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什么?
人们一说到“三十而立”,很多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成家立业”。意思为人三十岁时,应该已经组建家庭,事业上也应有所成就。如果达不到这些标准的话,就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被看成没有能力。我也以为然。
其实孔子讲的“三十而立”并非此意。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篇,全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阶段性总结,意思是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学有所成,能够懂得道理明辨是非,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四十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处境不再困惑,有很深的理解,五十岁明白万物运行自有它的规律,自己可以泰然处之,六十岁能听进去不同见解,豁达从容,七十岁做事情遵循自己内心,不越过规矩。可以看出,成家立业与三十而立并没有直接关系,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今天我要说的“三十而立”,只是诉说笔者三十年的工作旅程,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公关故事。因为我1990年从省城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成公关文秘专业回到萍乡工作,到2020年收官之时整整三十年了。有贤者问我:你敖云萍公关专业科班出身,工作三十年了,“三十而立”立了什么?非常遗憾,我确是没“立”什么,但我可以坦诚的告诉贤者,三十年来我只做三件事:一是办学校,二是干企业,三是创协会。
“如此之立”成何体统?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此乃《左传》提出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后来唐代的一位学者对这“三立”作了精辟的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用现代话来说,“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吾辈乃一介草民,工作三十年仅做区区“三件”小事,何“立”之有?贤者宽宏大量,且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话说“办学校”。
大凡萍乡上了三十岁以上年纪的人,或许都听说过萍乡市千里马职业学校,她创办于1985年,是江西省建国以后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学校,其前身是西北新闻刊授学院萍乡分院,创始人姚修莲同志曾经是中国的名人,两次受到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的亲切接见,学校被《中国教育报》誉为“中华职教园的一朵奇葩”。1990年6月,我从省城学成回萍,第一份工作便被选优投身到萍乡市千里马职业学校,那时学校规模还算可以,有近2000名学生,教职员工也有200多人,有校办企业6家,学校办学理念超前,采用“前店、中校、后厂”的模式,办学效益很好,学生毕业优秀毕业生还可享有国家全民职工指标分配工作,年年招生爆满。
我学的是公关文秘专业,而且是当时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培养职业学校师资高等学府科班出身,来到千里马职业学校肯定要吃苦在前、担当重任。入职后先做了半年校长办公室文字秘书,然后开始教书担任科任教师、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一直干到1993年12月我离开了这所“奇葩”的学校。千里馬学校培养了我、锻炼了我,那酸甜苦涩辣的三年半时间,值得我留恋,并永远不会忘却!
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带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创业热情。1994年1月由我发起,与刘水伦、匡思近等同志第一个创办了“萍乡市公关培训中心”,我担任中心主任兼法人代表,1996年6月将该所非学历教育机构晋升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萍乡市公关学校”,后经江西省教育厅改名为“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我担任首任校长兼法人代表。该校成立二十多年来,培育了上万名公关专业等各类人才,目前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定点该校培养乘务人员,毕业学生输送全国各地,有的还进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形成了“北有长春市公关学校、南有萍乡市公关学校”南北公关教育格局。
其次,话说“干企业”。
办学校是我第一份工作,但不是我的正式工作,因为那时民办教育不属于体制内的。我大学毕业后于1995年被分配到萍乡市轻化纺织工业局下属企业萍乡市酿酒厂,这是我体制内的正式工作,我结婚证“介绍信”还是酒厂开具的呢!1997年底调任萍乡市化肥厂副厂长,2010年随着全国国有企业改制我便解除了全民职工劳动合同,离开了化肥厂,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十五年我走了两个国有企业,萍乡人都知道:过去萍乡市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在江西省数第一,宜春、九江的化肥厂望尘莫及,农民提着现钱来厂里排着队、抢着要;萍乡市酿酒厂生产的“萍泉酒”质量非常好,品种中低高档齐全,备受顾客喜爱,畅销全国各地。八、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将市化肥厂定为市属一档企业(相当于现在市直重点企业、正县级单位),市酿酒厂为二档企业(相当于现在市直企业、副县级单位)。可见,这两个企业是我市当时的骨干企业。
国企让我学习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培养锻炼了我一定的经济头脑。改革开放,大浪淘沙,市场经济是“试金石”,当国企不景气的时候,干部职工都发不出工资,我是农民的儿子,来到萍乡城里“成家立业”,必须“让妻儿生活无忧,让父母安享晚年”。于是我被迫离开国企,一边继续办学教书,一边创办企业,第一个成立“萍乡现代公关事务所”。
记得那是2004年,我邀约深圳、北京等地回萍乡的策划专家、企业家人士,成立了萍乡现代公关事务所合伙人企业机构,专司公关策划和大型活动执行。身为公关事务所所长的我,既从事公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又开展公关实务实操活动,感觉收获满满,仅两年时间内,成功策划执行的案例就有:《安源周刊》首届读者节(萍矿集团主办、萍矿工人报社承办),萍乡市首届环保节(萍乡市政府主办、萍乡市环保局承办),萍乡市首届旅游形象小姐大赛(萍乡市政府主办、萍乡市旅游局承办),中央音乐学院“小太阳”之夜(中央音乐学院主办、萍乡市小太阳艺术学校承办)等等,这一个个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效果之好,均创萍乡市本地公关策划历史之最。
从“萍乡现代公关事务所”到“萍乡之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再到现在的“江西互利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尽管几经易名,但依然传承着我和公关的“血脉”,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诚诚恳恳办事,老老实实做人”。干企业就是这样,无论国企民企!
