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说唱大鼓书50多年

2021-03-11 02:57许兰兰黄湄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鼓曲艺师父

许兰兰 黄湄

“看高刘南边合六叶高速路,看北边新桥国际机场。看街东新修一条环城路,看教育一六八分校在长岗。”在合肥经开区高刘社区,有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艺人,50多年来,他一边敲着大鼓一边唱,让传统曲艺在民间舞台焕发光彩,他就是大鼓书非遗传人窦常胜。

“记得第一次听到庐州大鼓,是在某一年冬天。小学放学后,我见路边有一个唱大鼓的,就坐在那儿听了好久。”窦常胜回忆道。之后每天放学,他都会在路边听老艺人唱一段庐州大鼓,回家后自己模仿着唱。

庐州大鼓作为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相传是清代早期从山东传入今安徽泗县后形成的,在民间已延续近400年。

1970年冬,窦常胜正式拜胡东全为师,学习打板、敲鼓、十三道韵等基本功。“当时老师教了我很多小段,我根本不用笔抄录,听上两三遍就能张嘴唱。”

从13岁拜师学艺唱大鼓书至今,窦常胜已经与大鼓书结缘半个多世纪。窦常胜的大鼓书说唱除了秉承师传,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说唱方法。他综合南北路唱腔,少打鼓,轻敲板,将说唱与表演有机结合,手、眼、身、法、步浑然一体,语言幽默风趣,表演泼辣大方,豪放中又富于韵味,雅俗共赏,独树一帜。

50多年前,窦常胜刚拜师后不久,师父因生病没法唱戏,他就顶替师父出场。一板还没唱完,就博得了台下观众的叫好。后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响。高刘、小庙及周边几个乡镇、县城,与合肥交界的六安、淮南,甚至北京、上海,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能请到窦常胜唱一場戏,在当地是很有面子的事。

整个20世纪80年代,窦常胜一年能演上百场,有的年份甚至达到200场。曾经有数次,“连着好几个月天天都被生产队邀请去演出”。最火爆的时节,他走村串巷,随处开场,为农民说唱《薛刚反唐》《杨家将》《紫蓬新貌》《十看高刘》等。

“那时看戏的人很多,有的人甚至要跑几十里路跟着看。有时一本戏唱完,台下的人还要求多唱几个折子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窦常胜笑出声来。

说起他的成名作,当属《酒书记》。1979年,在呼唤思想解放的重要历史时刻,窦常胜发挥民间曲艺“轻骑兵”的特性,凭借对大鼓书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题材的准确把握,以一曲唱腔独特、语言诙谐的《酒书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部分不良风气,引起强烈反响。

“村东办起幼儿园,村西又建教学楼,村南边农家书屋健身房,村北边操场跳舞打篮球,村中间农贸市场菜新鲜,商场超市人碰头……”2018年,在高刘社区迎新春文艺汇演现场,窦常胜唱响《再访“酒书记”》。旧曲新唱,描绘了社区的新变化,反映了百姓的美好新生活,将演出推向高潮。

窦常胜表示,大鼓书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应不断推陈出新。把老百姓喜闻乐见、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大鼓书传承下去,是他唯一的追求与愿望。

2014年,窦常胜患上了胃癌。“当时,我不想治了。可转念想起师父的临终遗言—让我把庐州大鼓发扬光大,我又改变了主意。”窦常胜说。经过三年的治疗,他的胃癌已基本痊愈。

随着病情的好转,他又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大鼓书创作中。逢年过节给大伙儿唱一段,是他最开心的事儿。

(摘自《合肥晚报》2020年11月2日,水云间荐)

猜你喜欢
大鼓曲艺师父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大鼓里有什么
《曲艺泉城》
神奇的大自然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师父穿越啦
张大鼓剿匪
倒霉的师父
功夫猪
云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