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玉,张海峰,2,李 锴,汪 超
(1.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2.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崛起都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体现。青海省“一谷两盆”地区是指青海省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的统称。作为青海省核心区域,呈现出河湟谷地一支独大的局面,内部差距明显,促进“一谷两盆”协调发展一直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2],包括内部的竞争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挑战4个方面,被广泛用于区域、产业、企业等重大战略决策上。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省主体功能区划中90%的区域属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仅有10%的区域属重点开发区域[1],且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河湟谷地中(如图1所示)。自然环境条件方面,“一谷两盆”在省内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河湟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北向南依次为大通河、湟水、黄河,在纵向上形成四山三谷地,横向上多串珠状盆地的地貌,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分别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西北部,两个盆地都被山地环绕,都为高原山地气候,生态环境脆弱(如图2所示)。社会经济方面则举足轻重,“一谷两盆”地区历年都在青海省生产总值中占有极高比重,以2018年为例,三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87.99%,人口数量占比80.34%,科技人力资源占比99.7%,耕地面积与主粮产量99%来自本区,是主要工业区。
图1 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划
图2 “一谷两盆”及邻区概况
①新能源产业发展条件优越。“一谷两盆”地区光伏、风电、热熔盐、水电等能源资源丰富,且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闲置土地资源丰富,其中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日照时间与太阳辐射最强,年大风日数最多与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盆地西北部年大风日数达到125d~150d,年平均风速大于5m每秒。河湟谷地光伏扶贫与水电资源剩余开发潜力巨大,共和盆地贮藏有丰富的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保守估计换算标准煤可达3 066.19×10t[3],并借居于中间的区域优势实现两盆地新能源与水电资源水光互补,统筹协调后加入西电东输。②第一产业各具特色。河湟谷地是青海省主粮作物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柴达木盆地枸杞,藜麦等特色高附加值农业发展良好。共和盆地在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目标指引下,特色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③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性明显。河湟谷地以塔尔寺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开发较好,设施完备,已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放射状旅游线路。共和盆地借青海湖打造“圣洁海南”。柴达木盆地以盐湖等自然风光打造“魅力海西”。④青海主要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河湟谷地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主要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铝及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等,产值常年占全省比重不低于70%,且为青海省交通枢纽,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明显,加之青海东部城市群市场潜力,以及西宁、格尔木、海东为青海省第一类增长极,具有优越的产业空间选择条件[4]。矿产资源以冶金辅助原料、建材、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各类矿产33种,产地141处。柴达木盆地依托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湖、铁、煤、金、黏土等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矿产资源开发与冶炼。其湖盐资源占全国储量的80%,相比较海盐更加优质,拥有加工工序少的成本优势。共和盆地主要以畜产品精深加工、棉纺服饰为主。
①生态环境承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弱。柴达木盆地与共和盆地草场退化及荒漠化严重。河湟谷地的温带季风性气候虽是青海省少有的气候优越区,但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缺乏,需要引黄济湟和引大济湟来优化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情况。②能源自给紧张,产业发展受限。例如:天然气供应不足,在非采暖期,民生用气正常情况下,工业用气满足率仅为50%;煤炭资源比较贫乏,导致用煤企业需大量高价外购;电价比较优势减弱,其中大工业电价0.30元/kW·h~0.35元/kW·h,高于新疆大工业电价0.10元/kW·h~0.18元/kW·h。以上劣势同外省相比致使产业发展环境不佳,居民日常生活物价偏高。③第二产业规模不高,轻重工业比例失调[5]。2018年,青海省工业增加值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9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9家,传统重工业企业399家,产值占比超过80%,多集中于能耗大且对资源依赖性极强的粗放型重工业[6],新兴产业较为弱小。
