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宜君 邱海东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一群反对“功能主义”以索特萨斯为代表的感性怪咖在意大利成立孟菲斯派,它的出现打破现代主义设计带来的单调乏味的生活,糅合了波普艺术以及装饰艺术等,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之一,其产生、发展和转变给设计界带来很深的思考和启迪。孟菲斯派的设计就如同是时代的“反叛者”,虽带来不一样的个性,但也同时具有局限性,因此设计师作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连结者,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纳孟菲斯派兼容并包原则,为设计的发展拓宽更广的思路而努力。
关键词:孟菲斯派反叛设计多元开放现代启迪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81-03
一、炫酷“反叛者”——孟菲斯派
(一)什么是孟菲斯派:哲学所言,实践出真知,对于艺术领域来说,设计活动的发展往往是通过设计风格和设计流派的演变、时间的推移以及历史的更替。而这些变化,则更好地促进了设计范畴、设计形态、设计形式、设计语言以及设计文化和设计美学的发展。其中孟菲斯派很好地展现了这一观点,由于意大利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造就了看似偶然出现的孟菲斯派设计,它由设计师索特萨斯为代表于1981年在意大利成立的,富有个性化的文化内涵,色彩高调而大胆,常常采用几何形式的自由构图,夹杂着童真的离经叛道,反对功能主义,打破传统的理性主义,成为时代的“反叛者”。王受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对孟菲斯派做了这样的描述:“是没有自己的形态和标志的百科全书,但却通过它的能力与生命描绘了打破过去,走向未来的百科全书。”孟菲斯派不仅仅只是一个设计流派,它更像是一场设计运动,是一种设计语言,宣扬一种敢于想象和推测,打破传统与陈规,改变历史潮流,大胆高调而又无所畏惧的设计态度。
(二)孟菲斯派的研究背景
1.社会政治与文化水平: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就美国而言,国内战争不断,社会喧闹不安,生活无法得以保证,混乱的社会局势增加了年轻人对抗传统的情绪,对主流文化的反对就逐渐演变为他们运动的目标,不仅仅是美国,法国的“五月风暴”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相继发生的社会运动,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渐渐开始试图摆脱现代主义的枷锁,对抗理性化模式,倡导多元化的时代。随着各国反主流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设计开始萌芽,孟菲斯派的产生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走向高潮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孟菲斯派是西方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个重要的产物,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现状反映,在此之前,现代主义设计在工业技术发展迅速的时候脱颖而出,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虽然现代主义简洁的审美在西方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中也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喜欢杂乱无章的生动,反对显而易见的统一模式。”此后,文丘里和其他设计师呼吁着大众对于建筑多重性以及装饰的关注,进而反对现代风格的设计,为孟菲斯派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设计文化的交流也带动孟菲斯派的诞生,也为孟菲斯派提供了理论依据。
2.經济发展与科学技术: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进入白热化,电器的广泛运用以及通讯事业的发展促使人类迎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的变革,带动着西方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世界的面貌,但是,由于冰冷的机器的发展,现代社会表现出来高度的理性化、科学化和机械化,机器渐渐成为社会的主宰,人们的思想、生活也开始变得模式化,同时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商业化拉动经济同步发展从而加大对产品的过度生产,但是,人们消费水平的能力无法满足产品的供给,所以供过应求,经济不涨反而停滞不前。到二战之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虽然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创造了便捷安逸的生活环境,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所以人们开始反思在这样背景下,更多的是应该转变观念,将目光从机器上移开,从战争中移开,转向为后工业社会人与人的服务型社会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人们开始反对一成不变的工业产品,抛弃工业社会机器化大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统一化的模式,改变理性化、机械化的生产状态,倡导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的模式,追求个性新奇的产品,打破传统,满足社会需求,带动经济的进步,使社会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带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物质条件背景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等都有所涉及,但总体来看,后现代主义涉及往往中带着一种历史隐喻性,充满着大量的装饰细节,追求独立的个性,多样的形式,否定现代主义的理性化,试图建立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设计主义的发展往往都带有必然与肯定性,不是所谓简单的个体。孟菲斯派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它的思想必然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渐渐形成专属自己的设计风格理念。
