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杨茂川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纪念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时代发展的路标,纪念馆需要利用好自身独特的空间叙事能力与精神影响力,完成空间的更新与创新。文章通过分析当代纪念馆的叙事变迁以及时代冲击下面临的挑战,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节奏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并且引入非线性叙事结构。探究空间叙事的多维度设计。为当代纪念馆空间的设计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纪念馆空间叙事叙事设计非线性叙事多维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90-03
引言
纪念馆属于博物馆的范畴,是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杰出人物、遗址遗迹的建筑物,《博物馆建筑设计》将纪念馆分为了历史事件纪念馆、名人纪念馆和名人故居三大类,与一般博物馆不同的是,纪念空间拥有明确的纪念主体,即要纪念的人或事件及它们所象征的某种精神,而其特有的“纪念”特性使得空间的精神影响力往往成为评价一个纪念馆是否成功的标志,一个好的空间叙事设计对于当代纪念馆来说尤为重要。
一、纪念馆的叙事变迁
(一)叙事主题的变迁
“从方法论层面加以解析,空间叙事设计可简述为空间故事解读及主题立意分析一构筑符号语言转化一具体空间形式表现山”,即明确叙事主题是做好空间叙事的第一步。在纪念馆空间中,叙事主题即纪念主题,奠定了整个空间的纪念基调,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恰当地确立主题思想是纪念性建筑创作的点睛所在【2】”。现今纪念馆的纪念内容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改变,纪念空间的功能在逐渐拓展与丰富,在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纪念性建筑正在经历“纪念性主题从宏大叙事到世俗化,纪念性精神从威权主义到自由平等,纪念性形态从崇高化到人性化【3】”的变化。从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带有明确政治导向的纪念性空间,到八十年代之后纪念性空间中逐渐弱化的政治观念与增强的人文精神,不难看出,当代纪念馆的纪念主体范围在扩展,空间叙事主题也随之变迁。
(二)叙事目的的变迁
纪念馆的建造目的就是利用空间传达纪念性情感,但随着纪念主体的扩展,当代纪念馆所表达的纪念情感逐渐多元化发展,歌颂、缅怀、伤痛、抚慰、敬仰、哀悼等,叙事的目的不再只是事件的精简与串联,而是希望创造更丰富的空间体验,使参观者产生直击心灵的深刻记忆。而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更是加速了叙事目的的变迁,“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传播模式采用的是香农与韦弗的线性模型:机构是信息传递者,藏品是信息,观众是信息接受者。自20世纪80年代新博物馆学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包容性、对话与参与【4】”。当代纪念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使得纪念内容以及观众与空间的关系都发生了转变,空间对叙事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既需要达到提高纪念信息传达效果的目的,也需要提高空间的沉浸度与参与感,引导人们产生对纪念主题的领悟与反思。
(三)叙事媒介的变迁
在纪念性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纪念馆建筑与内部空间本身就是首要的叙事媒介。从建筑媒介上来说,我国早期纪念馆建筑强调庄重威严,缺乏纪念的特点,而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纪念建筑,建筑造型本身就是纪念主题与情感的提炼,纪念叙事从看到建筑时便开始进行。从纪念馆内部空间上来说,早期多强调史实的展示陈列,依靠藏品、遗迹等内容在空间中进行历史还原,此时的叙事是依靠藏品、遗迹等作为节点串联而成,藏品成为空间中主要的叙事媒介。当代纪念馆叙事媒介丰富,不止局限于实际的藏品、遗迹、空间等,“人”也可以成为叙事设计的一部分,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非物之物”也能成为叙事的媒介。
(四)叙事结构的变迁
纪念馆的空間叙事主题、目的、媒介的变迁,势必会带来叙事行为即叙事方式的变迁,这样的影响也反映在叙事结构的变迁上。传统纪念馆空间是高高在上的,为了详细传达史实并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与尊重,叙事结构秩序、规整、严谨,常将历史故事投射到一条基础的线性情节基干中进行讲述。当代纪念馆社会角色发生转变,西方发达国家的纪念性建筑甚至己成为公众假日休闲的重要场所,此时人的意识增强,纪念馆也在试图打破规整单一的叙事结构,弱化故事的时间顺序,突出重要情节节点,强化纪念情感的变化,使叙事空间流动性大大增强。但是,“在这种多线索交织行进的网状结构中,故事时间并没有被取消,叙述话语依然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所以,虽然展现了空间化的倾向,但仍属复杂线性叙事范畴【5】”。
