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皖湘(阜阳市颍上县关屯乡凌圩村 六年级)
“凌圩村4点半扶志微课堂开课啦!”大红色横幅醒目地悬挂在凌圩村农家书屋6个书架的正上方,微课堂成为我村农家书屋的特色。每当下午放学的4点半左右,我和其他留守儿童都会不约而同回到书屋,写作业,阅读,参加活动,接受扶志教育,活动持续2小时。在省城扶贫干部的组织下,二三十名留守儿童相聚在一起,相互陪伴,在阅读中吮吸着书屋的营养。
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有100多平方米,是两大间徽派建筑风格的瓦房。东一间为图书阅览室,桌椅齐全,一次可容纳30多人共同阅读;西一间为文艺活动室,配备乐器,是凌圩村文艺骨干活动场所。文艺活动室通常用于排练节目、切磋舞艺,但在微课堂开办期间,被我们征用为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场所。我们特别喜欢微课堂,在扶贫干部的创办实践中,微课堂成为文化扶贫的亮点,得到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赢得了社会的关爱。今年暑假,省城的张伯伯带着一批新书,为我们留守儿童倡导“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远在深圳的胡阿姨和南昌的汪叔叔给我们寄来了700余册科普图书,都摆放在文艺活动室内,让农家书屋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油墨的清香。汪叔叔还给我们农村留守儿童写了寄语:“希望优质的文字能在留守儿童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
微课堂成为了我们的第二课堂。在那里,我们端正了学习态度,做到不懂就问,微课堂的扶贫干部“胡老师”会在课堂上或线上为我们解答,即使放假,我们的学习也没有后顾之忧;在那里,我们的书屋折射出新时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省城的扶贫干部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甘愿为我们留守儿童服务,用实际行动倡导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旋律。因此,我们的农家书屋成为了凌圩村文明实践的窗口。在今年乡村春晚上,我们演出的微课堂小品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产生了共鸣:“重视教育,从娃娃抓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农家书屋内扶志微课堂陪伴着我快乐、健康成长。我也会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不断追梦、圆梦,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