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陈磊
德克萨斯长角牛
牛族是食草动物中的后起之秀,发源于约6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在近100万年来的冰川时代发展到巅峰。然而今天,现存的野生牛族成员——也就是“野牛”只剩下15种,且大多已经濒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位“大牛”吧。
欧洲野牛
美洲野牛
美洲野牛&欧洲野牛:冰河遗老,难兄难弟
这是一对堂兄弟,原本被单列为“野牛属”。这类野牛曾繁盛于冰川时代,与猛犸象、披毛犀分享广阔的北方草原。美洲野牛就是当时通过白令桥,从亚欧大陆“移民”到北美的。
这两种野牛的共同特点是前半身特别强壮,脑袋大,犄角短(美洲野牛尤其夸张),公牛体重可达900多公斤。此外,它们都差点被人类灭绝。
欧洲野牛由于狩猎和森林砍伐,早在17世纪就几近绝迹,现存种群都来自“一战”后各国动物园里的幸存者。美洲野牛在大航海时代前一度多达6000万头,却因19世纪的“西进运动”遭受大屠杀,一度只剩几百头。所幸如今两种野牛都已转危为安,并被重新引入许多保护区。2016年,美洲野牛还被美国定为“国兽”。
亚洲野水牛
亚洲野水牛:霸道沼泽领主
亚洲野水牛目前仅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少数地区,只剩5000头左右,处境濒危。长得像家水牛,但体型更大,公牛可达900~1200公斤重;双角宽度可达2米,为现存野生牛科之最。它们的脾气更比家水牛暴烈得多,除孟加拉虎外鲜有天敌。
美洲草原水牛
民都洛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