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必
2021年的第一天,比亚迪汽车正式发布品牌全新标识,应用于国内乘用车市场。尽管车标主体并没改变,但整体的时尚感和质感都提升了不少。更改车标的一个月后,比亚迪透露消息,表示正在打造高端品牌,计划于一到两年后正式对外推出。看来,这家本土汽车品牌“洗心革面”的决心不小。
发展到一定程度,被品牌名称和LOGO卡住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就是一个例子。仅仅是“比亚迪”这个名字,就能把国人的记忆拉回到十几年前,想起那个以起洋名为时尚的年代。随着近几年品质与销量一路看涨,比亚迪俨然已是本土汽车巨头之一,浏览一圈汽车论坛,替比亚迪不土不洋的品牌形象操碎心的网友不在少数——“土味”十足的车标是不改不行了。
操碎心的不仅仅是网上的“自来水”们,还有被戏称为“情商不高理工男”的管理者们。目前的比亚迪显然不只想靠便宜的价格攻占下沉市场,还想用一系列组合操作去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可除了提升硬件,也要有足够诱人的软包装才有“涨价”的底气。原来的“魔幻车头”颜值不够?比亚迪挖来奥迪首席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此后的新车基本都用上了“龙脸”的造型,车型从此好看了起来;想走高端路线,奈何车标太丑?原来高饱和度的红色闭合车标摇身一变,银灰色金属质感标确实将整个车的档次追回来不少。但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不买账:“除非它改名换标,否则不考虑买比亚迪。”
蓝色的比亚迪“宋”系列,车型出自比亚迪新任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之手。 图/ 比亚迪汽车
很多人都想问:企业起一个不影响自身发展的品牌名就这么难吗?
起名字确实是个技术活,给小孩起名字不仅要查字典,还要翻《诗经》《楚辞》。起个品牌名同样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因时制宜的时代需求。
回看比亚迪集团的发家史,也不能怪罪这个尴尬的名字。比亚迪是在1995年做电子材料起家的,最开始闯荡江湖的名字还是“亚迪”。
江湖传闻,创业初期的王传福为了推销产品四处跑展会,而展位按照字母排序,亚迪只能排到非常靠后的位置。王传福思来想去,没有曝光度可不行啊。于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展位,干脆在亚迪前面加一个“比”,从此亚迪就冠上了一个非常靠前的“姓氏”。
如果此事为真,那么比亚迪这个名字在企业最初的发展阶段,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好的展位,可谓功不可没。同时比亚迪这个在汉语世界读起来略显拗口的名字,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或许还有那么几分洋气的国际范儿。
信达雅”的车牌翻译——奔驰。 图/ 梅赛德斯- 奔驰
比亞迪老车标“撞脸”宝马
后来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军汽车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地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土洋结合的风格仿佛刻在了比亚迪的基因里,蓝天白云的车标,相似的配色,纯属巧合的雷同,直接“撞脸”宝马。
显然,宝马比比亚迪更熟悉品牌起名的艺术。现在提到“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或者“巴依尔”这样难念又没有具体意义的名字,相信大部分人会感到相当陌生,但这就是宝马汽车品牌原有的含义和英译名。后来根据B.M.W的缩写改名“宝马”后,它才在中国打开了市场。可见,不管是中文改英文,还是字母改中文,改好了就是分分钟提升档次的事。
相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名车品牌上。现在提到“宾士”,你还知道指的是哪一款名车吗?也不怪我们听到会有点蒙,因为这个名字最开始是由Benz的粤语音再加工出来的。
最开始“宾士”引进到中国时还有人用谐音调侃是“笨死”。后来这家德国公司正式注册“奔驰”商标,会中文的人一听,轻轻松松就知道这产品是干什么的,还能想象坐在跑车里哼起“随风奔驰自由是方向”的场面,不住拍手称好。
汉语的博大精深在品牌命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发音,稍加改动可能就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心旷神怡,一不小心就是“笨死”“奔死”这样的不祥之语。同样质量的产品,缺少品牌联想,在内心精神层面感受到的认可还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确实喜欢讨口彩,去哪里都要说“吉祥话”,可即便外国品牌来到中国不追求信达雅,我们还是对这些洋名字有不少的包容度。
比如著名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Adidas),耐克(Nike),甚至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名称含义的安德玛(Under Armour)都只照搬了品牌的英译名。但这不妨碍消费者进门看到简洁流畅又具有知名度的LOGO,具有设计感的专卖店,感受所谓的“科技融入生活从运动开始”。最绝的是它藏在衣服兜里的价签,仿佛循循善诱:“贵的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买就完事。”
起个洋名,迅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既新鲜又有距离感的品牌初印象,这一做法早就被国外的厂商玩过一轮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深谙这种营销手段的可不止中国企业。
