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田
大家好,我是弘历哥哥,你们的乾隆皇帝,很多人跟我抱怨现在过年没意思,没年味,让我来讲讲我是怎么过年的?好像皇帝过年就能上天似的,其实也不尽然。
写不完的福字赏不完的六宫
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羡慕我有三宫六院吧?三宫六院的面子是真不错,里子也是真烧钱,尤其是过年。所以我以帝王之尊负责任地建议大家如果不是跟王思聪似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差钱”,就切勿组织什么“后宫团”:危险,心累,麻烦。
从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哥哥我就要冒着生冻疮的危险给大家起早贪黑地写“福”字,写吉祥语,大赐群臣。这是祖辈传下来一个特别省钱的法子,已成为赖都赖不掉的典制。你想啊,过年谁不送礼呢?收礼就要回礼啊!作为全国最大的土地领主、诸侯属国的龙头大哥、全国赋税的最大受益人和庞大官僚群臣们的绝对上峰,我要回多少份礼呢?你大概会说,写几个字能累死?还真能累死。比如一个在我朝为官31年的尚书王际华王尚书,他一个人就收集了我24个“福”字,专门布置了一间“二十四福堂”;一个人如此,个个都要争宠,其他你可以支吾过去,求个字总不能托辞吧?今年不写,明年也要写,过年不写,生日也要写,唉,都是人情债。
你又要说,谁叫你那么腐败?收那么多礼活该!还真冤枉我了,我一个人挣钱养活三宫六院容易吗?简单捋一捋:每月月银皇后1000两,皇贵妃600两,妃300两,嫔200两,贵人100两,就连你们经常看不起的常在、答应也要50两,除了皇后一个编制,其他老婆都一岗多人,大家可以算算我每年光家用要给出去多少?
还有现代妹子们争相模仿的两把子头,你们知道多费首饰吗?平均每个头上插十几个金玉首饰不嫌多!哪里来的?自从明朝的宫眷们跟着永乐帝进了京,也把娘们对江南首饰丝绸的热爱带进了紫禁城,北京和平门外厂甸、大栅栏到花市一带鳞次栉比全是专卖首饰和头花的店铺,你们瞧瞧这深宫网红的带货力!
每年端午之前娘娘们要玩首饰大派送,打磨奢华排场的鄙视链,品级高送给品级低的,除了各地官员讨好宠妃、在贡品中捎带进献的,还有那些个娘家显赫给宫里姑娘订制的,其实大头都是她们过年从我这里搜罗的……(一边苍龙搵泪)
被你们津津乐道的画眉毛的螺子黛,也称螺黛,从隋朝开始就从波斯进口,每颗十金,虽然我也想尽办法从全国赋税里出了,但你们知道,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我先祖入关崇尚节俭,屡屡拿明朝宫廷一年40万两脂粉银来鞭策我,可我不要面子的吗?太勤俭了未免做人没乐趣。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富察氏?是因为她看出了我说不出口的节俭二字!别人当了皇后都上了天了,她却不用珠翠只戴绒花,送我的新年礼物也只是一只鹿羔皮缝的小荷包,叫我思念到如今。
结彩迎元日荷包赠爱人
古代没有照明系统,但人们对于节日彩灯的爱好,真是相思古今同,和你们圣诞节非要看亮灯仪式是一样的。要说不一样,我过年都是要命人早早竖起高高的灯杆,一种叫做天灯,简单点,就是院子立个竹竿子,把明灯挑起来,北方话叫“高照低明”;一种叫做万寿灯,复杂一点,我爹(你们最爱的四爷雍正皇帝)是12月22日开始安设灯杆,我呢,不知是不是受了圣诞节的影响,选在12月24日,全国百姓“家家祀社,院内立杆,悬挂天灯”。我这人喜欢热闹,喜欢高处悬挂的华美的宫灯将这人间照耀得彻夜通明。万寿灯其实是一种更豪华的天灯,平均有10.8米高,由雕刻精美的灯楼和灯联两部分组成,灯联16幅,取掉后可以挂16串灯,每串又挂8盏灯,也就是说,一个万寿灯架子上可以挂128盏灯,堪称灿烂辉煌。
除了万寿灯,我还叫人把紫禁城的金水河以及宫内一切水景上的桥柱头也全都装上灯,有194盏,天上水中两相映。宫殿房檐下正经挂灯的地方,我更不会放过,总之,太庙、宫殿、栏杆,过年的时候都挂满了灯,球灯、方灯、葫芦灯、鱼灯、龙灯、娃娃灯,一切你们可以想象的样子,我全都有,而且制作绝对精美,还有各种的排列组合。
每当看到这些灯的时候,我就想起来两位古人,一位是清心寡欲的司马光。司马光的梗是他老婆在元宵节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出门看灯,居然被他残忍拦截了,他说你干吗?司马太座说出去看灯啊。司马光居然举着个小破油灯说这不是灯?司马太座改口说那我出去看人行不行?司马光又说我不是人吗?
我觉得男人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好没意思,我七下江南充盈后宮,我的太太们也许会嫉妒,但她们绝不会说我没情趣,而我最爱的却是那个在元宵节送我鹿羔皮小荷包的富察皇后,虽然我有宫灯无数,胜却天上繁星,但我仍爱看她灯下娇羞低垂的脸,她是我心头忘不掉的白月光。
好了,在无数个我度过的灯火鼎盛的盛世新年里,从不缺少喷火马戏的嘶吼掌声,千名美男团演的排山阵势,天子万年喧嚣盖顶的祝福,甚至是耳朵都起茧子的各种献媚邀宠的嘤咛,但我依然希望你们能牵手一个等你等到灯火阑珊散场时的同路归人,TA可能是年的结束,但却是家的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