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时代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

2021-03-09 03:17田翠香林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大智移云

田翠香 林芳

摘  要 “大智移云”引致的人才需求变化,对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以北京市某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为调研对象,探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研究发现,被调查学生对“大智移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就业危机。目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进行适应性改革,重塑“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智移云;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4-0018-04

Survey on Reform of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Accounting Ta-

lents in Era of Great Wisdom Moving Cloud//TIAN Cuixiang, LINFang

Abstract The change of talent demand caused by the “great wisdom moving cloud” challenges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took the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s of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form suggestion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accounting talents. W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surveyed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big smart cloud” and are aware of the employment crisi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er-

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daptive reform and reshape the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the era of “great wisdom moving cloud”.

Key words great wisdom moving cloud; applied accounting talents; accounting major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特征的“大智移云”信息技术变革,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简单地说,“大智移云”是运用特定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更充分、更深度的收集、分析和挖掘[1]。这不仅意味着“大智移云”时代对会计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意味着传统会计工作、会计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都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2]。

技术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业财融合、海量数据和财务信息呈报方式的变化等,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会计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会计职能正在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工作内容从单纯的记账和报账转向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价值服务。

在“大智移云”时代,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应进行相应变革。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为清楚地了解“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属高校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

问卷分别从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其对“大智移云”的了解、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及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设置24个问题,包含单选、多选和矩阵式问题,以及个别开放式问题。为考查学生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相应题项运用李克特量表,依据同意程度(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別赋值1~5分。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线上远程问卷方式展开调查,通过问卷星收集数据。

本次调查共回收300份问卷,剔除个人信息不全、相关问题没有回答或者回答不符合逻辑的样本后,最后得到295份有效问卷。以下基于问卷结果,分析“大智移云”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影响、高校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路径。

1 “大智移云”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工作形式和内容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对“大智移云”的了解程度势必会影响他们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以及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基于此,笔者分别从学生对“大智移云”的了解程度,“大智移云”时代下会计职能、会计岗位、会计发展趋势等方面设计八个问题。

首先,从对“大智移云”的了解程度来看,不足10%的学生“非常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技术和云计算,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学生仅有一般程度的了解。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对其他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和云计算了解甚少,这说明在校生对“大智移云”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大智移云”的了解程度如图1所示。

其次,从“大智移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来看,学生普遍认为“大智移云”对于会计职能、工作内容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就会计职能而言,学生认为参与预测和决策、会计监督和控制这两项会计职能的重要性将增强。同时,80%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大智移云”将使会计工作朝着“无纸化的会计信息传递与共享”“移动化的财务数据”的趋势发展;72.54%的学生认为“会计职能正在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46.1%的学生认为会计工作和业务界限将出现模糊化。关于“大智移云”是否会减少会计岗位这个问题,有30.85%、45.76%和15.93%的学生分别认为“非常有可能”“有可能”“比较有可能”减少会计岗位,仅有6.44%和1.02%的学生认为“不太可能”“不可能”减少会计岗位。

在会计人才的发展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在“大智移云”背景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职业道德、能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水平以及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是现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以100分满分计算,被调查者对各项人才素质的需求度的估计如图2所示。

最后,就“大智移云”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影响方面,被调查者的危机感与信心并存。64.75%的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危机感,但表示有信心能够胜任工作;31.53%的学生则持乐观态度,认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将使工作更加高效。为应对“大智移云”时代,相对于学历学位和毕业院校,工作经验和专业证书被认为属于更重要的人才考查因素。其中,在工作经验方面,46.78%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39.6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在专业证书方面,45.76%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36.2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学生认为会计是一个更注重实操的行业。

2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大智移云”时代对应用型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校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明确了该如何完善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下结合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校作为培养会计学人才的摇篮,其培养模式将直接影响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被调查者所在高校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的是以能力养成为主线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认知+专业模拟+企业实战”。其中,“基础认知”阶段的培养方式以专业基础及主干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专业模拟”阶段的培养以专业课程内容为主线,完整模拟企业财务工作内容和流程;“企业实战”阶段则是将学生完全置于真实的企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表1所示。

现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划、师资、教法与考核安排为依托,以会计学专业基础及主干课程为主导,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安排(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科研与学科竞赛、认识与专业实习、毕业实践),体现两条循序渐进的主线,即知识综合程度与知识应用程度,最终达到能力塑造与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目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被调查学生普遍持认可态度,认为课程内容、数量和课时安排较为合理,有良好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完备的教学设施,课程考核较为合理,教学手段较为先进,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术及实践需求。然而,当问及存在的问题时,被调查者同样给予支持性回答。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以下分别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要素三个方面,考查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理论课程方面,49.8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理论过于抽象,与实际的结合度不够”;49.49%的学生认为“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度不够”;34.92%的学生认为仅使用PPT这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32.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是“基于课本的填鸭式教学”;22.03%的學生认为“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其次,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50.85%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内容“无法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38.98%的学生认为学校“硬件环境不够完善”“部分财务软件内容过时”;26.78%的学生认为“实验软件重核算轻管理”;25.76%的学生认为“实践基地建设无法满足需求”。由于企业财务数据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导致学生无法接触真实的财务工作,缺乏实际的财务分析、管理和决策能力。此外,受限于校内经费和环境资源,难以建设仿真度高的实训基地。

