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2020年,江苏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应急保供、粮食收购统筹推进,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维护种粮农民收益,促进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稻谷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462.8万吨,其他社会主体商品收购1466.9万吨。进一步完善“满意苏粮”手机应用,接入省政务服务平台,方便农民“指尖卖粮”,截至年底覆盖省内种粮大户3万户,累计访问量42.5万次。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43个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建设,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3.8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3.6亿元,新建粮食仓容119.9万吨,新增粮食日烘干能力1380 吨。新认定4个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下达省财政奖补资金4000万元。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达17个,规划总投资514.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5.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0.5亿元。17个省级园区集聚粮食企业170 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6 家;有效仓容达725.5万吨,吞吐能力达7854.8万吨。当年17个省级园区完成粮食加工量1577.2万吨,其中大米462.2万吨、面粉262万吨、食用油298.4万吨、饲料654.6万吨;完成粮食吞吐量5674.7万吨,实现运营收入1351.8亿元、利润总额50.6亿元。“十三五”期间,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7.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3.1亿元,支持新建粮食仓储设施570 余万吨,有效满足全省粮食仓储需求。
【粮食去库存】针对夏粮收购仓容不足问题,制定下发应急收购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工作通知,确保各地收购有方案、应急有预案。疫情期间发挥库存粮食调节作用,对仓容紧缺地区开展重点地区重点督办。协调国家及省有关部门和地区,推动销售最低价稻麦45亿kg、商品粮稻麦142亿kg,确保“有仓收粮”。
【储备粮管理】加快推进地方储备体制机制改革,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意见,落实地方储备以省为主、市县为辅的改革要求。批准扩充省级储备规模5亿kg,两年内落实到位。南通市、苏州昆山市、徐州丰县和苏粮集团等4个市、县(单位)开展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探索优化改革路径。严格储备轮换管理,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适时安排省级储备轮换,指导地方轮换销售。建立粮食储备协同运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地方储备与中央储备吞吐协调、运转高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储备管理格局。
表124 2020年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情况
表125 2020年江苏省各设区市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食收购量
【优质粮食工程】截至年底,优质粮食工程累计支持项目339个,涉及13个设区市、73个县(市、区)、4个驻苏央企、5个省属单位等,核定项目总投资22.7亿元,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补助13.1亿元,带动行业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认定“苏米”核心企业50 家、“江苏好粮油”产品70个、“江苏好粮油样板店”50个,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13个。全省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环比增长10%以上,稻麦优质品率累计提升30%以上,累计增收优质粮食130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丰产增收10亿元以上,优质稻米年均销往省外500万吨以上。新建(授牌)22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推进粮食质检机构项目90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基本建成。2020年获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额外奖励中央资金11745万元,新增支持16个项目建设。
【粮食产销合作】加强省际省内产销区协作,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黑龙江金洽会等省际产销活动,调剂产销区粮食余缺,推动产销衔接26亿kg,促进粮源合理流动。
【粮油加工】全年全省入统粮油加工企业1179 家,较上年增加56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40.2亿元,同比增长9.2%;销售收入3060.5亿元,增长6.2%;利润总额225.2亿元,增长20.1%;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587.5亿元、652.6亿元、110.1亿元。全省入统大米加工企业656 家,生产能力13.91万吨/日,同比增长8.25%。全年产量917.94万吨,产能利用率约39%,产品出品率69%。全年大米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9.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67.8亿元、利润10.5亿元,分别同比降低1.56%、1.60%和增长8.25%。全省入统小麦粉加工企业117 家,生产能力6.3万吨/日,同比增长1.77%,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全年产量526.85万吨,同比增长-10.08%;产能利用率51%,与上年齐平;产品出品率约74%。产品产量中,民用粉241.04万吨,占45.75%。全省小麦粉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5.2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28.97亿元、利润8.9亿元,分别降低2.55%、0.95%和增长27.146%。全省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70 家,处理油料能力9.93万吨/日,增长0.2%;日精炼油脂能力4.06万吨/日,增长4.3%。全年实际产量601.77万吨,增长13.08%,其中:大豆油321.78万吨,占53.47%;菜籽油102.84万吨,占17.08%。全省食用植物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02.8亿元、利润29.5亿元,分别增长13.3%、5.58%和147.9%。
表126 2020年度江苏省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名单(共4 家)
表127 2020 入选“苏米”核心企业名单(共20 家)
表128 2020年江苏省入统粮油加工企业主要经济数据
