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网络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息级联的中介效应视角

2021-03-09 01:28阳长征
情报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级联偏差效应

阳长征

( 西安交通大学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西安 710049)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从而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变得越来越频繁,并形成难以遏制的社会舆论。然而,当网络突发事件出现后,由于受到意见领袖、从众心理及线上线下的实时互动,从而易于导致公众认知出现偏离客观真实的现象,即公众认知偏差,进而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走向和健康发展,直接对社会稳定及公众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在关于公众认知偏差的现有研究文献中,主要存在基于三种理论视角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一,部分学者从认知主体特征及认知过程展开,如董天策等人认为,受众固有价值观是人们思考和认知事物的价值基础,它会对公众认知偏差的形成过程及结果产生影响[1]。Saposnik等人发现,在对事物的认知中,人格特质可能会对公众的认知诊断性产生影响,可导致过度自信、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锚定效应等情况,从而产生路径依赖性认知偏差[2]。其二,部分学者则从信息结构及框架特征展开探讨,如刘焕指出,在公共事件舆论中,信息极性、情感及对称性等结构特征的差异会对公众认知偏差产生重要影响[3]。Wu等人研究发现,信息整体结构框架及局部结构框架,如信息的提示方式、组织方式及顺序结构等,均可影响公众的知觉,使其对信息内容形成不同的关注度和优先级,从而产生认知倾向性及认知偏差[4]。其三,另有部分学者则从公众所处的信息环境特征维度展开探讨,如阳长征实证了危机事件中公众所处的网络信息环境对认知偏差的影响,指出情境相关性、互动性及群体的同质性均对公众的认知偏差产生重要影响[5]。Lieder等人指出,信息环境中的有限时间和有限认知资源等情境对人们的认知理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类情境可导致公众对信息产生不确定性推理,从而可引起公众的认知偏差[6]。

总体而言,过去对公众认知偏差的研究虽获得诸多研究成果,但针对突发事件中网络公众认知偏差该研究主题,当事件发生后由于人们无法及时获得有关事件的确切信息,此时蕴含人际关系的网络社会资本则在公众的认知过程中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空间匿名性及信息不对称性特征,加之网络中的沉默螺旋效应,从而公众在认知过程中网络社会资本易于引起信息级联,进而产生认知偏差。而现有文献尚未涉及从网络社会资本及信息级联维度对公众认知偏差进行探索,这给本研究及理论框架的建构留下了空间。

根据网络社会理论及信息级联理论,社会资本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关系,且期待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回报的资源,诸如那些能使人际间事务有效运行的人际关系、共同认同感、价值观及信任、合作和互惠等。社会资本作为人际结构中具有稳定属性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基于人际间具有共同价值观、认同感、信任度等深层因素而形成,一旦形成它便具有较强稳健性。社会资本属于人际结构中的深层部分,不易于受到人们浅层认知要素的影响,即个体认知上的差异不是引起人们社会资本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从而不易引起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产生异质性影响。而信息级联,是人们在某些情境下,选择接受他人所提供的信息比自身以其它方式获取的信息觉得更具可信度和合理性,并忽略自身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从众性地加入该类人群。信息级联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缺乏决策所需要的必要信息或个体为了避免自身行为与外界的不协调,从而非理性地选择与参照群体保持一致的行为。该信息行为是个体认知产生偏差的重要因素,它是导致认知偏差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认知偏差则是该信息行为引起的结果。换言之,信息级联与认知偏差之间的关系则是具有先后顺序的因果关系,信息级联并非认知偏差现象本身,而是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社会资本及信息级联可对人们的心理认知产生重要影响,并可导致用户对信息出现认知偏差。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心理学、信息学及传播学,对认知偏差进行探索研究。本文将探索如下问题:

研究问题一:网络突发事件中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如何?

