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月珍, 杨阳阳, 吕 媛, 张铭珠, 朱玲玲,
(1. 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2.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3. 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多因新生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所致,易导致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临床综合征。研究[1]发现,不同胎龄NRDS临床特点存在差异。本研究比较不同胎龄NRDS早产儿的母婴血细胞分析指标、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并发症及转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724例,胎龄28~31+6周,其中极早早产儿(胎龄28~31+6周)88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113例,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523例; NRDS确诊患儿包括极早早产儿65例(73.86%), 中期早产儿33例(29.20%), 晚期早产儿42例(8.03%)。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140例NRDS早产儿,最终纳入128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 极早早产儿组56例,中期早产儿组32例,晚期早产儿组40例。
纳入标准: ① 出生后2 h内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胎龄28~<37周的早产儿; ② 符合NRDS的诊断标准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均符合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疾病诊疗相关标准; ③ 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 ① 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② 出生后24 h内死亡、转院或住院时间少于3 d的早产儿。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收集3组NRDS早产儿出生后3 h内和孕妇分娩前24 h内的血细胞分析指标及围生期高危因素资料。早产儿出生后3 h内、孕妇分娩前24 h内,在早晨6: 00—8: 00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2 mL进行血细胞分析。血细胞分析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L%)。围生期高危因素包括试管婴儿、孕晚期发热、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羊水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甲状腺功能异常。
收集3组NRDS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包括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出生体质量、身长、性别、生产方式、双胎比率、出生窒息、胸片分级、使用PS比率、最高吸氧浓度、最高呼气末正压(PEEP)、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
记录3组NRDS早产儿并发症及转归。并发症包括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症、新生儿肺炎、真菌感染、败血症、呼吸暂停(A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低血糖症、贫血、输血次数、早产儿脑损伤(BIPI)、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转归包括住院时间、好转出院、家庭氧疗。
极早早产儿组N、N%低于晚期早产儿组, L%高于晚期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三组NRDS早产儿血细胞分析指标的比较
极早早产儿组孕妇WBC、N、N%高于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 L%低于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3组NRDS早产儿孕妇血细胞分析指标比较
在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方面,极早早产儿组与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极早早产儿组与中期早产儿组在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晚期早产儿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3组NRDS早产儿围生期高危因素比较[n(%)]
3组NRDS早产儿NCIS评分、性别(女)、双胎比率、胸片Ⅲ~Ⅳ级、使用PS比率、最高吸氧浓度、最高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出生体质量、身长、生产方式(剖宫产)、出生窒息、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3组NRDS早产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极早早产儿组胆汁淤积症、真菌感染、AOP、BPD、新生儿低血糖症、贫血、输血次数、BIPI、ROP、住院时间高于、长于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而好转出院率低于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组NRDS早产儿并发症及转归比较
胎龄是评价胎儿肺发育的关键指标之一,胎龄越小提示NRDS发病风险越高[2]。血细胞分析是临床常见的血液检测内容,不同胎龄早产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有所不同。一项对2 849例早产儿白细胞的研究[3]发现,随着胎龄的增加,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本研究中,3组NRDS早产儿WBC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能与本研究未排除感染、血液和免疫相关疾病有关[3]。本研究还显示,胎龄越小的患儿母体WBC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早产儿母体产前感染的概率较高,产前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晚期早产儿血感染指标[4]。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孕妇WBC增高,但这种增高在用药72 h后会恢复正常[5]。本研究中,极早早产儿组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比率最低,但孕妇WBC最高,考虑可能与导致早产儿NRDS的危险因素如产前感染、羊水胎粪污染等有关[6],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孕妇WBC可能会发生变化。
中性粒细胞具有抵御感染、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极早早产儿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晚期早产儿,而其母体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中期及晚期早产儿的母体水平,这意味着极早早产儿孕妇机体可能存在感染风险。淋巴细胞是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抵抗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本研究中,早产儿和孕妇的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临床上不能仅仅关注淋巴细胞计数,还要重视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研究[7]报道胎膜早破、残留羊水过少会导致NRDS的发生风险增高,与本研究中极早早产儿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的结果相吻合; 研究发现孕产妇有前置胎盘,新生儿发生NRDS的风险增加[8], 而本研究中3组早产儿前置胎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偏少导致的,未来仍需更稳健的研究来发现围生期因素与不同胎龄NRDS早产儿的关系。
研究[9]报道窒息在胎龄小于34周的NRDS早产儿中发生率最高,本研究中窒息在极早早产儿组发生率是最高的(41.07%)。国外有研究[10]认为剖宫产与NRDS风险增加有关,本研究中3组早产儿剖宫产比率均较高,因此减少选择性剖宫产手术可能会降低NRDS的发生率。国外研究[11]报道插管与不良呼吸结局相关,气管插管率越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氧疗时间也越长,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极早早产儿组胆汁淤积症、真菌感染、AOP、BPD、新生儿低血糖症、贫血、输血次数、BIPI、ROP、住院时间高于、长于其他2组,而好转出院率在3组中最低。3组早产儿家庭氧疗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能是样本量偏小导致的。本研究中9例需要家庭氧疗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1 500 g, 这表明出生体质量对BPD的发生及家庭氧疗的影响可能高于胎龄,这与国内的研究[12]认为出生体低于1 500 g是早产儿BPD发病的危险因素相符。
综上所述, NRDS早产儿胎龄越小,表现为孕妇白细胞计数越高,围生期高危因素发生率越高,氧疗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住院时间越长。临床工作中应了解不同胎龄NRDS早产儿的特点,尤其是极早早产儿,以便及时开展有效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