渴望国际化,确实反映了品牌在某个时间段想打开市场的真实需求,而国际化路上最简单的事情,是认真起一个本国人听了觉得洋气的名字。
比如那个丹麦人看了摇头,美国人听了不明觉厉的品牌H?agen-Dazs(哈根达斯)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只是顶着欧洲名的美国品牌。
因为在当时美国人心目中,北欧的冰激凌是高端美味的代表,与其大费周章真正运营一家丹麦企业,不如用造词法。不管你欧洲人信不信这是欧洲品牌,只要消费者相信就够了。
打造英伦风的韩国品牌Teenie Weenie。 图/ Teenie Weenie
风水轮流转,那个美国人听了摇头,亚洲人听了喜欢的服装品牌Teenie Weenie已经退出韩国市场,被收购变成了一只“中国熊”。
地道美国品牌哈根达斯。 图/ 哈根达斯
这家韩装品牌主打英伦校园风,从命名到产品设计,都营造着高端的品牌氛围,迅速成为众多女生心里的“梦中情衣”,穿在学校里走一圈都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但你可千万别真的穿去了英伦校园,因为Teenie Weeni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就是广东话里“牙签仔”的意思。
破除了这些人造的玫瑰色滤镜,物极必反的效应出现了,过度营销和透支品牌商标的价值,最终只会把企业自己逼到进退维谷的窘境。
渴望外国商品,确实代表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的心理。平心而论,在当时,我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外国产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体验,也带来了以完整产业链与技术为支撑的品质感。
国产货安上外国名、贴上洋标签,外国的文字符号一来照顾了消费者的面子,二来给自己打开了市场,三来沾上了品牌溢价的光。所以才有“美特斯邦威”这类妥妥的国产服装品牌选择国际化的外国名,各大厂商在电视的头版头条滚动宣传“中X合资”,就连润喉糖都请来国际球星为产品代言,这样的商品,即便是贵一些都有人买单。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低没好货,四舍五入翻译一下就成了“贵的都是对的”。
这些营销招数在当时确实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毕竟在我们小时候,麦当劳、肯德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在那里过上一次生日都可以成为同学圈里一个不得了的新闻。后来一系列国产快餐诸如德克士、华莱士也应运而生,纷纷往外国名字上靠。
你甚至只要下楼转转,就能走在米兰风情街上,左边是打折促销的“N”字鞋,右边是天天清仓甩卖的“华伦天奴”,挪两步就从“塞纳河”来到了“莱茵河畔”。这些洋地名曾在全国各地风行一时,可能你现在住的“荣邦城”,曾用名“西雅图”,楼下的那湾人造河道,过去叫“威尼斯河”,出门左转农业路上就有一家“好莱坞公寓”,现在也渐渐变成了“好来公寓”。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的魔幻外国景点村。
估计外国人来中国溜达一圈,那种令人迷惑的魔幻现实感,就和我们看到外国人衣服上印着我们不认识的汉字相差无几。
将洋名和“质量”的画等号的时代正在过去,“洋”所带来的流量红利和质量信任正在减少。那些曾经因为“洋”而帶来的品牌溢价也逐渐降低,甚至在消费者知道眼前这不过又是某家公司“披着洋皮”卖着与实际价值不相符的商品时,心中还会产生厌恶。
当品牌不能再靠着洋名的“金字招牌”赚钱,“由洋还土”可能是适者生存的重要战略转变。那些洋气了十多年的品牌突然收割不动中国市场了,这些“西名东渐”的品牌开始水土不服、被市场批评和抵触。是时候寻求改变,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诚意了。
在本土化这一点上,金拱门(麦当劳中国)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绝对是最出圈的一个。
麦当劳公司仅仅靠着商标的更改就得到了全网的热议,这波改名营销做得相当到位。不知道是谁想出“金拱门”这个十分接地气又生动形象的名字,“反差萌”之外还带一点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色彩。
在这次的全网调侃中,也有一些品牌被拖进了战场,不少人建议“星巴克”改名“白毛女咖啡”,“肯德基”更名“开封菜”等等。
不仅是外国品牌在朝着融入中国市场努力,随着国货的崛起和国潮热的升温,从前的李宁服装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潮牌“中国李宁”让你高攀不起。
李子柒的视频火到外网,“茶颜悦色”也成了新一代的打卡必去和超级IP,有人专门跑去长沙一尝究竟。还有号称要打造“中国美食迪士尼”的“文和友”,对标迪士尼看中的是它的规模而不是它背后代表的美国文化——从中国传统的餐饮文化入手,喜欢小龙虾、臭豆腐的朋友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乐园”。
那些还在“假洋名”路上一意孤行,又没能走出自己路子的品牌,不是已经倒闭,就是正在倒闭的路上。而那些在和洋品牌竞争中坚持下来的国产品牌,在重视商品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后疫情时代”,它们的闪光点又渐渐被国内消费者挖掘出来。再结合一两个能打动国人的情怀切入点,可能又会掀起一阵“文艺复兴”的怀旧热潮。
中国李宁“日进斗金”系列商品,价格称得上“斗金”。图/ 李宁官方微博
中国消费者不是不喜欢大IP了,只是见了太多假的洋IP,对一些抄来就用的“洋名”渐渐脱敏而已。除掉那些花里胡哨的,一个品牌真正剩下什么才是国人更加关心的东西。当年靠洋名字收获的眼缘、走过的捷径,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若干年后,加倍奉还。
本文转载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