研究问题二:网络突发事件中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效应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学历用户群体中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则差异性如何?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网络社会资本与信息级联“社会资本”的概念,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关系,且期待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回报的资源。社会资本是指那些能使人际间事务有效运行的人际关系、共同的认同感、理解、规范、价值观及信任、合作和互惠等社群因素。Nahapiet等人认为社会资本的属性特征包括结构、关系和认知等三方面,且社会资本可以划分为桥接型社会资本和黏合型社会资本。其中,黏合型资本是同类人群在社交网络交际中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而桥接型资本是异质群体在社交网络交际中所形成的社会价值[7]。而社交网络是由人与人、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组成,是一种客观的人际社会结构。社会中的主体并非孤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具有复杂的连接,从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网络框架,而个体的社会行为又受到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信息级联,是指在某些情境下,选择接受他人所提供的信息比自身以其它方式获取的信息觉得更具可信度和合理性,并忽略了自身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从众性地加入该类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前提是人们处于不完全信息环境下,人们的决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且决策者可观察到前期人们在该事件上所做出的决定,并能根据前期人们在该事件上的决策行为来推断出自身欲获取的某类特定信息[8]。网络结构理论指出,网络社会结构是由行为者基于社会关系或某些类型的附件链接建立而成的网络,而该社会网络具有两个维度:一是“关系”,体现为双方关系的强度及具体内容;二是“结构”, 是多个参与者组成的网络结构,包含结构本身和属性。而人们在人际交往及社会结构中则存在嵌入性,即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影响。在信息级联中,当级联行为分别嵌入社会网络的“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时,从而形成了结构性级联与关系性级联两种信息级联类型。其中,结构性级联是指受众因受到社会文化、习俗、规范及道德等结构层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信息级联行为。关系性级联是指受众因受到人际关系强度及密切程度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信息级联行为。

然而,社会嵌入理论指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是“镶嵌”于与自身关联的社会资本中,即人们所选择的有目的的行为,会受到某种特定的、持续的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影响,而非独立存在。社会资本的嵌入,可提高事务运行中的人际关系、群体认同、价值取向,以及之间的信任、合作和互惠等。而信息级联作为网络社会中一类典型的信息行为,属于人际关系中具有目的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社会嵌入理论,在突发事件中,网络信息级联行为的产生则嵌入于网络社会资本环境,会受到桥接型社会资本及黏合型社会资本的影响。其中,桥接型资本作为异质群体在社会网络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可降低群体间因种族、宗教及社会经济等差异而产生的影响,使得具有桥接型资本的个体进行积极互动或基于共同利益而主动进行横向联结。黏合型资本作为同类人群在社会网络交际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可引起成员对群体产生忠诚度,并增进信任。从而,由此形成的横向联结和忠诚度则增强了社会网络中人际结构和关系的紧密性,并增强了网络信息级联在“结构”和“关系”上的嵌入程度。基于此,可提出如下假设:

H1a:突发事件中,网络桥接型资本对关系性级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1b:突发事件中,网络桥接型资本对结构性级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2a:突发事件中,网络黏合型资本对关系性级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2b:突发事件中,网络黏合型资本对结构性级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1.2信息级联与受众认知偏差信息级联,发生于互联网用户起初认为他们自身在传递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信息,但在根据他人行为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后,则认为他人行为释放的信息比自身以其它方式获取的信息觉得更可信和合理,进而选择从众性地加入该类群体行为。信息级联的形成通常包括两步过程:首先,个人须处于决策性状态,且多为非此即彼的二维决策情境;其次,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或类似情景中的他人行为结果等外部因素来影响该决策。而该过程的形成则包括五个基本部分:需做出决策;存在非此即彼的有限决策空间;人们按顺序做出决定,个体均可以观察早期行动者的选择;个体均能获取自己所需的某些信息,有助于指导自身决策;个体不能直接观察他人掌握的外部信息,但可从他们所做的事情中推断出相关信息。

网络信息级联可嵌入于网络社会的“结构”和“关系”中,从而形成结构性级联及关系性级联。其中,关系性级联是指受众在对信息加工过程中,受到社会网络人际关系强度的影响,从而从众性保持与他人一致的信息行为。该级联主要基于人际间的信任关系,由人际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而结构性级联是指受众因受到社会文化、习俗、规范及道德等社会结构层面因素的影响,而保持与他人一致的信息行为。该级联主要基于受众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框架,反映了行为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和属性[9]。

