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 程小芳
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讲述征信中心2020年工作》一文,其中披露了二代征信系统上线以来获得“好成绩”,截至2020年12月底,征信系统共收录超过11億自然人,6092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
我国征信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和维护,是一个日臻丰富和完善的国家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它的成功启用,对于基层金融机构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谓是功莫大也。在社会公民信用体系的建设中,自2006年开始的征信系统能采集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先消费后付款”的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目的是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为更多有经济活动的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如今,已累计收录了超过11亿自然人,6092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已成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征信系统,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为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按照统一的格式标准建立了信用档案。特别是5年内逾期记录在其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中清晰可查。
在征信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今天,有超半数小微企业被纳入了征信系统。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征途中,县域的经济主体多为小微企业,可见国家级的征信系统对龙游县老百姓正应所需,作用显著。对于龙游农商银行这类本土发展壮大起来的“草根银行”而言,征信系统在金融机构的贷前审批、风险定价和贷后风险管理等环节,以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0年全年,征信系统在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上的日均查询量分别达866万次和19万次。这足以证明其社会应用价值“高涨”。早在公元前106年至前43年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言到:“世界上未有比讲信用的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诚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如“养心莫善于诚”“诚信为人之本”“祸莫大于无信”“失信就是失败”之类的直言忠告比比皆是。在超11亿自然人的信息录入征信系统的今天,如果说这是“被动式”的积累,那么,笔者呼吁,“人背信则名不达”,在信息连锁共享的时代浪潮中,每个公民要树立“小信诚则大信立”的理念,以自觉守信的意识,把被“录入”转化为主动“加入”征信系统,以良好的信用姿态拥抱美好新时代。
作者供职于浙江龙游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