“一谷两盆”具有诸多政策机遇。①国家批复兰西城市群建设,青海省历次5年规划都把“一谷两盆”作为核心开发区,并把格尔木规划为省内西部核心城市,在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承担生态责任较少。②途径“一谷两盆”的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国内外经济交流。③青海省可借全国生态大省名誉打造绿色名牌产业,同时探索改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7]。④青海省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建设海南州和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及可再生能源基地。⑤在建的库尔勒—格尔木—成都铁路,加之已有的格敦和青藏铁路,格尔木将成为高原交通枢纽,更好联动“一谷两盆”的同时,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区将串联起成渝经济区与环塔里木经济带,拉近新疆与大西南省份的时空间距离。⑥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推进了政企分开,完善了食盐专业化监管体制和跨区经营政策,极大释放了柴达木盆地盐业市场潜力,相关盐业企业将以此为契机推动青海盐产品走向全国[8]。
①兰西城市群背向发展。由于辐射能力有限,兰州都市圈与西宁—海东都市圈之间的经济带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而且西宁—海东都市圈内部的海北、共和、同仁3个城市与其他节点城市间的联系较弱,呈现出较低的参与度[9]。在竞争激烈的城市群时代,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纳入共和、同仁等市县并与兰州对接,还需两省多层面沟通协调。②新能源产业与盐湖产业存在省内外同质化竞争。因自然环境相似性,西北地区是中国太阳辐射、风能、盐湖,闲置土地资源皆丰富地区,甘肃,宁夏,新疆等地都有相关的产业规划与布局。③光伏政策波动。2018年531光伏新政使光伏产业遭受继2008和2011年之后的第三次打击,致使新能源企业融资困难,产业发展后劲不足。④科研人才集中但内部差异明显。2018年全省99.7%科技人力资源集中在“一谷两盆”,但86%的科研人才与主要科研机构集聚在西宁市。
首先应发挥河湟谷地产业基础扎实,科研人才众多的带动作用。“一谷两盆”第一产业各具特色,互补性极强。工业方面,锂电产业、盐湖综合开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有效实现“一谷两盆”互补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河湟谷地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围绕太阳能光伏产业、太阳能光热产业和风能产业三条产业链,将本区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光伏光热制造基地,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提供设备支持。
“一谷两盆”要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差异,形成互补发展格局。并借助人体生理习服特点和青藏线“渐进阶梯式”的地形优势,扩大游客的游览区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10]。基于省内旅游资源构建“一圈两极三线”的开发格局,即环西宁—夏都2h旅游圈,格尔木市和结古两个未来旅游发展增长极,门源-祁连森林草原风光旅游线、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西宁-三江源生态旅游线[11]。并与邻省组建3个大环线路,①兰州—西宁—共和—柴达木—拉萨—成都;②兰州—西宁—共和—柴达木—河西走廊;③兰州—西宁—共和—格尔木—库尔勒—乌鲁木齐。这3条线路中,目前比较火爆的是甘青大环线[12]。
面对能源困境,应积极推进疆煤入青,新疆东部的吐—哈煤田探明高热值优质煤炭储量达到约7 000亿吨,鄯善—敦煌—格尔木铁路作为疆煤外运南部通道,年煤炭外运能力达8 000万吨以上,主要供应青海、西藏、四川3省[13]。同时积极谋划中哈油气管道支线进入柴达木盆地,从而缓解企业能源紧张。
针对当前中国西北地区新能源存在的高弃风弃光率问题[14],要密切关注全国新能源产业和盐湖工业动向,了解供需形势及相关政策,把握市场机遇。在协调好“一谷两盆”内部产业布局的同时,应同西北省份协调好新能源与盐湖产业发展步伐,避免盲目无序扩张与同质化竞争。
原有的“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定位河湟谷地为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区和促进全省协调发展的先导区,柴达木盆地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环青海湖地区为全省生态旅游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示范区[1]。在此基础上,面对兰西城市群背向发展问题,要促进西宁—海东都市圈空间结构模式的改善,明确重点开发区产业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增强辐射能力[9]。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库成铁路提升“一谷两盆”通达度的同时,更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时空间优势串联成渝经济区与环塔里木经济带。共和盆地则应加快干热岩资源相关固井技术难点的突破,固井是保证干热岩全生命周期井筒质量的关键环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