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起, 唐 旺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要求,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将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2019年4月15日,《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规划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崭新路线图。2020年10月29日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寻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陈钊和陆铭[1]认为,只要城乡政策仍由城市单方面制定,城乡间分割就会不断加剧。也有观点认为,集中资源推进工业化导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渐形成[2]。如果不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实质性改革,经济和社会都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协调难以实现[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会逐渐拉大,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也会出现城市与农村、城镇职工和农民的分离[4-5],所以亟需从根源上找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办法。
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后,我国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刘奇和王飞[6]认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陈锡文[7]认为不推进城乡统筹就无法解决农村问题。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姜作培[8]、孙津[9]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在相互依存的区域内,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关于如何推进城乡统筹,诸多学者认为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对政府进行约束,建立平等的、公平的产权交易以保障农民的权利[10-11]。“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对于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最新认识,是新时代提出的城乡应如何发展的最新要求。城乡融合发展就是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赋予城市与农村一个发展机会公平、平等的环境,促进城乡各要素自由流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功能优势互补,推动城乡走向一体化的一种协调的发展方式[12-13]。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张凤兵和乔翠霞[14]认为,资本下乡推动城乡融合可以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一种尝试。钟真等[15]、郭军等[16]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加农民、农村的收入。
综上所述,学者们研究了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对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存在指标选取不够全面、时间跨度较短等问题。本文选取2004—2018年共25个指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分析15年来我国整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找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短板,进一步分析具体数据变化、分析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因素,尝试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根据《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按经济融合、要素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基础设施融合、生态融合的划分,选取了2004—2018年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测度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见表1。
表1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Table 1 Index system for measuring the level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指标体系中指标属性的正、逆反映了该指标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逆向的;正向指标数值越大,逆向指标的值越小,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越高。本文采用min-max归一化方法来消除数据的量纲差异,具体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1)
式中:xi,j表示第i年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记2004年为i=1,…,2018年为i=15;yi,j表示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1.4.1 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各一级指标得分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各项得分的增长,表明我国城乡的经济、要素、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各领域也正逐渐融合。图1清楚地表明经济融合逐渐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素融合和生态融合也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公共服务融合虽变化较为频繁、不规律,但自2013年开始,与要素融合、生态融合的作用不相上下。然而,基础设施融合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与其他各项指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城乡融合在高水平经济融合的引领下,要不断促进各个领域融合的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城乡的全面融合。
图1 一级指标得分变化趋势Fig.1 The changing trend of first-level index scores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下同
1.4.2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1) 经济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图2)
图2 经济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Fig.2 Secondary indicators unde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dicators
经济融合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均在相互协调中逐渐融合,且在2010年以后表现为较大幅度增长,各指标都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方面融合发展的效果比较好。收入水平融合很长时间内都是经济融合的主要推动力,支出水平融合的推动效果紧随其后。城乡分离程度自2005年之后始终是经济融合发展的短板,应注重消除这一短板。
2) 要素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图3)
图3 要素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Fig.3 The secondary index under factor fusion index
这些指标均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融合发展,但各指标间的协调度仍有待提高。人口融合速度较快,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但由于公共服务融合水平的制约,人口融合真实水平不高。同时,土地融合度制约了农民融入城市的步伐,缺乏进一步融入城市的支撑。技术进步融合水平偏低表明,技术进步不能充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有效支撑要素融合。
3) 公共服务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图4)
图4 公共服务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Fig.4 The secondary index under the public service integration index
公共服务融合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除教育水平外,融合发展态势较好。医疗水平融合始终对公共服务融合有着较大的推动。文教娱乐水平融合虽一度是公共服务融合的短板,但自2013年开始成为了公共服务融合的主要推动力。公共交通和生活保障水平的融合需注意反弹。教育水平融合发展最为缓慢,自2018年开始有所改变。
4) 基础设施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图5)
图5 基础设施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Fig.5 Secondary indicators under infrastructure convergence indicators
从动力与协调来看,2004—2007年,基础设施融合指标下的各二级指标得分排序为电话普及率>交通网密度>旅客周转量>互联网普及率。2007—2011年,互联网普及率和旅客周转量得分排名波动较频繁且逐渐超过了交通网密度得分,但电话普及率得分始终保持最高。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普及率得分和旅客周转得分始终保持前2名。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和旅客周转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融合的主要推动力。相比而言,交通网融合发展需要持续加强。
5) 生态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图6)
图6 生态融合指标下的二级指标Fig.6 The secondary index under ecological integration index
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融合的发展,能源问题长期以来是生态融合的主要短板,但自2015年之后,能源消耗、污染治理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得分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同时增长过快的能源消耗与现有的污染治理和公园绿地建设水平又可能对生态融合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做到能源问题、污染治理问题和城市绿化问题有效协调治理,才能进一步推动城乡生态融合。
城乡经济水平差距是城乡发展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基本的就是要缩小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应该继续从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两方面入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调节消费品结构,为农村提供高质量消费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继续促进产业融合及产业间人才流动;继续加大推进技术进步的力度,加速提高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加快城镇化,妥善安置进城人员的随迁人员,保护进城农村人员的土地权益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利;在全力保护耕地和生态的基础上加快城区建设用地建设,改善城区生态;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入乡留乡,增加农村地区高素质人才的数量;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为农村提供新型、科学的金融产品。
继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农村医疗体系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扩大农村医疗体系从业人员的规模;继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各项待遇水平,吸引教育从业人员向农村流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鼓励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市积极向农村开展文化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素质。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做到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护一体化;加快建成更加深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推动城乡交通连接,创造更加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加快实现城乡道路联通、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进一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切实解决好城乡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能源、污染治理等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增加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实现传统能源向清洁、高效能源转化。严守生态红线、耕地红线,持续加大监督与管理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