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曾山 程爱莲
摘要:结合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方法探讨医疗科普传播新模式,以改善用户被动接受医疗科普信息的现状,为目前医疗科普传播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医疗科普传播发展現状与发展趋势,结合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方法,提出基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的医疗科普应用模型,重构了医疗科普中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设计医疗科普小程序。研究提出了基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的医疗科普设计的方法,强调科普内容的可视化输出环境、清晰的交互界面,并以内容为中心向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交互体验模型转变,有助于用户更好地学习医疗科普知识,为医疗科普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互体验 交互设计 信息可视化 医疗科普 科普小程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51-03
引言
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的医疗诊治行为从被动就医向主动、常态性预防保健转变。调查显示,2018年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高达9.6分(满分10分),与此同时,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国民人均可支配支出中同比增速以16.1%高居榜首。在人人追求健康的时代,医疗2.0与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拓宽了民众健康消费的空间,互联网医疗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户网络服务月均使用时长为1-2小时左右,医疗版块的访问率为互联网医疗平台最高。由此可见医疗科普在群众中被使用率逐渐上升。交互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使其在各领域中大放异彩,但是鲜有设计关注医疗科普中的交互应用。信息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解码方式,注重将复杂的概念数据图形化,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高效清晰的传递信息。在群众日益关注自身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基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提升医疗科普的实用性,将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一、医疗科普现状分析
医学作为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面向群体主要分为专业医师和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医疗科普知识对自身健康进行简单的自我判断,进而考虑进一步措施。然而现今部分医疗科普宣传内容晦涩难懂,普通民众无法从中获取其需要的医疗信息,导致疾病恶化。2011年美国国家医学院指出:与其他医学领域相比,医疗科普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经过多年发展,国外医疗科普领域结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更加直接的传达相关医疗信息,因此国外的医疗科普更加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主题的关联性以及信息分布的合理性,能够使观者一目了然地获取科普宣传主题,按照视觉流程逐步深入,从而循序渐进地获取全部科普信息。反观我国医疗科普内容,医院作为医疗科普信息发布的核心地点,其科普宣传栏形式与十多年前无异,以文字体现信息居多、内容形式陈旧、缺乏美感、实用性不强、图文表达没有主次、使人视线难以集中,观者很难从中获取需要的医疗信息【1】。国内外医疗科普发展特点差异较为明显,具体对比见表1。
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可视化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率增加,通过调研发现信息可视化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多集中于医疗决策与内部系统构建【2】,通过可视化技术辅助医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医疗诊断与日常管理。医疗科普的信息可视化应用率也有明显提升,其主要方式多以静态图形展示为主,在当下的智能化发展语境中,用户对互动性信息传递更为青睐【3】,未来基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的医疗科普模式必然成为趋势。
二、基于交互体验的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模型
(一)基于信息可视化的医疗科普设计模型
根据医疗科普特点及其现状分析,在进行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之前,需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构建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模型,实现由用户导向为中心的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4】,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如图1,该模型基于信息可视化方法,优化了信息输出与输入双方的沟通过程,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该设计模型包含了五个方面的设计流程:
1.受众定位:不同群体对于信息地接受能力有明显差异,在进行信息可视化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此类医疗可视化信息的受众类型,对此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其熟悉的可视化语言,消除因文化陌生所造成的信息传递阻碍。
