吒——引者)次木吒,帅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将七日即将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哀帝,帅知之截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意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

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救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花为骨,藕为肉,系为胫,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吓一声,天颓地塌;呵一气,金光罩世;钟一响,龙顺虎从;枪一拨,乾旋坤转;绣球丢起,山崩海裂。故诸魔:如牛魔王、狮子魔王、大象魔王、马头魔王、吞世界魔王、思子母魔王、九头魔王、多利魔王、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鸦,尽为所降。以至于击赤猴,降孽龙。盖魔有尽,而帅之灵通广大,变化无穷,故灵山会上以为通天大师,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即封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天帅之领袖,永镇天门也。

这段文字中的字句比较粗率,时有别字(如“石矶”为“石记”),语气也有时不大通顺(如“帅将七日即将战杀九龙”),但从大体情节轮廓来看,《封神演义》中哪吒闹龙宫、斗石矶娘娘、剔骨还父及莲花化身等故事都是从《三教搜神大全》改编而来,《西游记》中火焰山哪吒降伏牛魔王的故事也取材于此。

有趣的是,《三教搜神大全》说殷郊生下来为一“肉球”,取名“唫哪吒”,殷郊与哪吒原是一个人。《武王伐纣平话》里殷郊亲手杀父与《封神演义》里哪吒寻父报仇的情节有相同性质也许与此有关。而据另外的传说,杨戬与哪吒原来也是兄弟行,所以杨戬是“二郎神”,而哪吒是“三太子”。

徐朔方在《论〈封神演义〉的成书》(《小说考信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中说:

比宋元之际的《武王伐纣平话》略迟,天一阁本《录鬼簿》列吴昌龄杂剧《那吒太子眼睛记》、赵敬夫杂剧《夷齐谏武王伐纣》,此外杂剧《神奴儿》《荐福碑》《谢金吾》《岳阳楼》《蝴蝶梦》《倩女离魂》《扬州梦》《合同文字》《玉壶春》《扬州梦》《玉镜台》《薛仁贵》《两世姻缘》《忍字记》《灰阑记》《抱妆盒》《连环记》《碧桃花》《冤家债主》《啐范叔》《梧桐叶》《盆儿鬼》等包括早中晚各期的金元曲家和无名曲家的杂剧第一折仙吕套曲中都有《那吒令》曲牌,它的来源甚至可能比《武王伐纣平话》更早,至少不比它迟。提到那吒的曲句如: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赚煞]:“可可的与那个恶那吒打个撞见。”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初开口]:“依旧到杀人放火蓼儿窪,须认的俺狠那吒。”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鹊踏枝]:“恰便是追人魂黑脸那吒。”

这些可能对《封神演义》小说的成书都有所影响。

哪吒的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恒久的魅力。20世纪70 年代,台湾《现代文学》曾发表奚淞的新编小说《封神榜里的哪吒》,用现代文艺思想重写哪吒故事,别开生面,轰动一时。其主题是“阐释生命的苦楚——生之悲哀”等现代文艺思想。

类型化的妇女们

《封神演义》中写到的“妇女”也不在少数,她们大体上也是两类,一类反映儒家思想,一类表现道家思想。如妲己是女色亡國的化身,姜子牙夫人马氏是目光短浅的俗妇,表现的是轻蔑女性的传统思想;而黄飞虎夫人贾氏是节烈妇女,张奎夫人高兰英是女中豪杰,又表现了传统妇女观的另一层面。正反两面,都不出儒家思想的规模。那些仙姑、道姑则是道教风范,其中以云霄娘娘写得最好。邓婵玉和龙吉公主虽然着墨不少,却未写出个性。

总之,《封神演义》中的人物都是类型化的。这些人物的思想风貌,受《封神演义》的总体思想制衡,儒、道、释并存杂糅,而以道家、道教为主导、为核心。

猜你喜欢
二郎神哪吒
我的堂弟小“哪吒”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孙猴子”大战“二郎神”
孙猴子大战二郎神
我家的“二郎神”
邻居家的“二郎神”
哪吒说海
眼镜与二郎神
眼镜迷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