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泾民
李忠全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64年参加工作以来,怀着对党的一腔热爱,矢志不忘党的恩情,默默从事着中共党史研究,特别是陕甘宁革命史和延安精神的研究,在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多次受到国家和省上表彰奖励,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2年退休至今,笔耕不辍,成果累累,为党史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忠全快退休时,自己曾暗想:忙了这么多年党史研究,家里什么也顾不上,全靠身体不太好、腿脚不太灵便的老伴,这下也该好好休养,为家里做点“奉献”了。不曾料想,退休后自己的工作接踵而来,忙得更加不亦乐乎。
2003年初,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在筹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李忠全因长期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党史党建工作研究经验,被抽调到中组部党史党建专家组,参与起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工作意见(试行)》。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出色完成了课程设计、教材编纂论证工作。针对延安实际,提出“四五”教学模式,即把整个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中有五项内容。即,课堂讲授、现场体验、影视再现和社会实践。比如课堂教授五门主体课: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延安精神、延安整风、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今日延安;现场体验是通过参观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和南泥湾5处旧址,讲解员介绍后由专家点评。如此等等四个板块、20项内容教学,使学员身临其境受到延安精神的教育。这个方案受到中组部高度称赞:在非典肆虐期间,该同志认真细致、甘于奉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待人诚恳,以较高的工作效率、质量,完成了任务。
2004年上半年,陕西省委宣传部和延安市委联合在北京举办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李忠全承担起撰写讲解词(约3万字)、培训讲解员的任务。为这次展览成功举办做出很大贡献,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特别是他通过长期研究、翻阅大量历史报刊资料,率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延安精神不是理论,所以没有理论体系;延安精神的称谓,不能局限于延安,而应该包括党中央领导下的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实际上是党中央的精神;精神形成之后,只能继承和弘扬,精神不能发展。这些观点克服了把延安精神泛化和理论化的弊端。下半年他又牵头同陕西省党史专家们一起协助省委统战部完成了《中国与延安统一战线》一书的编撰和统稿工作,在该书出版座谈会上,受到时任省委副书记张保庆高度称赞。
2005年1月,李忠全又马不停蹄地应邀前往大连参加《老区的声音》广播报告会,在大连“都市之声”和海事大学作了《来自南泥湾的声音》报告会,弘扬了延安南泥湾精神。同年5月参与了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号工程《延安革命史陈列大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模范试验区——陕甘宁边区”的主撰工作。当年年底由他主持的40余万字的《延安时期大事记述》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被作为延安干部学院党建和革命传统教育主干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
2006年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承担了编写33万字的《延安时期资料选编》(文化建设卷)工作。
2007年,李忠全被中共延安市委聘为1号工程陈列布展专家组成员。当时的情况是,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审批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后,中央领导曾指示:延安革命纪念馆“要重新装修,陈列内容要延伸,要丰富和完善,要全面准确系统地突出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2005年7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聘请7位专家制定了新馆陈列大纲。由于在职专家均先后离开,此项布展工作就由闫树声、米世同和李忠全来完成。为了落实中央领导突出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指示,3位老同志付出辛苦,有许多创新。把延安精神的内容作为专题展出,这在基本陈列中还是第一次。因为长期以来延安精神都是作为专题展在全国流动展,认为在基本陈列中将它作为专题在内容上与其他单元有不可避免的重复。为此,他们采用了延安精神原生形态为内容展示延安精神。整个单元展出了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而且对每个原生形态的内涵均做出一个新的概括。七个方面互相包容、相互渗透,所表现出的延安精神内容,真正使延安精神回到精神领域的层面。
更值得提及的是,在归纳总结延安精神原生形态内涵过程中,李忠全从报刊杂志上找到了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宗旨,它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不能简单地看这两句话的称谓和界定,这是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目前在全国而言,还没有人能够提出这个看法,至今还停留在理论体系层面。在展示手法上,通过场景复原,大量历史资料、实物,还有创作的油画等不同手法来再现延安精神,受到中央和广大观众好评。2009年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恢弘大气的时代巨制。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观展视察,高度评价:主题更加突出、主线更加清楚、内涵更加丰富。在刘云山提议下,中宣部在延安召开了全国纪念馆系统精品工程经验交流会。
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李忠全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聘为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督导和授课工作。他结合前期参与筹办学院提出的“四五”教学方案,对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模式做了总结归纳,这些总结被学院吸收采纳,已在对外宣传中使用。在此期间,策划了纪念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史论》专著和《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特色教材。
本文作者(左)与李忠全在一起
2014年应邀参加了陕西省委宣传部专家组考察活动,用了2个多月时间对西安、渭南、咸阳、延安、汉中、安康等市县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审定了省委宣传部颁布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管理办法》。
在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两学一做”活动中,李忠全先后为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省社科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渭南市人大、西安交大、省曲江监狱等单位作专题教育报告20余次。他的讲法与众不同,是将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给听众。比如实事求是是精神,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精神,《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2014年12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8页,《弘扬延安精神,搞好群众路线教育》一文,刊载了他的思考。
李忠全在职期间,一直担任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退休后仍继续主持研究会日常工作。此期间继续策划组织开展了《纪念刘志丹将军百年诞辰》《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编纂出版了《李鼎铭研究文集》(3部),《研究会20周年学术会议综述集》《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集等。自他退休主持会务以来,该会先后五次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社团组织。
由他主持编纂的《陕甘宁边区文献资料选编》丛书一套7本已于2016年10月31日出版发行,作为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忠全作为课题组长该书主编应邀出席。
退休这些年来,他人退心不退、人老志不老,每年近一半时间仍在为党的事业继续奔波,把自己所掌握的党史知识、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政策走到哪里传播到哪里,就像他说的:我是从一个陕北贫穷的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孩子,是党把我培养成长起来,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党。我在学习和研究我党的历史中,也深深感到我们党的伟大,没有我们的党,就没有今天繁荣的社会主义祖国,我将我的余热奉献给党,是我的骄傲和自豪。只要我能拿得起笔,我仍将不遗余力的为党而工作奉献。
他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执着在科研战线上的普通党员,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用他不足50公斤消瘦的身躯,坚定的扛着党的大旗,义无反顾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