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金兰寺贝丘遗址

2021-03-09 15:33
大众考古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兰新石器遗骸

金兰寺遗址位于广州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县江河西岸,为珠三角平原北缘一处重要的史前贝丘遗址。1958—1961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对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文化遗存,以及三时期四叠压文化层,为广东史前时期考古学的编年序列提供了地层证据。金兰寺遗址是广州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贝丘遗址,为配合广汕高铁石滩段项目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1月—2021年5月对工程用地红线内的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本次考古发掘区位于金兰寺遗址最北部,地表标高约5米,东南距离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发掘区约200米,共计布设10米×10米探方11个,实际清理面积约800平方米。清理发现500多平方米的贝丘堆积文化层,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44座(出土人类遗骸42具)、灰坑39个、柱洞715个、墙1处,出土陶鼎、陶豆、陶纺轮、骨镞、石镞、石锛、石钺、石矛、玉芯等文物152件(套);战国时期墓葬2座(出土人类遗骸1具)、灰坑4个、柱洞311个,出土陶盒、陶拍、陶器足等文物4件(套);宋至清代灰坑8个、灰沟22条、水井4口、柱洞188个,出土青瓷碗、青瓷碟、釉陶罐、釉陶砚滴、瓦当等文物52件(套)。此外,还出土各时期贝壳、鱼骨、龟甲、鹿骨、猪骨等标本。

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时期墓葬是本次考古的最重要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排列有序,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少量呈东北—西南向,坑内多填大量贝壳。随葬品多为实用器,器类见陶鼎、陶豆、陶釜、陶圈足罐、陶纺轮、石锛、贝玦、石环等,碎物葬现象比较普遍。墓底多有保存较好的人骨遗骸,仰身直肢葬居多,僅2具为屈肢葬,一次葬不见棺椁等葬具,人骨可见捆缚迹象。战国时期墓葬1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见1具保存完好的人骨遗骸;另1座为椭圆形墓口、长方形墓底的土坑墓,未见人骨和随葬品。

金兰寺遗址本次考古发掘成果丰富,为重构新石器时代晚期环珠江口地区人类生产生活及文化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本次已发掘的4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多数墓葬骨骸保存比较完整,在珠江口以至岭南地区都十分难得,对复原研究先秦时期环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互动意义重大。此外,遗址也为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变迁、先秦时期环珠江口地区人地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曹耀文)

3756500589254

猜你喜欢
金兰新石器遗骸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万有引力定律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完美火炬手
愚人节
白雪皑皑的冬日