(三)孟菲斯派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哲学、文化艺术、美学领域进入到了反主流的局面,特别是在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意大利国内社会,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激进设计运动纷纷兴起,而这些先锋派设计师的实践活动均为孟菲斯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1980年12月,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约一大群设计师聚会,活动之中,香烟加酒精的催化作品,大量的设计师开始宣泄情绪,吐槽心中对于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不满,从而索特萨斯和其他七位设计师当即宣布成立孟菲斯小组,并约定在来年举办展览。到第二年的9月,孟菲斯小组在米兰的Arc'74展厅举办成立后的首次设计展,以高调用色,抽象图案以及夸张形式和奇特装饰展示了他们对于设计的看法以及对设计的方式,此次展览的成功也引发了大量的关注,给他们走进大众的机会。孟菲斯派成员之一乔治.索登更是称:“孟菲斯注定会成功的,它是分水岭,打开了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大门。”此后,孟菲斯派在设计史上掀起了不小的浪花,但是它的设计理念也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当时,也被很多人批评昂贵且不切实际,所以也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1985年,作为核心人物索特萨斯的离开,以及国际设计潮流的不断涌现,新现代主义设计回归主流,后现代主义设计也开始慢慢走向下坡路,最终在1988年,孟菲斯小组也宣布解散。
二、传统中继承——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孟菲斯”在历史上不仅是美国田纳西州著名的摇滚乐城市,而且还是埃及一座古老又神秘的文化古城,因此,把孟菲斯来命名设计小组,更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体现出孟菲斯派改造旧文明,连接新文明的宗旨。受到传统的装饰艺术与波普艺术影响的孟菲斯派,在设计中表现出一种通俗化的水平,打破现代主义中的和谐、纯粹的观念以及传统设计原则,实现对于旧文明改造的理想。
(一)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即流行艺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劳伦斯:艾洛威发表的《艺术与大众媒体》中提出的。他们继承达达主义的精神,不断挑战传统艺术的惯性思维,加强艺术的影响力,让艺术更加生活化,设计方式上强调形式化,采用强烈的色彩搭配,对图案、流行元素、卡通等进行重组转化,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细腻有序,并在商业社会中加入文化符合提升艺术概念的主题,追求一种大众化以及通俗化的趣味,使艺术创造发生了质的变化。波普艺术的特殊在于其有着相当长久的影响力,所以孟菲斯派借助波普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流行化的特点来反对现代主义的艺术性和纯粹性,通过继承波普艺术中高调的色彩与大胆的造型,呈现设计的活泼感与生机感,让人们感受轻松快乐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运用波普设计中一些奇思怪想的组合表现去打破现代主义的规范化、功能化。所以,波普艺术的设计理念以及表现形式都给孟菲斯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突破性的启发,设计中的装饰、色彩等方面都深深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影响。
(二)装饰艺术: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曾说过“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包豪斯作为现代主义的摇篮,它所追求的就是功能性,主张简洁,否定装饰的作用,将现代主义理性设计代替原来装饰设计。之后,在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设计师不在满足普遍的机械化生产,而是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探索,追求一种设计美感。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就促使装饰主义的复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冷漠设计风格的压抑,其中文丘里就认为,建筑不单单只是孤零零的独立存在,而是带有装饰性的物体,从而更加深入地表现装饰的作用。在设计中,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既可以满足人们审美的表现,还包含着深层次的含义,即在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内涵。孟菲斯风格就是诞生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之中,大胆的配色、不规则的几何元素代表着装饰主义的复苏,同时它也打破常规,积极从各种古老文化中吸收灵感。所以在装饰主义指引之下的孟菲斯派,在产品和家具的设计中运用这一观点,迎合装饰这一概念成为设计新理念中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新的观念,打造一种感性自由的生活方式,让设计充满趣味与装饰化。
