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岩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教育公平。然而部分地区由于经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难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差距。文章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旨在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公平;路径
一、教育公平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
教育公平需要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指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具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过程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结果公平是指是教育者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模式,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保证教学工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利用各类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展全方位的教学工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核心,保证教育工作的个性化,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不同地区教育工作的发展差距。
(三)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首先,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家要积极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长远发展。现阶段,教育部门应当积极解决以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工作的均衡。其次,教育信息化能够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在以往的高中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弱。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再次,教育信息化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线解决学生学存在的问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目前我国高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高中学校在开展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很多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软硬件设备比较陈旧,学校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投入较少,导致了教育信息化推广工作困难重重,东西部与城乡的教育差距较大。同时,资金持续保障不足。随着一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很多新增设备需要更多的管理维护费用。当地政府在推广信息化项目时,往往一次性配备相应的设备,没有承担后期的运营管理费用,只能由学校所在地的基层政府承担,但是基层政府经费有限,导致一些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利用率不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益。
另外,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工作对政府财政依赖程度过度高,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来自上级拨款,没有其他筹资渠道,对政府财政依赖程度过高,导致信息化建设经费长期不足,难以维持后期的项目推广。
(二)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首先,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地区的高中院校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当地政府缺乏对城乡一体化教育的足够重视,投入资源较少,没有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信息化教学体系和管理标准不完善,教师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不强。
其次,学校的教学改革力度不足,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性。在推广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然而由于教学管理机制的僵化,一些学校仅仅根据主观经验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工作,相关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执行效果不理想,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
(三)缺乏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想要切实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各地区教育资源和发展程度的差距,就要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然而一些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又缺乏相应的共享渠道,长期得不到优质资源的支持,难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另外,目前我國教育市场供给存在问题,一些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无法形成相互补充的资源配置模式。
(四)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地区的高中教师由于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观念意识不到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目前,我国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缺乏连续性,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没有足够的教育培训资源,导致一些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心,只能根据主观教学经验对资源进行简单利用,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另外,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学条件艰苦,资金缺乏,教师队伍流动较大,教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差距较大,影响了信息化教学效果。
三、借助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教育体制
首先,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程度,积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把教育公平放在首位,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把教学改革任务纳入到总体规划中。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发展需求,制定长远的规划,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先进理念为指导,推进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其次,要积极整合并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教育部门要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解决各县市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而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强统筹管理,合理分配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并且要建立健全服务支撑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相应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要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进行完善的成果评估。各地教育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成果纳入到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信息化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建设、教学实际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惩,从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重视程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监管体系,保障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
(二)加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力度
各级教育部门要将信息化建设经费进行统一管理,要保障教育经费能够满足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教育均衡为导向,增加财政投入对基层地区教育的倾斜程度,根据财政经费的实际情况,实行分档、分类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支持机制。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去,坚持试点示范引领,探索城镇学校、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的新方式,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三)完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模式
各地区的学校要共同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由教育部门主导,围绕课题、课程进行平台建设,并提供集体调研的技术支持。教师应当充分借鉴先进院校的成熟信息化教学经验,将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进一步完善网络学习空间、智能教育app等教学工具的应用方式,并探索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各级政府要通过购买教育服务、委托社会力量的方式,为一些学校引进完善的教育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来完善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市场发展机制。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首先,各类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养,要尽可能缩小教育差距。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考核培训制度,聘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且要注重培训工作的质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要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调整教学理念,掌握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巧,避免教学工作的形式化。
其次,要加强教师的网络研究工作。各类院校要通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要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利用校园数字化的模式,通过名师引领和指导促进各级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提升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应当调整教师薪资制度,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提供相应的生活补助政策,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信息化教师团队。
再次,教师应当调整教学理念,树立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思维,积极通过各类平台学习相关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需求,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各学科的教学工作,要为学生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在当前时代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解决部分地区学校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等问题。同时,教师应当调整教学理念,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技巧,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完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李赐平,肖琴.均等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差距根源与改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0(02):17-22.
韩雪婧,安涛.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主题和发展现状的可视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04):66-72.
雷励华.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2):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