然而,网络突发事件中,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认知自我、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因素,从而使得认知结果与客观真实出现偏差的失真现象。针对网络信息级联,其效应主要是人们易于忽略自身所获得信息的合理性,而倾向于根据前人行为的推断而以此做出决策。网络突发事件中,人们进行信息传播时,信息接收者通常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知道的外部信息,但可以从他人所做的事情中进行推断该类信息。而仅通过对他人行为信息的推断而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和决策,则易于受到事物表象的误导,从而产生认知偏差。基于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3:网络突发事件中,受众结构性级联对认知偏差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H4:网络突发事件中,受众关系性级联对认知偏差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1.3个体层与群体层调节效应投射性认同,是指主体诱导他人根据某种特定方式行事或回应他人的人际行为模式。它根源个体的内部心理特征,并将其展现于现实人际关系中,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出于对他人认同心理的诱导。其结果是构建一种关系,而该关系则会使得被投射者迫于以某种与投射者所释放的情感保持一致,且与投射者释放出的理想中的客体表现出相符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感知和行动。采用投射认同的主体通常会使用难以察觉但却强大的诱导来启发与他们相关联的个体以特定方式进行行动,从而使被投射者被诱导产生某种认同,即使被投射者与投射者所释放出的事物层面保持一致性[10]。

在投射性认同形成过程中,首先,主体将自身的某些想法以投射的方式潜意识地置于某一个体身上,并试图从内部控制该个体;然后,投射者尽力让投射客体产生与其所设想相一致的行为;其后,被投射者对投射者的极力诱导意图做出反应,其结果为被投射者可能与投射者所设想的行为一致,亦或被投射者对投射者的行为不予理会[11]。

针对网络突发事件,在信息级联对公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根据投射认同理论,当投射性认同程度越大时,投射者对被投射者在事物某一层面的认同性投射诱导就越强,被投射者可能产生与投射者所设想的行为一致性也会越大,从而因投射认同的诱导作用而导致对事物产生的认知偏差程度也就越大。而当投射性认同程度较低时,投射者对被投射者在事物某一层面的认同性投射诱导就较弱,被投射者可能产生与投射者所设想的行为一致性也会较小,从而因诱导作用而对事物产生的认知偏差程度也就较低。基于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图1 理论框架图

H5a:网络突发事件中,投射性认同在结构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H5b:网络突发事件中,投射性认同在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协同性是指,在有机体运行时,其结构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协调及合作,形成拉动效应,促进事物的共同进步,使事物间的属性得以强化,并使之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在组织行为中,人们为了实现组织的某些目标,则会以一致步调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群体协同性,是指群体成员在规范、价值观、目标及行为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及契合性,从而使得成员在特定事物上保持一致性思维及行为的程度。协同效应强调,在事物的运行中,事物的各部分相互协调与合作所产生的效用则大于各部分单独运行时所产生的效用之和。在社会事物演化过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既相互影响又存在合作关系,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会促进要素产生有益于整个系统的行为动机,例如信息系统中的群体极化行为等。而群体协同性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较高的协同性易于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群体。

然而,作为因群体凝聚力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群体思维是指在一个具有高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认为自身的决定不存在偏误, 同时也为了在群体中表面上保持共识,其中成员则会持续地拥护群体决策,并忽略任何其它相异信息,即形成一种集体性思维倾向。群体思维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群体成员受到来自群体层面压力而对与群体不一致的、少数人的或偏激的观点产生非客观的看法,从而群体成员对达成一致性观点的需求超越了客观评判不同观点需求时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12]。而针对网络突发事件,在相同信息级联水平上,当群体协同程度越大时,个体在群体中产生的群体思维也越强,这种来自群体压力而迫使个体保持与其他群体成员持有一致性观点的思维倾向,则会强化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偏差程度。基于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6a:网络突发事件中,群体协同性在结构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H6b:网络突发事件中,群体协同性在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可构建网络社会资本对公众认知偏差影响的理论模型,其理论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2.1量表设计该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及问卷的主要变量和题项设计如下:

因变量:认知偏差,是主体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受众的认知出现偏离客观真实的现象。主要根据MacLeod等人研究成果[13],以网络突发事件为主题,从受众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等与客观事实的偏离程度进行题项的设置,共设 5个测项。

自变量:桥接型资本,是指异质群体构成的社交网络中,不同层次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建立社会关系,并跨越之间的边界,通过某种机制得以进行群际间的相互交流。主要参考Putnam研究成果[14],主要从促进不同社会层次的个体构建社会网络、内群体成员愿意照顾外群体成员、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等维度进行题项设置,共设3个测项。黏合型资本,是指同质群体的社交网络中,同一层次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建立社会关系,并通过某种机制进行群内的相互交流,以此强化特定的互惠原则和群体内的凝聚力。主要参考Olives等人的研究成果[15],主要从同质性成员之间的认同程度、关系强度以及共同承诺性等维度进行题项设置,共设4个测项。

