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

2021-03-11 07:15房欲飞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1年3期
关键词:冬令营豆沙红糖

房欲飞

前天下午,妹妹突然在微信群里发了两张回娘家吃饭的图片。除了熟悉的家乡菜之外,还有两种馅料的包子,一种是萝卜丝的,一种是赤豆沙的,仿佛突然闻到童年熟悉的味道,我一下子特别馋,就开玩笑地说,给我快递过来吧。妹妹一口答应,转身就告诉了母亲。

次日一早跟母亲通电话,母亲迫不及待地跟我说起包子的事情,说知道我饮食清淡,想确认一下萝卜馅里要不要放酱油,放蒜还是放葱;豆沙馅里要不要放糖,放的话是放白糖还是红糖,要不要用枣泥代替糖;豆沙里要不要再掺点其他东西,比如花生什么的……

确认完毕,又很抱歉地说可惜现在快递停了,真没办法,不知道过了春节再寄来会不会让我等得太急.....

听母亲事无巨细地说着这件事,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是不平静。这就是母亲,操了半辈子心,把我们一个个养大,眼看着我们一个个离巢飞走,再不舍也不打扰我们的生活,怕给我们添麻烦,最担心的不是我们没空理她,而是怕不再有机会爱我们,我们让她帮忙做点什么事,都激动得不行,恨不得立马就把领来的任务做好,让我们开心。

心里这么感慨着,嘴上却怎么也表達不出来,可能是从小没有学习这种表达,或者从小被寄养的经历让我跟母亲之间有所隔阂。从小到大,我都没跟母亲表达过自己的感情,连写信都不习惯表达。

但我自己做了母亲以后,跟自己的女儿表达感情就很顺畅,“妈妈爱你”这类的话说出来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每天都会拥抱女儿,进行各种肢体亲密接触。

虽然母亲不会计较这些,她更关注是她能不能给我们更好的爱,我们交代她做的事情能不能做好,至于我们是不是感激她、爱她,似乎都不是她所担心的。内心那种难以突破的情感表达,让我替母亲感到不公平。其实,何止是情感表达,想想自己做了母亲后,一直对女儿各种呵护照顾,一天不见她就挂念,在一起时更是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但除了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很少对母亲这么牵肠挂肚过。

记得女儿有一次单独去外地参加冬令营,她到火车站就跟着接站的老师走了,不让我跟着。第一次这样放手,欣慰她渐渐长大的同时,心里很是失落,尤其是她在冬令营乐不思蜀,连电话都懒得给我打,好不容易打个电话说完该说的话就急着挂断时,真是惆怅又无奈。

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更好地分离。以前对这句话很赞赏,现在轮到自己了,才发现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母亲经历分离煎熬的过程。只是偶尔几天不见女儿我还非常失落,不知道母亲把我们一个个送出嫁又把弟弟送出国后,是怎样的一种惆怅……

但对此,母亲从来没有表达过,每次我们打电话过去,她总是告诉我们这也好那也好,万一有什么不好,我们一般都是不知道的。有一次母亲被车撞伤了肋骨,我们一直都不知道,后来快好时父亲才告诉我们,母亲还埋怨了父亲半天。

母亲自己一直省吃俭用,这不舍得买那不舍得穿,有点好东西,总想着留给我们。这次要给我做豆沙包,说到用红糖,她就很激动地告诉我,弟弟从南亚带给她的红糖质量好,正好可以放进去。

想到这里,心里都有点发酸,不知道我的女儿长大嫁出去之后,我的感受是什么。也许,到时候再惆怅,我也和母亲一样,不会轻易打扰女儿的生活,给她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然后随时等着有机会为她做事,看到她幸福就心满意足。

不禁想起在作家好友小桥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母爱是一代又一代重复的辜负。辜负与被辜负之间,也许都没什么好说的,再多的反哺,都无法报偿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和哺乳养育的付出,安然享受被爱的过程就是让母亲欣慰的选择。

以后,还是多给母亲打打电话,虽然被辜负者永远无怨无悔,但努力让辜负少一点,才不枉母女一场吧。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出版多部育儿专著。)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冬令营豆沙红糖
褪色的红糖水
一道冬令营问题赏析(二)
一道冬令营问题赏析(一)
快乐冬令营 传统中国年
老人多吃红糖可延年益寿
古方红糖没那么神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