二、当代纪念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形式同质化
在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有不同纪念主题的纪念馆,但传统纪念馆从纪念模式到空间布局,往往都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存在大量庄严、肃穆的轴对称式布局结构;其次,对于不同的纪念主体,以及不同纪念地的地域特征,都很少进行区分设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条件,我们现在对纪念性主题的表现大多还是呈现出较相似的特征【6】。”;并且,纪念馆空间中对于情感的表现手法较为单一,大多数盲目地追求大体量、大尺度带来的永恒、神圣、崇高和伟大,叙事方式也多选择宏观的角度进行综合叙述,且较少对纪念中的多条故事线进行发散设计,导致空间传达的纪念信息虽完整,但总体体验较为单调。
纪念馆不只是单纯的储存、展示物理信息的容器,也是能承载历史记忆、时代精神、社会文化、人性与感情等心理信息的空间。传统纪念馆同质化的展陈形式、空间布局、纪念主题设计与情感表达方式,产生的空间精神影响力较弱,丧失了纪念空间的建造意义,在时代发展进程中逐渐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
(二)新媒体技术冲击
20世纪90年代起的互联网发展对整个社会进行了立体重塑,也对原本的博物馆模式发起了挑战。近年来数字纪念馆、“云展览”等展示模式的出现,和新冠疫情影响下线上展示的推广,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纪念馆带来了冲击。线上展览独有的“观看的便捷性、内容的易更迭性、信息的高传播性”,不免让人反思当今实体纪念馆存在的意义。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会导致人们对实体纪念馆的情感被削弱、导致实体纪念馆的消亡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以“疫情终将过去,但记忆应当永存”为主题的“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馆”云展览的策展人苏丹教授,在一次线下交流会中也提到了:“云模式只能让人了解理念,但是感动你身体的东西在空间”。实体空间比起虚拟空间,最大的优势在于更易通过身体体验达到情感共鸣与记忆,但显然单调的展示空间不能够把握住这种优势,虚实结合更能拓展纪念馆空间的叙事情境感受,在物理意义的空间中对人体和感知上,实现了“空间游牧”状态【7】。那么,当代线下纪念馆就更需要对空间叙事设计进行多维度的思路发散,设计顺应时代发展的纪念空间。
三、当代纪念馆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方法
纪念馆是过去的延续,是历史的映射,其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使得纪念馆建筑的发展进程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当代纪念馆空间,在时代的支持下必然拥有更大的创新机会与发展空间。于是当代设计师需要进行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利用时代的优势借助观众的参与,做出与传统纪念馆、数字纪念馆区别的差异化设计。空间叙事设计作为指导空间体验设计的主要有效手段,与纪念馆空间动线的安排、空间结构的设计以及空间体验的沉浸度等都息息相关,对纪念信息、纪念主题、价值倾向、教育理念的传达产生重要影响。对纪念馆进行多维度的空间叙事设计,寻找当代纪念馆设计更新与创新的更多可能。
(一)叙述人称
《叙述学词典》中对叙述人称的解释是:叙述者与被叙故事之间的一组关系,通常是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间做出区分。
1.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以营造沉浸体验:一般来说,空间参观者以第三人称介入叙事空间,能较为冷静地获取纪念信息,这种模式符合传统纪念馆重视历史信息的完整展示与传达的基本特点。但当代纪念馆强调调动参观者的情感思维,给予参观者信任、自由与选择权。这种需求下,纪念馆空间开始追求沉浸式体验,让体验者同时成为叙事文本的一部分,以第一人称体验视角介入空间叙事,感受“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甚至是多个叙述人称的并置与切换,利用叙事人称的多样性,进行多维度的空间叙事设计。
多重第一人称叙述法是第一人称叙述法之一,叙述中的“我”多达三个以上,也就是多个角色。例如,一个灾难类纪念事件的叙事文本中会存在受难者、加害者、见证者及其他人群等多种人物角色,不同的人物角色在同一件历史事件中会拥有不同的故事线索。也就是说,以第一人称视角介入空间体验时可以通过角色的切换来影响空间叙事设计。
