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雪 李慧娟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
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近年来,国内高校十分重视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纷纷增强了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本身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国家和高校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高度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反应平平,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冷漠化倾向。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缓解?很多问题值得思考。笔者以湖南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思考高校思政类公共必修课中的冷漠化问题。
2019年上半年,笔者以湖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思政类公共必修课课堂现状,共回收332份有效问卷。据调查结果显示,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开设具有必要性,但是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比例仅为25%,75%的同学以玩手机、学习专业课或者发呆的方式应付课程学习。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状况可见一斑。
这种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学习状况,未达到课程开设的预期效果,长此以往,不仅将影响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效果,还不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冷漠化态度,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2019年香港的修例风波,从一个侧面已经折射出思政教育缺失的后果。
造成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时代背景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使高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思潮。消费文化影响下的文化产品传入中国,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削弱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容易导致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缺失。
市场经济建设的加速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人们更多地聚焦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工业建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人文精神关注度的下降,部分学生也对难以看到实效的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应付了事。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解了以纸质文本为载体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碎片式的读屏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携卷而来,良莠混杂。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
在课程开展方面,一方面,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研习难度使学生望而却步。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并不是简单的政治宣讲,其中蕴含着大量和哲学、法学、文学等学科相接壤的内容,研习难度较大,加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冲击着大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互动,导致知识单向传递,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
另外,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使部分授课老师以应付的方式授课,教学缺乏积极性。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未将课程内容与时事相结合,导致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以外,还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管控能力不足等等。因此,本文着重从课程建设方面思考解决高校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的措施,故在此不做深入讨论。
针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冷漠化状况,湖南科技大学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建设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把握好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教学的“时、度、效”,增强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的时事敏感度。思政类公共必修课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要充分挖掘、利用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把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教学和时事政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剖析社会思潮、捕捉新鲜话题,帮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以2020年疫情期间思修课教学为例,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教师以此为契机,制定了疫情期间的教学方案,把全国上下同舟共济迎战疫情作为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最鲜活的教材,讲中国的战“疫”故事,既体现了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时效性与深度,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
二是改革课程教授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学效果。湖南科技大学着力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程积极改革授课方式,致力于打造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如在2019年下学期,围绕建国70周年,学校积极开展以“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我和我的祖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竞赛,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程教授方式改革后,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理论知识,并且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翻转课堂探索初见成效。
三是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借“网红”老师吸引学生。学校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促使教师明白自己所担当的大任,消除得过且过的态度。与此同时,学校注重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学生民主治校,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职业地位和职业认同,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积极作为、无私奉献的荣誉感和自豪感。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更通过开展思修课直播课堂,使教师变“网红”,学生变“粉丝”,打开了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从教学方面入手寻求突破,归根结底是为了使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转变学生对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的冷漠态度。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
据笔者所做的《2020年上半年湖南科技大学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程冷漠化问卷》显示,尽管课堂教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思政类公共必修课教师在疫情防控中主动担当作为,通过讲述抗疫故事,发挥了思政类公共必修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引领作用[2],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冷漠化状况得到了改善。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比例上涨了39.42%,教与学的革命悄然进行着,生动的思政类公共必修课必将开辟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