三、反叛的设计——多元开放设计观
“我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是纯粹,折中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这是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所展现出来对于理性主义的否定。如果说把文丘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第一次冲击的话,孟菲斯则是冲向现代主义的第二浪潮,对于孟菲斯派来说,更是颠覆传统功能主义的设计观念,采用简单的几何、明快的色彩以及普通的材料来表达其極具开放风格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将不同的、个性的、怪趣的元素通过拼接和碰撞,让装饰不再成为一种罪恶,形成一种多元开放的设计理念。
(一)功能形式关系: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就是“形式追随功能”,而孟菲斯派极度反对这种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功能来了解设计的主体,主张多元的功能观,在设计中坚持一种感性的设计态度,实行自由自在的设计理念。曾有青年设计师称,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常规的角度对待设计不是孟菲斯派的一贯作风,他们更多的是以社会大众文化的心理去强调形式的功能,而不是功能的形式,设计之中应充分把握设计的形式内涵,使人们可以透过表面的形式了解其中的寓意和象征。
对于孟菲斯派的设计师们更是无视一切的设计模式,反对一切唯功能论,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创造一种多元开放的设计观念,将文化内涵以及个人风格全部融入设计之中,让过去的单一的功能实用品具备不一样的风格和美感,承载着更多的艺术特征,发展成为功能与形式并肩具备的艺术品。最能体现该理念的要数索特萨斯于1981年设计的“卡尔顿(Carlton)”书架,它是由作者突发奇想创作而来,外观的设计上就如同小孩玩的积木拼接组合,搭配红黄蓝三原色,仿佛是一个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上缺少摆放东西的位置。索特萨斯在设计中通过打破对传统书架的基本理念,抛弃功能主义的设计观念,将它看作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品,能够巧妙与周围环境并存,以传播更多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意义的目的。这种忽略使用功能的设计理念,使人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功能以外的特点上,而不是将功能作为唯一的设计理念。功能并不能代表一切,设计的作用就是更好地为人们提供艺术的美感,不仅仅是要追求产品功能性,更重要的是感受生活中艺术审美的价值。
(二)装饰不是罪恶:《八十年代的美国建筑》的作者彼得.霍夫曼,在书中提到“再也不把装饰视为邪端。几乎所有这些建筑都充分展示出一种对‘修饰的新兴趣,表现一种建筑的趣味性”。20世纪80年代,装饰为主的设计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社会上,设计师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代表之一的孟菲斯派更是如此,他们觉得适宜的装饰正是展示美好生活的方式,也可以显示出设计师的创造性痕迹以及设计师个人才能的发挥。装饰不是罪恶,而是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孟菲斯派擅长运用各种装饰手段,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将产品的静态因子转化为活跃的动态结构,使其变化多端。
1.怪趣的几何构图: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是孟菲斯派经典元素之一。以正方形、圆形或者三角形这类规则的图形为主通过重复、对比和点缀形成肌理感,整体点线面的结构特点突出,几何结构的大量运用和空间填充,随机的波浪线条和点图案的随即拼接,打破传统横平竖直的排版,画面丰富,形成凌乱与自由的视觉效果。如孟菲斯派的设计师彼得:夏尔所设计的“BelAir扶手椅”,最大的元素特点在于选用柱体、圆柱以及长方形等几何元素拼接而成,不同的颜色用来区分区域,造型并不是采用常见的对称规则的形状,而是以简单的几何元素打造不一样的形状,用来展现设计师的个性,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
2.高调的色彩搭配:“每种色彩都有它的历史,色彩的光波可激发最直觉的感官解读”这是索特萨斯对于色彩的解读,而这些都很好地体现在他们的设计之中,色彩是最能引起主义的一个设计元素,色彩给人的冲击也是最强烈、最直接、最深刻的。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在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孟菲斯派对于色彩元素,往往打破了传统配色规律,反对现代主义设计规定的色彩学法则,喜欢采用明快风趣、彩度较高的明亮色调以及有较大的色差的色块,打造独特的视觉体验。他们利用色彩之间的相互碰撞,生成不一样的色彩火花,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风趣的效果。