2.信息编码:将原有信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信息编码。准确性、科学性作为医疗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其冗长、琐碎的特点导致了医疗信息科普宣传时文字居多的主要原因。在将医疗科普信息图形化设计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将医疗信息收集分级,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确保信息之间的层级关联。
3.信息解码:将整理好的信息映射为可视化图形中的视觉语言,如形状、颜色等。再将所映射的视觉元素按照设计目的进行解码,解码过程中需要设计师综合考虑目标受众的的特点以及当下流行的发展趋势,将其处理成受众可以简单理解的图形符号进行传播。
4.场景构建:传统医疗信息以分段式文字为主,首先列出标题,阐明描述主体,辅以大段的文字信息进行补充说明,此类宣传形式完全与科普的出发点背道而驰。通过信息可视化方法,医疗科普将传统文字信息转化为场景式图形语言,对用户而言,信息获取可以更加简单高效。医疗科普信息场景式再现能够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运用图形化语言表现医疗知识特点,将医疗信息做到全方位科普。
5.明确色彩倾向:色彩是具有自身性格的个体,在选择配色时要确保色彩的准确性,明确的色彩首先能够易于受众识别,并且能够最先吸引到观者的注意。
(二)基于交互体验的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
医疗科普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在信息接受和理解时的使用感受将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和结果,同时,用户作为具有独立性格特征的个体,在其需求内容和使用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5】。因此,从医疗科普阅读者与交互体验的角度出发考虑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的交互体验,能有效加强用户对于医疗科普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从而提高信息传达效率与用户体验感。传统医疗科普侧重通过图形化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较少考虑用户与信息双方的互动体验,交互体验的介入能够有效打破这一限制,通过构建更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设计模型与使用方式,实现由交互体验为中心增强用户学习的应用模型,如图2,该模型基于交互体验理论,整合用户、对象(医疗科普信息)和设备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用户医疗科普交互体验。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互操作,设备通过相应的提示给用户反馈,并且通过指令调用返回可视化信息,在交互过程中完成医疗科普信息的学习,激发用户学习兴趣,加强用户记忆。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科普的设计实践
(一)设计构思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爆发,在世界范围內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作为一种新型疾病,普通群众对其了解甚微,本设计案例旨在基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的医疗科普设计模型对新冠肺炎的医疗科普进行设计优化,向用户普及新冠肺炎医疗知识,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缓解群众因新型疾病所带来的压力。
医疗科普信息的使用率相较其他类型信息而言较低,只在需要时才会进行查阅翻看。APP、h5、小程序都是用户经常使用来获取信息的方式,三者之间各有优势,本设计以微信小程序作为传播载体,用户不需要进行下载注册即可进行观看,在需要获取医疗科普信息时只需通过微信打开小程序进行使用,简化用户操作过程,获取信息更加直接,提高医疗科普小程序用后期使用黏性。
(二)新冠肺炎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
为了让用户全方位了解新冠肺炎,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起因、途径、症状、饮食和预防,首先结合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将收集到的新冠肺炎医疗科普信息进行可视化模型转化,如图3。
(1)定位主体受众:通过调研发现此次疫情期间,90%的用户每天都会查看疫情信息,其中68%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了解,其余用户则通过电视或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综合考虑用户信息接收表达能力,本次设计用户主要面向大学生与白领阶层,此类人群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有自己的独特审美,文化包容性强。
(2)信息编码:按照规则对信息进行罗列与筛选,挑选出主要信息部分,此处需要注意,医疗科普信息较为繁杂,且信息之间关联性较强,需要设计者主观归纳总结,运用分类法对其进行类别归纳。
(3)信息解码:结合当下设计趋势与流行风格,选择扁平化风格进行主题风格,此类风格可以使用户在信息获取时降低体块对其产生的视觉干扰。结合不同科普场景选择不同场景进行科普展示,选择实验室,公园,生活社区场景作为可视化输出环境。最后确定色彩搭配,考虑到用户在疫情期间的活动范围局限,因此选择明快的色彩进行搭配,让用户有不一样的体验感受。
通过医疗科普信息可视化模型转化,生成可视化图形,以预防部分为例,如图4。新冠肺炎预防包括六个部分,考虑六者之间的关联性,选择生活场景作为可视化输出语境,运用勤洗手、外出戴口罩、隔离在家、多运动多休息、不与动物接触以及医院图形语言表示六步措施,将其作为单独的空间进行设计构建,既可作为单独的个体,也可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颜色选择使用明度较高的纯色,可以很好地吸引用户注意力。运用模块突出信息主题,让用户在获取信息时更加直观,降低用户信息认知负荷。
(三)基于交互体验的新冠肺炎信息可视化小程序设计