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单位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专业定位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重点在于会计核算程序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在职业判断、决策及创造性地解决会计问题方面的能力培养,导致输出的会计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同质化,不能满足“大智移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个性化高标准需求[3]。

第二,教学过分注重理论培养,缺乏实践机会;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对接。尽管设置了诸多实践环节,但由于企业实战部分流于形式,校内实验实训不能实现与会计岗位的无缝对接,再加上教师大多缺乏会计实务经验,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第三,教师团队缺乏创新思维,教材与教学方法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虽然高校的教学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已实现较好的改善,但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只是代替了板书的书写,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发生的巨大变革,许多教师视若无睹,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沿袭既有套路,不思更新,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大智移云”时代的岗位需求。

3 改进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为适应“大智移云”时代潮流,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结合问卷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变革培养目标  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业财融合、智能财务、財务共享等成为会计行业的主流和常态。高校应结合国家政策,参考用人单位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契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发展方向,进行供给侧改革,重塑培养目标,切实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职业道德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价值创造型人才[4]。区别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本科教育应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外包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使之契合不同岗位的个性化需求;应通过职业规划引导、师生交流探讨等形式帮助学生明确社会财务人才需求,做好个人职业定位。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因时而动,进行适当调整。国内部分学者提出培养“数智化”人才的构想,该类人才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后付诸应用。由于程序化的工作被智能机器所取代,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课程设置  “大智移云”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问卷结果显示,有75.25%的学生认为大数据分析相关课程较为重要,有61.36%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财务共享类的相关课程,还有60.34%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云计算和智慧财务相关内容的学习,58.31%的学生建议加入互联网与物联网等知识点的摄入。有必要寻求政校企三方融合,与企业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修订教学方案,加强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机网络、云计算、信息管理、智慧财务等相关课程和内容的开设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智能财税软件操作技能,会熟练运用Python等数据分析软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

关于课程设置的完善方式,目前有多种选择,如叠加式、嵌入式和融会贯通式等。叠加式是指将“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类课程加入现有课程体系中,不改变原有课程的授课内容。嵌入式指将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体现于相关课程中,重塑某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强化分析和预测环节的内容。融会贯通式是指打破课程固有边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某些综合实训类课程,将岗位所需技能予以综合训练。如税务会计岗位,需要熟悉税法、税务会计准则、纳税软件操作技能,以及纳税筹划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将以课程形式融为一体。

改进理论课授课方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在“大智移云”时代就应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原有的传统授课方式[5]。被调研学生中有68.81%的学生认为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如充分利用慕课、智慧树、云课堂等诸多教学平台来实现现代化“线上+线下”双线混合式教学。线上丰富时新的课程资源可以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进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45%左右的学生认为线下课程需要增加师生的互动,如利用财经时政和经典案例开展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小组协作,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有73.22%的学生建议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和双师课堂,邀请具有会计实务工作经验的业界人士开展系列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专业知识交流空间,促进会计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实践类课程  实践类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尤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传统实践类课程的变革[6]。结合调研学生的结果,实践类课程的变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实践类课程中融入“大智移云”相关内容,更新财务软件,引入智能财务与财务大数据软件,构建仿真综合实训平台,丰富实践类型,提高学生业务实操水平。

2)改变以往重视财务会计核算演练、忽视管理会计实践的做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业财融合的管理思维、对海量实时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参与企业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3)引进懂企业运营且实操业务能力强的师资,或运用校企结合模式培养专业人才。学校主动连接社会企业资源,与校外企业谋求合作,进行职业化实践训练,使学生有机会真切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锻炼学生的财务应用能力。

4)改单人实训为小组式实训方式,考评方式多元化,注重能力考查。

4 结语

综上,“大智移云”时代对社会各界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智移云”时代,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北京市某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从学生视角探析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变革以输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会计学专业人才。研究发现,被调查学生对“大智移云”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体上肯定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研究发现目前还存在“专业定位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以及“教学过分注重理论培养,缺乏实践机会”等问题。基于此,变革培养目标、完善理论课程设置、改进理论课授课方式和改革实践类课程等,是进行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喻思娈,范思翔.你知道“大智移云”吗?[N].人民日报,2015-01-23(20).

[2]Warren J D, Moffitt K C, Byrnes P. How Big Data Will Change Accounting[J].Accounting Horizons,2015(2):397-407.

[3]刘勤,常叶青,刘梅玲,等.大智移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变革:第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4(12):89-91.

[4]尚君凤,王冰.“大智移云”背景下的会计创新探析[J].财会月刊,2019(19):64-70.

[5]吴南中,夏海鹰,张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形式、内容与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24-33.

[6]董红杰.大智移云时代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8(31):40-42.

3487501908282

猜你喜欢
会计学专业大智移云
基于“大智移云”的廊坊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
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大智移云”助力河北产业升级
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C2C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创新措施探讨
“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的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互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