3.个性的材料组合:“材料和装饰是构成产品生命的细胞。”不同设计风格展示着设计师对于材料的不同理解,最终设计出来产品的质感、表现效果也各有千秋。孟菲斯派设计师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材料所带来的真实感,而是运用材料本身的特点去挖掘其中的表现力,因此他们对于材料的态度也决定着他们设计中的感性理念。例如,当时不受设计师欢迎的材料——三聚氰胺塑料胶合板,由于鲜明浓艳的颜色,款式复杂的纹样,过去常常被用于酒吧等娱乐场所,而孟菲斯派设计师把它用来表达朝气蓬勃、活泼向上的生活态度,常用在室内家居设计上。
对于不同材料的使用,抽象形容就如同设计师之间交流的工具,不同材质之间的结合,也造就着不同的感觉。孟菲斯派设计师将材质中价格因素、光泽因素、质感因素相结合,这些组合从不循规蹈矩,更重要地体现个性,改变材料所带来的传统形象,创造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例如,孟菲斯派的设计师MicheleDeLucchi在1982年的时候设计的“Lido”沙发,选取的材料有木质、塑料层压板、棉布和金属,这些材料组合交织在一起,打造不一样的表现效果。
四、否定中超越——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盐野七生在《文艺复兴是什么》中提到“复兴是复兴,但它不是单纯的复古,也不是简单的模仿。”好的设计作品既不是一味的模仿傳统,也不是简单的独立创造,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孟菲斯派的设计作品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指明了方向,虽然设计风格过于激进,有些还缺乏功能而且不被多数人所使用和拥有但是这种设计理念为以后的设计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对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否定的同时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在否定中超越,批评中启发,以开放、多元、兼容并包的设计理念,为当下的设计提供不一样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思考,打开了发展思路的多样化,增进了设计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设计体现个性:设计作品是可以最直接地把内心想法表现出来的一个承载方式,孟菲斯派设计反对一切的条条框框,打破陈规,鼓励设计师发扬个人特征和文化内涵,突出体现作品装饰的个性化。例如设计师瓦拉拉,设计风格是图形与图案相结合的“部落流行艺术”为主,灵感来源就是孟菲斯派设计风格,其中她所参与打造设计的项目“Templetowonder”在伦敦的“nowgallery"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大众的喜爱,设计参考格林威治半岛水道的曲线,由高低错落的墙体组成,装饰着不同的几何图形,再加入镜面的装置,整体变换莫测,仿佛置于迷宫之中,通过大量的装饰元素来体现出设计师对于作品个性的展示,鼓励游客探索内心世界。伦敦插画师皮特.朱德森,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特点,风格大胆且前卫,碰撞的色彩与错乱的几何都展示一种浓厚的孟菲斯派设计风格,后加入的现代元素以及色彩搭配,让原本传统的元素变得不再古板,更好地形成一种独有的个性风格。多元的装饰性展示着设计师的个性,在设计中,恰到好处的个性展示也能够极大丰富设计的内涵。
(二)设计把握瞬间:相较于主流风格设计对于视觉感官的记忆需求,孟菲斯派更加强调的是瞬时间情感的兴起,直观的情感体验。“设计时,我会尽可能接近事物的人类学态度,也就是说,尽可能接近社会的需要,我并不会为任何风格设计,或任何时尚风格,我为生活状态设计。”这是索特萨斯对于设计的理解,他认为设计是设计一种生产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在设计中,更多地去关注生活中瞬间设计的创造性,满足生活方式的设计才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例如,作为无印良品灵魂人物的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括为“无意识设计”,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在设计中善于抓住使用者的瞬间心理感受,并将这些瞬间的细节化通过设计展示出来,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孟菲斯派对于设计的瞬间理念呈现的不够到位,但是也为今天的创造性思维设计方式奠定基础,通过瞬间设计的创造性,更好的关注生活细节,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追求完美生活理念。
(三)设计展示趣味:我国南北朝地理学家在《三峡》中提到“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里更多趣味涉及更多是一种兴趣或者一种意味,而在设计之中的趣味表现在设计师对于作品的个人看法,康德对于趣味的理解是“一种完满性的感性判断就是趣味”。所以,趣味化的设计与感性设计与人性化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它也是现代社会中调节生活快节奏变化和缓解人们之间压力的一种要求。例如,孟菲斯派代表人物索特萨斯在1981年设计的“阿育王(Ashoka)”台灯,造型就像是小鸟在点头一般,旁边五个灯泡就如同五只小鸟脑袋,观察周围的环境,灯泡与灯泡之间也运用对称的手法,生动而活波,整体采用黄、蓝对比色,也富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在同一年里他还设计了“塔希提岛灯(Tahiti)”,相同的是也是运用几种几何形态的拼接与组合以及独特色彩的搭配,打造成一只热带鸟的造型,极具天真的童趣。也突出体现孟菲斯派在于趣味化的设计方面功不可没,将意大利线条从僵硬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赋予不一样的趣味魅力,影响着设计领域。