中介变量:关系性级联,是指基于人际信任的双向交换行为,其中行为者会受所级联的社交网络关系的影响。主要根据刘启华等人研究成果[16],从基于社会网络中的群体规范、互惠原则及人际信任而产生信息级联的维度设置题项,共设3个测项。结构性级联,是指行为者会受到所级联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如文化属性、价值观念等。主要根据邓卫华等人的研究成果[17],从产生信息级联的行为者嵌入其所在社会结构中的程度、受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等维度设置题项,共3个测项。

调节变量:投射性认同,是指主体诱导他人根据某种特定方式行事或回应他人,其中被投射者迫于以某种方式与投射者所释放的情感以保持一致,从而产生对事物的认同。主要根据陈劲骁等人的研究成果[18],主要测量主体使用诱导性方式使被投射者表现出与其所释放的信号保持一致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感知和行动,共3个测项。群体协同性,是指用户感觉到群体成员在价值观、目标及行为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程度。主要根据陈金丹等人的研究成果[19],主要从群体成员间在行为规范、价值观、目标等方面的一致性进行测量,共3个测项。

控制变量:本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外,仍存在其它变量可改变因变量数值。在模型构建中,需对该类变量加以控制。针对社会认同,除了本文探索的影响因素外,而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也是影响认知偏差的重要因素,需将该类变量设定为控制变量,以此对其扰动效应加以控制。

2.2数据收集为了确保调查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先随机发放了问卷100份进行预调查,其中回收了75份,剔除回收中不合格的问卷16份。对此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其KMO值为0.81,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0。而在进行CITC分析中,其中Q21的CITC指数为0.16,其余项均大于0.50,因此需要删除问卷中的Q21题项,其余题项均保留。

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分层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以性别、年龄及学历变量构建三层进行随机抽样,最终随机抽取出1 000名即将调查的用户名录,以此作为问卷调查的最终对象。正式调查时,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系统、QQ、微信以及其它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相结合。本研究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数为847份,剔除其中不合格问卷91份,则有效问卷共756份,问卷有效率为75.6%。其中,有效样本数据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的用户群体,且各统计学变量的样本分布不存在极端或奇异情况,该样本数据可用于研究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同源方法偏差检验为了避免由于相同的数据来源、数据样本、调查情景以及研究的主体特征所引起的测量指标之间出现人为共变,从而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混淆,并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差。在此,需对数据进行Harman单因子同源方法偏差检验,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仅列出前六道)

表1同源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取载荷的单因子解释变异为24.25%,根据Podsakoff(1986)等提出的40%的判断标准,表明该问卷不存在同源方法偏差,即该问卷调查结果良好。

3.2信度与效度分析量表信度。对问卷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对问卷数据处理,其结果显示,桥接型资本、黏合型资本、关系性级联、结构性级联、投射性认同、群体协同性、认知偏差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分别为0.91、0.92、0.86、0.90、0.82、0.89、0.87,所有α值均大于0.70的标准,说明该问卷各分量表和整体问卷设计信度较佳。

内敛及判别效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测量题项与所度量的潜在变量间的标准负荷系数均大于0.70,其对应的t值均大于1.96(p=0.05)的临界值。同时各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值均大于0.50,复合信度均大于0.70,表明数据的收敛性良好。且所有潜变量的AVE值的平方根值均大于对应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明各潜变量间的判别效度较佳。

3.3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3.3.1 路径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路径进行分析,其估计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指标p(χ2)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则拒绝原假设,表明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无法适配,需要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

根据输出结果中的修正指标,需要在观察变量Q3与Q10间的误差项间建立共变关系,从而至少可以减少卡方值62.79。故在测量指标Q3与Q10间的误差变量间建立共变关系,形成初次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进行估计。其估计结果显示,修改模型各拟合度指标分别为:p(χ2)为0.14>0.05,故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修正模型能较好地与样本数据适配。同时,各适配度指标除AGFI值=0.89未达标准外,其余指标χ2/df=1.83、GFI值=0.96、RMR值=0.04、NFI值=0.97、CN值=297、RMSE值=0.02、CFI值=0.91均达到模型可适配标准。各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拟合结果显示,路径标准回归权值均介于0至1之间,各观测变量在对应潜变量上的标准负荷均大于0.70标准值,且各路径系数在0.05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接受。根据参数拟合结果,理论模型的主效应路径对应的标准路径系数及显著性如图2所示。