2.第一人称叙事中的角色并置:如图1-a所示,借助角色的切换,在一个空间中叙事文本能存在多个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线。这些故事线可以直接依照时间发展中人物出现的顺序进行并置布局,也能在合适的节点进行情節关联,使参观者在一定时间内将自己完全代入某个角色,进行一个事件发展过程的完整体验。例如在人物型纪念馆中,可以将主要人物故事设置为完整的主体验动线,配合对主要人物产生重要影响的次要人物故事线进行空间的分支动线设计,这些不同的故事线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在人物互相产生重大影响的情节可以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关联与呼应。利用多重第一人称,形成多变的空间体验动线,借用不同的角色对人物进行多方位的解读,令参观者对纪念人物主体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感悟。
3.第一人称叙事中的角色切换:在事件型纪念馆中,也可以以事件重要节点为依托,如图1-b,重点强调在一件事上的多个人物的不同故事线,在情节发展的高潮或是事件转折的重要节点,抑或是事件中某一重要的、具有争议的选择节点,利用短时间内的角色切换,使参观者对这一纪念事件有更多维度的理解,产生多维度的体验与记忆。具体的空间设计方法可以为,选取2-3个事件高潮空间(如点P)为中心进行发散式设计,利用不同的角色切换产生空间动线的扩散,参观者可以进行空间体验的自由选择,若对这个事件感兴趣就可以利用多重第一人称的选择,多维度地逐渐解读事件。同样可以对不同角色故事线中交汇的部分进行重复的动线设计,起到强调或警示作用,这样不论是在空间体验方面还是在故事内容方面,都加强了重点事件情节的渲染,使得纪念馆体验过程自然地产生冲突与高潮。
(二)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代表观察故事时的角度,在空间叙事设计中我们提到的叙事视角往往含有创作者的叙事视角和参观者的叙事视角两种解读。
1.不同视角的结合以产生对比反差:叙述视角决定了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将叙事视角分为了两大类,一是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外的“外视角”,及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的“内视角”。在空间叙事设计中,内外视角模式各有所长,虽还拥有许多不同的细分视角,但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外视角更易客观表述事实,而内视角更易产生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展览中常见的“博学家与亲历者【8】”的视角搭配已成为经典的视角搭配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外视角与内视角的配合,使参观者既能拥有全知视角体验,也能偶尔进入身临其境的状态,使空间既有统一中心,又能产生对比反差。
2.内外视角的立体结合:今天,许多展览已经熟练应用外视角组织叙事结构、内视角营造场景体验的搭配设计模式,但这种模式下的叙事视角与空间设计结合的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叙事视角切换与多视角并置在空间结构上的独特优势。在当代纪念馆空间叙事中,内外视角的结合模式能不能更立体化、空间化呢?
如图2所示,外视角与内视角的故事线在空间中的结合模式可以不局限于历时性的线性展示,设计出水平与垂直共存的立体化视角绕行,产生共时性的叙事网络,打破时间顺序与空间结构的限制,使参观者从“空间”上而不是从“顺序”上理解故事内容与纪念主题。具体空间设计方法可以为,将中心空间进行多人物的、局限的内视角体验设计,提高参观者对纪念内容的理解与对纪念空间的沉浸度,进而再转入绕行中心空间分布的外视角体验,给予参观者一个整合、反思、升华、记忆的过程。同时,这样的叙事网络可以结合空间界面的封闭与开放进行设计,例如处于外视角模式下的参观者对于视角的全知,不仅包含对纪念主体的整体故事线的全知,还包含对处于内视角模式下的参观者的全知,即一部分参观者将成为空间中的被观察者,成为内视角叙事中的一部分。
3.流线交叉的多维视角:李德庚在《流动的博物馆》中对展览的“线性”进行了解读,认为若只是在一条参观流线中出现了过渡空间或场景切换,没有从本质上脱离平面化的线性空间概念,立体流线真正的特别之处在于当流线产生交错的时候。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外视角的全知视角中也包含了内视角”这一特点,产生每一次交叉都有不同视角体验的复合流线。例如图2中,对绕行到A点的外视角来说,是用仰视视角对B点进行观看,但绕行到C点之后再观看B点就转变为了俯视视角,而若能合理利用这样在交叉流线中的多维视角的转变,并配合纪念内容的辅助,纪念空间就能进一步营造出多维度的纪念体验。
(三)叙述节奏
叙述节奏其实就是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长度之比的关系,例如若叙述时间为零而故事时间无穷大时即为“省略”【9】。
1.恰当的叙述节奏以控制体验时间:空间中叙述的节奏控制着体验时间,体验时间的分配与空间动线设置的复杂程度,以及动线中叙事节点的数量、表现程度等互相影响。通常在宏观上谈论一个空间叙事文本的节奏,总会归为开头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尾的情节更迭布置,进而对高潮部分的空间采取“省略、停顿、压缩、延长【10】”等手法来拉长观众的体验时间与行动时间。在一般的线性叙事中,时间是单向的、一维的,相对应的对叙事节奏的设计与探讨都是在一个平面上、线性地完成的。在叙述人称与视角部分已经展现出了叙事文本结构从线性到网状、从网状到立体的一个发展变化,而我们在探讨叙述节奏在当代纪念馆空间中的多维度设计时还可考虑非线性叙事的空间状态
