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超,申秀英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作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关键领域的垃圾分类,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垃圾分类研究主要聚焦国外垃圾分类经验借鉴[1]、国内垃圾分类现状[2-3]与对策[4]、垃圾分类的资源化处理等问题[5];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的现状[6-8]、案例解读[9]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10-14]等方面;在实践方面,上海已经率先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了实际进展,推动了全国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潮,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响应。但是,高校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还不够高,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院校)基于环境教育的垃圾分类研究几乎还没有涉及。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各个方面入手,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这项工作。本文从学生社团的角度入手,对高师院校关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现状进行剖析,以期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高师院校学生社团环境教育途径,为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民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满足温饱、追求经济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向生态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过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肯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明确将其体现在国家现代化战略新目标中,将“美丽”纳入了21世纪中叶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宪法。而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关键领域、重要抓手,国家对垃圾分类也作出了更明确的指示。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向社会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17年正式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为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确定了基础性框架,为各省、市等层级的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管理及相关知识融入教育工作。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15]。在国内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上海最先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并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方面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社会反响热烈。其他城市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但至今并未全面普及。因此,如何让垃圾分类知识快速有效的普及,进而带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成为现阶段的关键问题。
高师院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在此推行环境教育,不仅可以推动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师生个人文明素养,而且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又把环保理念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从而起到由点到面的扩散效果。长此以往,环保理念就会得到有效推广,环保意识也会日渐普及,进而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城市。
高校人口相对集聚,容易产生大量垃圾。高校师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和快递点,其中快递点是近年来因淘宝、京东等线上交易的普遍流行而在校园内形成的第五个师生活动的新场所。不同的活动场所产生的垃圾也不尽相同。教室、办公室产生的垃圾主要为办公废纸、废弃桌椅、废弃文具等,食堂产生的垃圾主要为一次性碗筷、饭盒以及厨余垃圾等,宿舍产生的垃圾主要为各种包装袋、破旧衣物、使用完的生活用品等,快递点产生的垃圾主要为快递包装盒、包装袋、填充物等。垃圾种类众多,但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目前校园内的垃圾桶设置暂未更新,仅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未将垃圾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同时,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够强,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不够全面,在垃圾桶仅为两类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垃圾归类错误的现象。再者,高校垃圾分类的制度还未完善,仅停留在保持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层面,而对垃圾是否分类的行为未进行干预,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暂未形成。
对比日本、英国等其他环境教育开展较好的国家,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有的高校开设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课程,但大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选修的学生有限。在教学中,因垃圾分类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不少高校设立环保类的学生社团,在课堂之外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等。学生社团主要通过布置相关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广播垃圾分类音频、举办变废为宝主题活动、支持垃圾分类签名留言等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但是,目前学生社团开展的关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在内容上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的呈现,着重于基础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实践教育和环境情感教育较为缺乏。现有的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未对具体的垃圾分类问题和垃圾分类场所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育,缺乏大众参与度,远远达不到垃圾分类全方位覆盖的要求。同时,教育过程中也极少涉及相关法律知识、生态价值、公众社会责任等方面,使大学生难以在心理上对垃圾分类产生情感认同,无法发挥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上的独特优势,难以形成点、线、面全方位辐射机制。因此,建立完善的关于垃圾分类的学生社团环境教育体系是高师院校成功推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条件。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组织、自管理的团体。作为环境教育中的“特殊教育者”,它不是进行传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而是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当然学生社团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活动堆积,而是一种系统性教育,也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不仅仅要使“被教育者”(高校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更要强调垃圾分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环境情感培养与责任树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关系。“卢卡斯模式”[16]认为环境教育包括“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同理,学生社团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也应该是这样一个系统的教育。本文依据“卢卡斯模式”将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知识的教育、实践的教育与情感责任的养成教育,这三个阶段共同构成高师院校学生社团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体系(图1)。
图1 基于垃圾分类的高师院校学生社团环境教育体系
在针对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体系中,知识的教育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是该体系建立的基石。在形式上,首先,必须将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归纳,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分多次进行有层次的教育,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让高师院校学生逐步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其次,需对整个环境教育做出长期规划,避免散乱教育。在作用对象上,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刚刚接触环境教育的学生。一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培养其对垃圾分类的责任心,促使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在组织上,高校学生社团可通过派发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手册,组织观看环境教育影片,开展主题讲座、讨论会、知识问答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
实践的教育是该教育体系的中坚部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更高级的知识教育。垃圾分类光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垃圾分类实践教育的主要受众是已经受过系统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的学生,在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学校日常垃圾分类工作,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树立环保意识。当然,不同地方采取的实现形式也不一样,在高师院校内,我们的实践教育应该与校园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正如前文提到的,高校垃圾主要产生场所有五类,分别为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和快递点,那么学生社团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就应该针对不同场所进行分类教育。例如,在参与食堂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时,可以与后勤处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针对厨余垃圾、可回收塑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分别进行垃圾回收设施的规划;同时,引导学生在就餐后对产生的垃圾进行正确归类,对不正确归类的行为加以纠正,规范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其他场所进行的垃圾分类实践教育也是如此。实践教育的目的是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让学生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让垃圾分类成为个人的生活习惯。
情感责任的养成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必要途径。情感责任的养成教育建立在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基础之上。只有对垃圾分类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学生才能增强责任意识,才能进一步对垃圾分类工作产生情感认同,真正地从内心认可这项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这是一个转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也是环境教育的关键。学生社团要准备更丰富的活动来进行养成教育。例如,学生社团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校外活动,让学生不仅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积极参加社会垃圾分类工作,还要让学生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培养其对自然的情感,增强其环境保护责任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垃圾分类当成一种习惯,并自觉地向身边人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同时,用实际行动约束身边人的垃圾分类行为。
高师院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培养的师范生毕业后大多数将走向中小学教师岗位,这是一个肩负着中小学生教育重责的岗位,也是一个能充分扩大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影响的岗位。高师院校学生社团对在校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和情感责任养成教育,培养其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基于此,受过环境教育的师范生在实习或者走向中小学教师岗位时,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最大程度地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其垃圾分类意识与能力,扩大关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影响范围。而后,中小学生又会通过自身的言行进一步影响其家人、亲戚、朋友,且这些对象又会将知识和情感辐射给更多的人,从而形成一个点、线、面的全面辐射教育路径(如图2)。在这样一层一层的教育辐射之下,环境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进而辐射到整个社会,最终达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效果。
图2 基于垃圾分类的环境教育点、线、面全面辐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