最后,话说“创协会”。
人家都说我这个人很不“安分”,或许受到“义无反顾、团结奋斗、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安源精神的影响,1996年我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市委党校叶萍副校长、晏名道副教授,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成立了“萍乡市公共关系协会”,由市人大常委会简木根副主任、市政府胡慧贤副市长任名誉会长,市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刘树包同志任会长,市委党校副校长叶萍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公关协会成立后,由协会主管成立了萍乡市公关学校,我担任公关学校校长后就很少过问协会的工作,只知道这个协会好好运行两三年后便停办了。
斗转星移,十年之后的2006年春天,在萍乡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我个人出资又是第一个组建“萍乡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并于7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重新树起了萍乡的公关大旗。首任会长兼法人代表为民盟萍乡市委驻会副主委何绍鹏(后为市市场监督局二级巡视员。本来推举萍乡市政府副市长、民盟萍乡市委主委何建洋为首任会长,考虑到何副市长工作繁忙,最终何副市长提议由何绍鹏副主委担任会长重任),我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负责秘书处日常工作,一干就快十五年了。第二届、第三届(现任)会长均由萍乡市政协副主席、巡视员李远实教授担任,尽管远实先生现已退休政界,但仍然退而不休,担当会长重任,幸而有华强秘书长鼎力协助。
萍乡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由全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中杰出公关代表组成,是萍乡政府、企事业、社会各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公关建设的最佳平台,成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各领域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实务活动的得力助手。她是全市唯一连续三届获市级“文明单位”、全省第一个荣膺“中国公关先进单位”的社团组织,并获得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称号。
我高兴,我骄傲,萍乡公关协会“让世界了解萍乡,让萍乡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庆幸的是,我在2008年发起并代表萍乡公关协会,与宜春公关协会、新余公关组织共同创立了“赣西地区公共关系合作组织”,2009年与华强、夏翔等同志发起创立了“萍乡市品牌企业促进会”,为赣西地区商贸、文化、旅游等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为打造萍乡品牌企业贡献智慧与力量。正当笔者本文截稿之时,即2020年12月25日,首次“2019萍乡品牌企业100强”已向海内外隆重发布!
“三十而立”还公关吗?
三十年,公关路,峥嵘岁月稠。今日我已早过“知天命”之年,静静思索自己三十年工作历程,我也的确只做过这三件小事:办学校、干企业、创协会。然而这三件事都是公共关系专业之路——萍乡市公关学校、萍乡现代公关事务所、萍乡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它们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开创了萍乡三个“第一”,并且影响绵延至今。
人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对我来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三十年公关之路,我从学习公关知识,到教授公关学生,再到做公关活动,办公关协会,始终秉持公共关系“内求精诚团结,外求和谐发展”的宗旨,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的公关理论和公关实务。要说“立德”,我乃问心无愧,一心向善向上,“立功”之事,必须别人评说。我创办的教育、企业、协会等公关事业,都是大家的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为公众服务”的事业,所以那些单位已经获得很多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和奖项。感恩党和政府、以及组织的关怀与厚爱,我本人也在2018年获得“改革开放40年·萍乡公关杰出人物”、2020年获得“江西公关二十周年功勋奖”殊荣,这让我受宠若惊,感觉责任重大。
三十而立,我敖云萍何德何能?好在还留了点文字,权当“立言”罢。有人说我是“智者”,看我模样确实是“聪明透顶”!我九十年代初开始掉头发,九六年结婚时我岳母娘家的邻居还说她女儿嫁了个“台湾佬”呢。做文字工作辛苦,却有成就感,1995年我和学弟刘建军先生合作主编了《新编公共关系学教程》(中国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年后又编著了《职场人士必读的88则寓言》(中国经济出版社)、《顾客营销》(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年主编《公关点赞——萍乡公关荟萃·事件篇》(光明日报出版社)等作品近90万字,编辑出版了《安源之光——萍乡市十大杰出青年风采录》、《改革开放30年 ·萍乡百家品牌企业风采录》、《德耀萍乡——萍乡好人风采录》近60万字,主编了《公关传媒》连续内刊69期、《品牌萍乡》连续内刊58期共计约750万字。另外我还有一个偏好习惯,就是每天坚持写《管理日记》,天天如此,从未间断,三十年写了30本管理日记,留下文字约有600万字,这或许是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我还会一直不停地写下去。
三十而立还公关,这是我最肯定的回答。因为世界需要公关,中国更需要公关,看看两位现任国家级协会的会长就知道了:由外交部主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18年换届后的会长吴红波先生,是前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是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欧洲事务特别代表;由中宣部(国新办)主管的中国公共关系协会,2020年刚换届的会长郭卫民先生,是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他们所做的公关工作是代表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其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十而立还公关,再为公关三十年,这是我之“公关梦”。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公共关系工作,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便将公共关系确定为一门职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福建省任省长时,还担任了福建省公共关系协会名誉会长呢。面对当前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之时,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关系“形象管理、關系协调、信息传播”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需要公关,2020年11月,江西省公共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并顺利换届,新当选的会长敖翔博士第一站便来到萍乡公关协会视察指导工作,鼓励我们好好干,说我是省公关协会副会长,要引领并带动江西公关继续往前走。萍乡市公关协会会长、萍乡市政协原副主席、巡视员、“神州双管李”李远实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云萍同志呀,萍乡公关离不开你!
此时此刻,我还有什么可说呢?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发展格局,我唯有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作者简介:敖云萍,萍乡市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法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