2.非线性叙事结构中的叙事节奏
(1)省略与跳跃:非线性叙事空间的空间结构必然是更流动的,空间的穿插也会自然产生许多过渡空间,利用过渡空间可以对叙事中可进行适当删减的故事线索进行省略设计。非线性叙事文本结构中,超文本结构的提出也给人以新的启发,参观者能在各个不同空间中自由来去之外,短时间内体验物理空间的骤升或骤降也是一种超文本链接形式,具体在设计中可以表现为在空间过渡中巧妙利用观光电梯等设备,例如图3所示中从A点快速降到B点,不仅产生了空间叙事的跳跃,也让人们用身体真实地感受到了空间的“超链接”。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跳跃必须结合叙事文本内容的切换,结合语境的改变;不然在参观者的体验角度来看依旧是线性叙事的。
(2)中断与叠加:在叙事中情感的渲染达到一定的高潮之后,可以选择给予人们平静与反思的空间,也可以对叙事直接进行中断设计,使动线停留在最震撼的部分,产生“零时间”或是“无穷时间”的体验。同时流动的空间给予参观者最大的自由度,例如参观者可以选择直接跳入下一个叙事空间之中,或是選择原路返回,选择原路返回所产生的叠加重复的动线又会对纪念情感起到进一步强调与深化的作用,并且由于参观者个体记忆已经产生了变化,二次体验也许还能与参观者碰撞出新的情感火花。
(3)压缩与延长:不同于单纯地对几个空间分别进行动线的曲折设计,在非线性空间叙事中的节奏的压缩与延长设计中,我们必须进行多维度的考量。意识流小说文本中就常常是基于某个触发点,以当下的事件为中心向周围发散意识再回收,各个叙事线索与事件之间表现出共时与并列的文本结构,而这个发散与回收的过程可以顺时缩短也可以无限延长。例如图3中的C点就是空间中的一个叙事结构中心,将这种并列的文本结构分散到垂直的空间结构中,便产生了故事时间的压缩与参观体验时间的延长。
本文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与叙述节奏三个方面所述的当代纪念馆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思路,根本目的都在于完善与强化当代纪念馆的叙事线条,以达到丰富纪念馆空间体验、提高空间沉浸度与吸引力、增强纪念精神的传播效果的结果。纪念馆本身独特的情感与精神属性,以及对于传达纪念主题与纪念精神的基本需求,使得其纪念性叙事文本的设计思路更强调心理体验,但碍于传统的科学技术与空间定式结构,空间叙事设计并没有使空间产生多元化的参观体验。而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利用好多维度的空间叙事设计,发散纪念馆空间的设计思路,才能发挥出纪念馆空间本身天然的叙事优势。
结语
我们对当代纪念馆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的探究并不是对传统一元化叙事的纪念馆空间模式的完全否定,而是弱化其曾经在我国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其归为多维度空间创作中的一个分支。当然,实际操作中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纪念馆对空间叙事的设计必各有取舍,本文提出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的方式方法以探讨当代纪念馆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希望能为当代纪念馆空间中的叙事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方向、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君,崔天剑.论现代纪念性空间叙事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7(10):86-88.
【2】腾美芳.当代纪念性建筑的多元化创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41.
【3】于利.纪念性建筑的变迁——以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为例【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2:I.
【4】童芳数字叙事:新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3):165.
【5】叶芸.结构的重组——叙事文本和建筑空间的对比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10:39.
【6】赵海翔.人造的路标——纪念性空间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前言.
【】孙金龙.泛缪斯、泛计划、泛设计!——博物馆叙事空间型态逻辑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9(19):102.
【8】李德庚.流动的博物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263.
【7】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9.
【10】唐正严情节叙事方式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8(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