【省域“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按照《苏米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着力打造“一套团体标准+一套管理制度+一批核心企业”规范管理模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好吃、营养”的江苏大米。组织开展2020年度(第三批)“苏米”核心企业申报、审定工作,遴选20 家核心企业,并发布名单。至年底,全省共有苏米核心企业50 家。制定发布《苏米生产基地认定监督办法(暂行)》,组织开展“苏米”生产基地认定管理工作,经专家评审认定12万公顷为“苏米”生产基地。苏米展销中心在省级行业创新中心“苏粮硅谷”揭牌,“国家粮食产业(功能稻米)技术创新中心”在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授牌,标志着江苏大米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平台融合工作又迈出一步。在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第18 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第18 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等专业展会上举行“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系列推介活动,“水韵苏米”品牌获“第18 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第18 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创新产品奖,被《粮油市场报》评为2020年度“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2月20日,无锡市新安国储库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抓好科学保粮工作。省粮食和储备局供图
【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考核工作规则,增加工作落实评价,精简优化考核指标,完善省对市在线考核平台,继续引入第三方参与评估,考核工作亮点突出。2020年,在国家对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江苏继续取得优秀,居全国第一名。省对市考核中,13个设区市考核结果均在90 分以上,其中无锡、扬州、南京、苏州、盐城、宿迁等市尤为突出,被通报表扬。
【粮油商品市场建设】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及地方粮食竞价交易工作,为疫情期间保价稳供作出贡献。全年成交国家政策性粮油803.84万吨,同比增长324.87%,成交金额106.17亿元,增长221.73%,创交易市场成立以来历史最高。合同履约率99.39%,其中小麦成交量居全国第一,粳稻成交量全国第二。组织江苏专项成品粮(油)交易,共成交19150 吨,其中大米12180 吨、面粉3350吨、成品油3120 吨、大豆500 吨。第三届粮食交易大会线上共成交粮食29万吨,成交金额7.23亿元,其中小麦10.3万吨、中晚籼稻10.2万吨、玉米8万吨、大米0.5万吨。截至年底,江苏粮油商品市场交易体系初步建成,在原有12 家分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特色品种分中心——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徐州玉米分中心。市场及分市场全年共组织地方粮竞价交易227 场,进场交易量139.21万吨,成交量63.31万吨、同比增长64.1%,总成交额16.83亿元、增长79.09%。
【粮油市场监管】全年开展粮食流通执法督查4753次,检查企业17458个次。其中,综合检查350次,检查企业1574个次;专项检查4403次,检查企业15884个次。组织夏秋粮收购监督检查,联合省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督导检查组开展现场督查,维护流通秩序,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重点抓好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监管,确保政策性粮食及时投放市场。加强原粮质量安全检查,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加大涉粮案件查办力度,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畅通举报渠道,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信息平台,健全信用信息归集、管理、评价、运用机制,全省1514 家粮油企业被评价守法诚信A 级企业。
【粮油质量监测和体系建设】全年全省各级粮食质检机构累计检验样品64727 份,同比增长22%,其中原粮56335 份、成品粮8274 份、其他118 份。持续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总投入5650万元,支持建设13个市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项目。通过三年建设,全省共建设质检体系项目90个,总投资达2.5亿元,全省机构网络全部覆盖,检验能力大幅提升,技术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切实服务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服务“江苏好粮油”“中国好粮油”行动,协助省粮食行业协会制订出台《“江苏好粮油”产品遴选检验指标》,服务行业宣传,引导树立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理念。开展培训鉴定考核,切实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行业质检队伍建设,强化实验室资质能力提升,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针对53个企业和17个机构开展检验技术比对考核工作,确保检得准检得出;举办3 期检验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级检验技术人员225人;开展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三批次,鉴定初级农产品食品检验员112人、中级93人、高级技师35人。
【节粮减损】持续推进设施建设现代化,“十三五”期间,江苏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扩建和修建方式,改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好仓容列全国第四位。全省粮食质检机构增加到90个,场地面积达5.4万m2,配备仪器设备5751 台(套)、总价值2.8亿元。持续推进储粮技术科学化,推动新形势下绿色储粮工作,推广应用安全生产虚拟教学系统、平仓机器人、聚氨酯保温隔热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常州城北库以S-烯虫酯防治害虫技术探索替代磷化氢熏蒸杀虫。持续推进仓储管理规范化。按照“一符四无”“一规定两守则”等制度,充分利用科学保粮手段,确保粮食储存安全,保质保鲜,开展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全年全省规模以上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三级以上达标率达100%。持续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发挥江苏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苏州与江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江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开展绿色防护剂储粮试验,通过行业与高等院校的深度融合,实现粮食科技创新持续向前发展。
【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疫情防控期间,落实国家和省粮油保供要求,依托全省44个国家级、141个省级价格监测点加强监测预警,促进356 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全部按时复工。要求各地保持成品粮库存10天以上消费常量,指导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增加成品粮储备到15天以上。加强苏鄂联动,帮助湖北黄石市解决3000 吨在苏存储成品粮事宜。发挥长三角统筹推进疫情联防联控协同机制作用,支持上海、浙江等销区市场保供。修订完善《江苏省粮食应急预案》,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压实各级政府粮食应急保障责任。动态调整完善网点数量布局,在无锡市举行省市联合应急演练,增强粮食应急供应能力。
【军粮供应】落实国家军粮供应改革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方位提升全省军粮供应水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0年4月1日起江苏执行新的军粮供应政策,军粮供应品种由原来米、面调整为米、面、油、豆,其中大米供应标准由一级粳米提高到优质二级粳米。继续采用全国统筹公开竞标方式,确定军粮供应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军粮行业整体联动,协调相关部门,为推进军粮定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服务,并采取“不接触交接”方式为部队配送军粮,确保全省军粮供应网络的高效运转,获得部队一致好评。镇江、南通两个“军粮供应区域应急配送中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省及地方配套资金全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