在不同具体的设计之中,趣味化的设计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巧妙地运用趣味化设计不仅可以增加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恰到好处地给带来一种生机与活力,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四)设计手工结合:孟菲斯派在设计中过度追求纯粹的手工艺制作,摒弃了工业对于设计的促进作用,以至于设计作品成本较高,不易普及,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功能主义的纯工业化设计也造成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的消失,也无法为设计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手工”结合,共同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加入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技术,又融入工业技术的便捷,设计生产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作品,让传统元素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技术上,创造出象征未来的现代化产品,表面看是设计之中结合两种相矛盾的风格,实质上是很好地将两者互补,巧妙地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工艺与工业完美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1954年柳宗理设计出的“蝴蝶凳”,采用“压模夹板”技术制造,呈现独特的造型形态,如同一只正在煽动翅膀的蝴蝶,它是在民族艺术思想和西方包豪斯设计思想的影响下,把手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所设计出的作品,一方面展示着优雅的东方美感,另一方面也表明独具匠心的构造工艺。
(五)设计融入文化: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简单来说,设计就是通过对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的借鉴,进行承载延续文化,最终诠释新文化的过程。孟菲斯派在当时汇集着一大群敢于探索和反抗的设计师,在设计中涉及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如:意大利的传统手工艺、波普艺术、流行艺术以及西方的装饰艺术等,他们将这些传统的文化为依托,提取优秀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元素,通过重组和转换,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专属孟菲斯派的文化艺术,突出了孟菲斯派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借鉴,也体现出对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肯定。因此,在今天多元化的设计环境下,设计不仅要融入文化,更要借鉴和吸收各方面优秀文化,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并结合当下传统文化元素,开阔设计思路,使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风情、个人意识形态完美结合,共同实现新的创造表现和设计理念,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结语
无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当下的设计环境而言,都给孟菲斯派风格带来一定的改变与发展,它独特的设计理念,也让设计变得更为包容,开始接纳多元化的设计流派和风格。虽然孟菲斯派昙花一现,在设计界只有短短数年,但是也在设计史上掀起不小的浪花,它的设计思想迅速传播,影响着很多国家,引起设计师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国家的现代设计进行思考,让其设计界呈现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景。乔治:苏登对于孟菲斯模式的看法是,设计模式地范畴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扩充,不要只满足于它现在所拥有的东西。设计在生活之中无所不在,孟菲斯派风格设计思想的人性化、个性化、原创化、趣味化、环保化以及对于各种思想的包容化都值得现代在发展设计时吸收和借鑒的。
参考文献
【1】张汉杰“孟菲斯”设计美学分析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7(12):32-35.
【2】王珈琦,张瑞杰.叛逆美学——孟菲斯派在产品设计中的重生【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172-173.
【3】王丹.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与再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32.
【4】张磊.透析“孟菲斯”作品中设计符号的情感表达【J】.文教资料,2008(30):79-81.
【5】叶佳卉“孟菲斯”表现形式在服装设计上的延伸与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8.
【6】姚傲雪,吴卫.意大利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索特萨斯作品探究【J】.包装世界,2014(03):12-13.
【7】章伟.“孟菲斯”设计的产生背景及设计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8】李斌.“装饰”在不同设计流派中的意义【J】.美术大观,20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