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
廉思,198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多年来,廉思带领调研团队用“脚底板做学问”,首次提出“蚁族”“工蜂”“洄游”等新概念,先后在《人民日报》等重要报纸及各类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部门委托课题数十项。廉思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记者:廉教授,您好!我拜读了您撰写的《如何有效开展调查研究》一书,对开篇的四句话印象很深:资料就在背包上,调研就在大路上,案台就在膝盖上,成果就在大地上。您能给我们解读一下您感悟的由来吗?
廉思:在十余年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数十万个样本数据,数百万字的访谈资料,逐渐形成了“深度入场、共情交流、抽离研判”的研究经验,“资料就在背包上,调研就在大路上,案台就在膝盖上,成果就在大地上”的研究作风,以及“服务人民找问题,俯下身子做调研,把握规律提建议,凝聚理想建团队”的研究宗旨。通过团队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和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把团队共同目标凝练为个人理想信念,使团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
记者:调查研究是一个科学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廉思:我们从事调查研究的十余年,在中国历史上犹如沧海一粟,却是国家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十余年,也是群众价值观剧烈变迁和社会利益不断整合分化的十余年。在十余年的调查研究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个体样本的背后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多彩的生活。调查研究,不仅是一门理论文献的学问,更是一门实地考察的科学。如果缺少扎实系统的现场调查,那么有关社会问题的一切论述,可以是很好的文献综述或新闻评论,却缺乏深入人心的解读和剖析。调查研究,既是理性、严肃探究社会学和政治学命题的过程,也是见证一个个鲜活生命组成的跳动乐章和生动史诗的过程。在一次次艰苦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最激动的不是带回来一些资料,写成了什么报告或发表了哪些论文,而是从调查对象眼中看到了人生的起伏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同时,我們也切身感受到,调查研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著作是写给群众看的,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真正还学问于人民。审视我们的研究成果,如果说能够对党和国家的决策起到一点点作用,那恰恰是因为我们与广大群众在一起,真实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离基层越近,离群众越近,调研也就越扎实、离真理也就越近!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重要要求。请您结合调研工作,谈谈体会。
廉思: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作风,也是他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他用“深、实、细、准、效”概括了调研要达到的5个要求,强调要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讲话精神,指出了对待调查研究应有的态度以及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正确方法,对于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既是认识社会的方法,也是群众工作的方法。因此,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调查研究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老一辈革命家经常深入基层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地调查研究。党政领导干部应当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贯彻决策的思路和切实举措,解决实际问题;学者、学生们则应当走出书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创造吸收到文章、著作中,使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
基层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调查研究的富矿,一地的经验常常可以用来解决另一地的问题。正如有的农村标语写的那样:“扶贫方式干干万,就看我们怎么办。闲暇不妨乡村转,东家油米西家蛋。”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需。
做好调查研究,要在现实生活中“望闻问切”群众诉求,把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提炼、总结,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依据,解决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