注:*数值表示p<0.05,**数值表示p<0.001,未标识“*”号的表示不显著。

根据图2标准路径系数,根据各标准路径系数的正负性及系数的t检验,各假设对应的t检验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所有假设均获得支持,表明上述路径中所有假设均获得支持。同时,根据各路径系数大小,桥接型资本对结构性级联较之于对关系性级联产生较大影响。黏合型资本对关系型级联较之于对结构性级联产生较大影响。结构性级联较之于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产生较大影响。

3.3.2 中介效应 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进行5000次重复样本抽取,并以95%为显著性置信区间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2计算结果显示,路径的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均显著,结构性级联及关系性级联中介变量在用户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仅为部分中介。

根据表2的参数估计结果,桥连型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总体影响效应为0.1569,其中通过结构性级联中介效应产生的中介效用为0.0872,则中介效应的解释度为55.58%;通过关系性级联中介效应产生的中介效用为0.0061,则中介效应的解释度为11.73%。黏合型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总体影响效应为:0.1481,其中通过结构性级联中介效应产生的中介效用为0.019,则中介效应的解释度为12.83%;通过关系性级联中介效应产生的中介效用为0.0822,则中介效应的解释度为55.5%。且桥接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大于黏合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

3.3.3 调节效应 由于调节变量“投射性认同”属于个体内层面,“群体协同性”属于群体层面,故次序变量多层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构建多层次线性模型如下:

个体层次:

受知偏差=β0+β1·性+β2·年+β3·+β4·+β5·系性+β6·构性+β7·投射性同+β8·系性·投射性同+β9·构性·投射性同+γ

群体层次:

β0=γ00+γ01×群体同性+μ0β1=γ10+μ1β2=γ20+μ1β3=γ30+μ1β4=γ40+μ4β5=γ50+γ51×群体同性+μ5β6=γ60+γ61×群体同性+μ6β7=γ70+γ71×群体同性+μ7β8=γ80+γ81×群体同性+μ8β9=γ90+γ91×群体同性+μ9

模型的具体参数估计如表3所示。

表3 多层模型估计结果

表3显示,p(Wald chi2)小于显著水平0.01,表明随机截距与随机斜率模型构建合理。且各参数对应的显著性检验p(z)值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则各参数估计结果满足标准。群体层面的方差值占总方差值的41.52%,个体层面的方差值占总方差值的58.48%。即群体协同性的变异能解释受众认知偏差的41.52%,投射性认同的变异能解释受众认知偏差的58.48%。根据个体层次“关系性级联*投射性认同”交互项系数0.3195及p(z)值0.0037,以及群体层次的“结构性级联*群体协同性”交互项系数0.3613值及p(z)值0.0006,p值均小于0.05显著水平,表明用户投射性认同及群体协同性在对应的影响路径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则假设H5b和H6a均获得支持。而“结构性级联*投射性认同”交互项系数0.1410及p(z)值0.0692,以及个体间的“关系性级联*群体协同性”交互项系数0.1786值及p(z)值0.0801,p值均大于0.05显著水平,表明用户投射性认同及群体协同性在对应的影响路径中调节效应不显著,则假设H5a和H6b未获得支持。

3.4群组分析要对用户社会认同群组间差异有更深入的了解,需在上述理论框架验证的基础上对不同性别、年龄及学历的用户群组差异作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除性年龄AGFI=0.72、学历RMSE=0.09未达适配标准外,其余各适配度指标均达到标准值,这表明性别、年龄及学历的群组数据整体上能较好地与理论模型相适配。各标准路径系数均介于0至1范围内,且各对应系数的t检验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这表明假设的理论模型在性别、年龄及学历群组上均具有跨组效度。对其进行群组模型估计,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群组分析结果

由表4可知,对于性别群组,各路径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均为:女性、男性。对于年龄段群组,各路径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均为:“30岁以下”“30-50岁”“50岁及以上”。对于学历群组,各路径效应的大小顺序依次均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

4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通过对预设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首先,社交网络中,桥接型社会资本及黏合型资本通过关系性级联和结构性级联中介作用对受众认知偏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桥接型资本对结构性级联较之于对关系性级联产生较大影响。黏合型资本对关系型级联较之于对结构性级联产生较大影响。结构性级联较之于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产生较大影响。结构性级联及关系性级联中介变量在网络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路径中仅为部分中介,且桥接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大于黏合型资本通过两中介变量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