现有的医疗类应用进行科普阅读时需要用户先进行登录注册,再进入对应的操作界面,方可进行科普内容阅读,操作复杂、易用性差、界面视觉复杂的缺点促使许多用户直接放弃这一功能。结合已有设计以及调研分析提出基于交互体验的新冠肺炎信息可视化小程序的优化方向。在交互体验操作上,简化操作流程,避免多个页面跳转,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功能布局应简单明确,信息排布简洁明了。视觉展现方面,以简洁的界面设计为主,因为可视化内容已经较为复杂,弱化界面布局使用户能够清晰获取信息。进行设计时避免风格杂乱,不同风格的图形、图标、字体运用混乱的情况,保持界面风格统一,通过对比突出重点信息,以及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结合上述分析以及设计目的进行信息架构设计,如图5,在信息架构中,只在医疗信息部分设计了二级导航,其他部分均是同一层级的并列关系,保证用户在小范围的区域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思考,从而创造流畅的阅读体验。
通过信息架构设计新冠肺炎科普信息可视化小程序,小程序低保真图如图6,高保真界面效果如图7。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点击进入小程序,首页新冠肺炎科普的五个方面,可以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具体信息,通过点击不同区域进行页面跳转,页面层级之间没有其他干扰,菜单栏为底部抽屉式弹出设计,在不需要时不会对用户造成视觉干扰,五个信息可视化版块采用全景式布局,使用者通过滑动屏幕进行信息浏览,点击不同的区域反馈相应医疗信息并且结合动态图形设计,使可视化图形富有动感,打破传统静态图形的局限性,激发用户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医疗科普学习不再单向、被动。
交互体验式新冠肺炎科普小程序区别于其他医疗科普的最主要特点,依托触控技术来实现其交互功能,通过各种手势交互实现信息输出的功能。以新冠肺炎预防科普为例,展示新冠肺炎医疗科普的交互体验操作,如图8、9。
1.滑动:用户在进入预防科普页面之后,通过点按操作进入可视化科普界面,通过左右滑动浏览完整内容,通过滑动过程,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可视化信息内容,在后期学习中可以快速转到对应区域,提高用户学习效率。
2.点击: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可视化信息中的不同区域,程序反馈相应的文字说明,版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透明图层既保证文字信息的可阅读性,也不会造成画面缺失,使画面更加丰富且有形式感。同时保证了在同一界面中操作的方便性,减少过度切换页面导致的疲惫感。
3.捏合拉伸:设计将小屏幕设备作为载体,会出现部分信息展示不清楚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捏合拉伸,进行画面的放大缩小,对局部信息进行观察,也可缩小整体画面观察完整效果。
4.拖移:在完成科普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不同组件的排列组合,形成有自己特点的可视化图形,如图10。相较于传统科普形式,用户具有更多的主观发挥空间,能够促使用户主动学习,且有利于后期在用户群体之间进行传播交流。与此同时,动态图形使画面更具动感,在道路上行走的人物和飘动的病毒细胞增强了科普的趣味性,带给用户更加生动新颖的阅读体验。
四、发展与展望
医疗健康与人类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该领域同交互体验与可视化技术跨学科的创新应用是大势所趋,设计风格和实践目标的变化对医疗科普传播产生重要影响,时下互联网与AI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传播媒介的约束,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完善,信息传递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与用户双方同维度的感官互动转而成为热点。
该设计模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与交互体验改善用户体验,但是提供的功能有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设计案例而言,信息局限于新冠肺炎科普,等疫情结束之后,用户需求会开始降低,用户黏性也会减少,因此可以考虑模块化体系构建,在系统内部构建医疗科普模块体系,用户通过输入医疗科普方向进行系统指引学习,结合不同的用户交互操作进行差异化的信息反馈,对于用户而言,独特的信息组合优化其体验感,对于信息传递而言,同一医疗科普信息由于不同用户操作习惯的差异性,生成的可视化科普图形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丰富了医疗科普形式多样性。在交互模式上,也可考虑游戏式体验和沉浸式交互体验,弱化科普学习概念,在交互体验过程中,用户通过系统指引逐步深入探索了解相关科普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医疗科普知识的学习。
总结
随着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互体验与可视化信息方式逐渐占据信息传递主导地位。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医疗科普传播不够重视,存在科普信息供给和民众获取需求不对称、知识供给方式和民众获取能力不对称两大现实困境。面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如何使专业的医疗知识能够更加通俗易懂?如何使医疗科普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医疗科普为切入点,从交互体验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与表现,赋予其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田媛.医疗领域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2】郭弈妤,张凌浩.面向老年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界面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19):28-30.
【3】付心仪,刘世霞,徐迎庆.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与思考【J】.装饰,2017(04):16-19.
【4】韦艳丽,孙虹,王松琴,王磊.K12教育APP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01):138-141.
【5】檀鵬,王熳,付铁明,纪毅.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文化遗产类AR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20,(5)1-7.
【6】卢智慧,任雅芳,刘娜.信息可视化图表设计发展趋势的初步探究【J】.大众文艺,2018(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