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龙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06400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唯一的出路。绿色施工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建筑领域,转变企业发展观念,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理念[1]。
城市地下管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为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 都需要面对大量的土方施工。很多施工方案对环境保护问题考虑不周,在实施过程中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些城市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准备、 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没有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不足。 同时,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2]。
施工中没有对建筑材料、 设备和人员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这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还会造成建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 此外,不当的施工行为还会引起过多的噪声和扬尘,严重破坏城市环境。
在对施工可行性、施工成本、材料使用、能源使用、 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等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模拟施工过程并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3 D动画模型可以帮助项目参与者完整、快速、准确地获得项目信息。 对集成管廊和视觉移动的复杂目标进行真实的高级建模, 可以帮助构建者更加有效地管理施工。
目前, 地下综合管廊的视觉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对管廊内壁上的孔进行灌浆密封,密封质量和灌浆的均匀性难以得到保证。
可调节的管廊内壁螺栓孔橡胶塞(如图1 所示)具有无毒、耐腐蚀、防水、轻便的特点,在熔化、故障和破裂时不会膨胀。 将该橡胶塞插入内壁的拉丝孔中,用橡胶锤将其与管廊固定在一起,以确保靠在管廊内壁上的拉紧螺钉与孔完全对齐。 与传统的构造方法相比, 采用此项环境友好型技术可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孔洞堵塞效率[3]。
图1 橡胶皮塞
在施工现场安装空气监测系统, 保持24 h 全天候连续监测; 将监测数据传输到3D 减尘系统中进行分析,并对超出标准的项目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该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扬尘、改善施工环境。该系统可以测量温度、湿度、PM2.5、PM10、风强、风向、噪声、有害气体等,并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结果,并与3D 抑尘装置联动工作。
通常情况下, 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场地有限,不适宜采用大边坡开挖的施工方法。 如果使用钻孔桩作为支撑,则内部支撑的数量大、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
组合式支护技术采用垫片、斜桩支撑加钻孔的方式,具有增量开发和安装钻孔桩支撑的小空间的优势。 这种支撑技术可靠实用,成本合理,有助于减少开挖量和回填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土壤的干扰并保护自然环境。
明挖预制拼装法是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地下管道施工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方法是最成熟、最先进的方法,需要很高的施工技术。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准备工作很多、很复杂,但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利于环境保护。
明挖现浇法是我国常见的地下管廊施工方法之一,在开挖段加载后,将管道结构回填至地面,然后进行二次回填。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于实施并且施工成本低,缺点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疏通交通。 该方法仅适用于平原和相对平坦地区的城市。
盾构法就是在施工之前使用防护罩保护地下结构。 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地下施工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任何操作都在特殊的屏蔽结构下进行。 使用这种方法,施工人员必须弄清地下水的状况,并有效排除沉降的可能性。 该施工方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
强化绿色施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营造绿色施工氛围,以强化全体员工的绿色施工意识。
通过制订激励措施,将绿色施工目标地合理划分给施工团队,并鼓励施工团队积极引入绿色施工技术,并向积极创新、引入绿色施工技术的人员提供特殊的经济奖励[4]。
绿色建筑系统的建立是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 当人们的意识形态尚未达到合理的认识水平时,有必要依靠政府机构的参与和领导,以及现实的法规来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市场法规。 为了产生强大的自上而下的动力,可以刺激自下而上的积极反应。 开始项目之前,请仔细考虑绿色建筑规划,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绿色建筑管理系统,确定负责每个要素和职责的人员;设定绿色建筑目标,并且绿色建筑目标设定必须与公司管理级别和基本数据保持一致。 绿色建筑目标必须经过全面衡量,并且将目标分解到整个建筑过程中。
绿色施工技术已成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改善项目质量、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积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