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君
很多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在哺乳时发现单侧乳头或双侧乳头溢血,于是不敢再用母乳喂养宝宝。这一部分新手妈妈中,还有一些人因为没有及时喂养宝宝,也没能及时排空乳房中的乳汁,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概率增加。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哺乳期的常见疾病——乳头溢血。
成年女性的乳腺导管像树枝一样分布,乳管通过乳头与外界相通。乳头溢液是指乳头某一个或几个乳管自发或被挤压时,有异常液体(浆液性、水样、血性)溢出,乳头溢血的颜色区别于乳头湿疹、糜烂时的渗血,颜色可深可浅。
乳头溢血一般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如果其增长速度较快、质地较脆时,常容易发生出血。
?以病理性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当肿瘤侵犯至血管,可有血性溢液的发生。
?少数乳腺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及乳管炎症,亦可引起血性溢液。
?妊娠期和哺乳期,如果是双侧乳头溢血,表明恶性的可能性小,症状一般可自行消失,无需进一步辅助检查,仅有个别妊娠、哺乳期单侧的乳头溢血需要处理。
为了排除和发现病理性乳头溢血,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手段。
1.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于产后妈妈来说,是一个方便快捷又无创的首选检查,能帮助医生初步判断乳腺大导管内有无占位性病变的存在。
2.乳腺钼靶。乳腺钼靶也是乳头溢血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对乳腺钙化灶的检出非常敏感,特异性较强,但哺乳期乳腺腺体内被乳汁充盈,会影响乳腺显像效果,仅在必要时作为彩超检查的补充。如果钼靶检查结果提示BI-RADS4级或5级,溢血侧乳房出现簇状或沿导管分布的钙化灶,或有边缘毛刺的高密度肿块影,就存在乳腺癌的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活检。
3.乳腺导管内窥镜。哺乳期乳头溢血需要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癌等病变时,可做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该检查一般可观察4级以内的乳管结构,较其他检查有直观可视的优点。医生借助于乳腺导管内窥镜,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乳管内病变情况,对镜下可疑病变的导管,也可以留置定位针,指导手术切除病变。
4.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如果没有乳腺导管内窥镜,可以采用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该检查简单易行,安全无创,特异性高。如果检查未发现异常细胞,乳头溢血的原因可能是乳管炎、乳管扩张,建议3个月后到门诊复查。
5.乳腺核磁共振。乳腺核磁共振与钼靶、超声相比,在诊断早期乳腺癌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
如果确为病理性的乳头溢血,并且高度怀疑乳腺癌,则需终止哺乳,首选手术切除溢液导管,进行病理检查。
哺乳期的乳头溢血多由雌孕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局部乳腺导管内毛细血管扩张,红細胞渗出所致,多为一过性,不影响哺乳。
产后妈妈出现乳头溢血,无需恐慌,可以暂时观察几天。如果溢血持续存在,则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乳腺专科进一步检查确诊。
(摘自《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