其次,在个体层面,用户投射性认同在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而在结构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在群体层面,群体协同性在结构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而在关系性级联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其中,群体协同性的变异能解释受众认知偏差变异的41.52%,投射性认同的变异能解释受众认知偏差变异的58.48%。

最后,网络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效应,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各路径系数女性大于男性。在年龄上,各路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30岁以下最大、30-50岁较大、50岁以上最小。在学历上,各路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小学及以下最大、初中-高中较大、大学及以上最小。

4.2讨论关于网络社会资本通过关系性及结构性级联中介效应对受众认知偏差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过去尚未有与该研究结论完全一致的研究文献,但该研究结论与过去相关研究的推演结论相吻合。由于连接型社会资本克服了诸如种族、宗教、社会经济等群体异质性的差异,它对社会融合的贡献则大于黏合型社会资本,从而使得具有连接型资本的个体志愿进行主动联系或基于共同利益进行横向联系,而黏合型资本则主要可以引起成员在组织内部产生忠诚度。这表明,桥接型及黏合型社会资本是衡量个体社会融入程度的重要方面,均能引起人们的行为嵌入所在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中。然而,网络社会资本在关系及结构中的嵌入,一方面,个体会受到外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的干扰,可导致人们的从众心理,从而迟疑和改变他们自身原有的看法、判断和行为,以保持与多数群体成员相一致的看法、判断和行为,进而产生了对事件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际信任的可转移性,即在没有经过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可以以此建立人际间的相互信任。而这种人际间信任度的增加,可导致个体在某些方面对信任者的信息偏信,从而引起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偏差。

针对调节效应检验,其中H5b假设中投射性认同的调节效应显著,即主体通过释放具有潜在诱导性的投射信号以影响他人,表明投射性认同可导致人们在对事物认知上产生阈下启动。而阈下启动效应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关注对用户的认知、情绪、态度及行为进行调节,只要情景中的刺激与当前正在进行的行为相关,无论个体对其中的刺激是否意识到,在注意力的调控下仍可放大刺激对用户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从而起着积极的调节效用。针对H6a假设中群体协同性的调节效应显著性,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群体的内聚力越大,群体成员与群体的依附程度就越高,对所属群体拥有认同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当群体成员面对意见一致性程度较高的群体,个体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就会越大,从而影响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大多数意见做出自我决定,并建立起预设的从众心理转变过程,从而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针对调节效应H5a与H6b研究假设未获支持,其原因可能在于,由于关系性级联的行为者主要受到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则会产生基于信任的双重交换行为,该效应主要体现于人际个体层面;而结构性级联的行为者主要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整个网络群组关系中。然而,吸引-选择-摩合模型时指出,个体易于受到与其特征相似的群体影响,从而易于受到相似群体的吸引和选择,并进行磨合。针对个体层与群体层调节效应,网络用户的投射性认同作为个体认知层面,易于受到以个体层面人际信任为基础的关系性级联的影响;而群体协同性作为群体认知层面,则易于受到以群体层面群际关系为基础的结构性级联的影响。

关于该研究结论的启示意义,研究结论可应用于突发事件认知偏差的监控与引导,通过对不同网络社会资本进行甄辨和分类,从而实现对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进行差异化监控和引导。一方面,根据桥接型社会资本对受众认知偏差影响效应最大,在突发事件信息治理中,故可将具有桥接型资本的用户作为监管及引导的重点,从而通过弱化人们对信息的结构性级联和关系性级联来降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偏差。其次,监管及引导的次重点为具有黏合型资本的用户。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认知偏差防范策略及引导措施,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分级管理,使突发事件信息的治理与引导达到事半功倍。另一方面,针对网络突发事件,在进行正面信息传播时,可将具有桥接型资本及黏合型资本的用户作为传播及引导的重点,通过增强人们对正面信息的结构性级联和关系性级联,以此提高人们对正面信息扩散的从众效应,从而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舆论起到较好的疏通和引导作用。

本研究虽然已尽量做到使研究设计完善,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采用网络抽样调查获取数据过程中,受访者存在担心调查者可能是出于某种恶意或探测自己隐私而致使受访率低。因此,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 可以考虑在现实人群中进行抽样调查,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合格率。

猜你喜欢
级联偏差效应
铀浓缩厂级联系统核安全分析
50种认知性偏差
懒马效应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真相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研究
整体级联式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模块
一种改进的脉冲级联分离中间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